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例谈利用多样化的生活素材创设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情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以生活素材创设实验探究教学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一需求而设定的。所以在我看来,利用多样化的生活素材创设化学实验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是很必要的。而如何创设化学实验探究情境一直是我们教学工作者的难题。本文结合自己的实战经验来畅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怎样利用生活素材来创设化学实验探究教学
  情境,让学生在“享受课堂”的同时与老师产生共鸣,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真正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一、利用新闻事件,创设实验探究情境
  经验的积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经验,一种是间接经验,同样,实验探究教学受制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也不可能所有实验都采取直接实验的形式,而只能从其他途径获得间接实验经验。但不管哪种实验经验,都是遵循特定的实验原理,运用实验方法论进行实验探究活动获得的结果。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某一实验过程(或某一事件过程),创设良好实验探究情境,激起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思考,探究现象背后的原理。
  【案例1】氯气的性质
  情境引入:2005年3月29日在京沪高速淮安段发生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辆满载液氯的铁罐车侧翻在公路旁,导致液氯泄漏,附近地面弥漫着一大片黄绿色气体,致使周边村庄有28个村民死去,住院200多人,大概有15000头的牲畜毒死。据附近村民说原来碧绿的麦田片刻间变成奇异的嫩黄色,有些植物的叶子发
  了白。调查发现28个村民由于选错逃生方向而死亡,救援部队到达现场经过激烈的战斗,终于控制住了气体外泄。
  情境拓展:
  (1)如果你在现场你准备如何逃生?
  (2)如果你是救援部队的一员你准备如何救援?
  (3)现场的环境变化体现了氯气的什么性质?你准备怎么证明?
  二、利用社会问题,创设实验探究情境
  社会问题通常都是热点问题,学生对这类问题通常特别感兴趣,我们只需稍加分析,便可找到大量的情境素材。例如,社会环境问题中的酸雨问题、臭氧层空洞、重金属污染问题、白色污染、温室效应;社会能源问题中的新能源开发;社会突发事件中的地沟油事件、染色馒头、毒大米、光化学污染、氯气泄露事件等;工农业生产中绿色化学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氮的固定,如何设计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等。利用学生已有的生产、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其探究问题本质的好奇心,合理引导学生用已有知识探索生产、生活中的现象、事实,提出假设,讨论、分析合作,从而激发其探究化学知识的热情。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掌握新知,并最终实现培养学生思维的实践性和深刻性。
  【案例2】二氧化硫的性质
  情境引入:1.火锅高汤底料中常加入枸杞汤,你会选购枸杞吗?(通过图片让学生选择——部分学生选错)。2.药检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曾多次对市场上流通的枸杞子进行检测,“我们
  在检测过程中发现,部分样品之所以颜色鲜艳,确实被人动过手脚。”
  据工作人员介绍,经硫黄熏蒸过的枸杞,颜色非常鲜艳,摸起来发软,吃起来苦且有酸味;和天然枸杞的味道有着明显的差别,经过实验确定,这些问题枸杞子上面残留有硫酸盐和亚硫酸盐成分,这说明“问题枸杞”被人用硫黄熏蒸过,对人体有害。
  情境拓展:
  (1)经硫黄熏蒸过的枸杞,为什么颜色会非常鲜艳?你准备怎样证明你的猜想?
  (2)SO2能转化为硫酸盐,你认为SO2具有何种化学性质?猜测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请选择合适的方案及试剂证明之。
  (3)现在你对SO2有什么样的认识?
  三、利用生活经验,创设实验探究情境
  北京大学校长、著名的高分子化学家周其凤先生写了一首歌《化学是你,化学是我》,从歌词中我们能感受到,人类离不开化学,化学已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如,食醋去水垢、吃补血药物和VC配合服用效果好、铝锅不宜用钢丝球擦洗、为什么要用盐卤点豆腐、买羊毛衫时要烧一烧、浓硝酸不小心滴在皮肤上皮肤会变黄、警察用什么查酒后驾车、醋能解酒吗?
  等等。
  化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日常生活中的好多化学现象都可以作为化学实验内容的选取素材,这些素材学生熟悉、内容丰富,通过发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创设生活情境,过渡到学生对于其背后原理的探究上升到对化学原理的学习,再回到,促使学生关注身边的化学现象、解释身边的化学现象,利用身边的化学现象的目的,在无形中提升学生对化学的理解与
  应用。
  【案例3】胶体的性质
  情境引入:1.不同牌子的墨水不能混用,否则就会使钢笔堵塞,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2.豆浆是胶体,豆浆里放入盐卤或石膏为什么可制成豆腐?
  3.血液也是胶体,实验时手不慎被玻璃划破,可从急救箱中取FeCl3溶液应急止血,其原因是什么?
  情境拓展:
  (1)胶体有什么样的性质呢?
  (2)你认为胶体存在这样性质的依据是什么?如何用实验证明?
  陶行知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
  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所以,教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在课堂中抓住关键阶段,创设合理的生活情境,引发思考,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行实验探究,从而让学生的认识逐渐得到发展,提高他们的化学学习兴趣水平。
  参考文献:
  周新桂、费利益.探究教学操作全手册.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 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8375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