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走进经典 共沐书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唐君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强化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已经成为改革语文教学,积淀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能真正帮助孩子们“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 根据高年级学生的特征,探索课外阅读的方法,拓展学习语文的渠道,提供学生学习的舞台,使学生不仅在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上有所收获,更关注孩子完善的人生,精神的建构,以课外阅读为抓手,培养终身阅读、终身学习型的人。
  【关键词】高年级 阅读 经典名著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4-0108-01
  经典名著具有反映社会现实丰富而深刻,思想文学艺术水平极高的特点。名著的阅读,对高年级学生心灵的陶冶,人格的形成,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都有很强的功用。可以说古今中外名著是学生课内外最好的语文自读教材,它将伴随学生度过学习时代,甚至一生。因此如何指导学生更好地阅读古典名著,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纵观这些年指导学生阅读名著的教学实践,同时借鉴广大同仁的经验,笔者认为指导学生阅读古典名著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 内容选择由浅入深
  让学生一开始接触名著时就有一种欣喜感、好奇感、满足感。例如,开始阶段可以阅读一些童话、寓言、诗歌、故事等,内容比较简单,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可以使他们初步获得美的享受。但这里必须提出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教师应密切注意学生的阅读内容,学生在起步阶段对阅读名著没有很大的兴趣,因为名著相对而言篇幅较长,语言生疏,而对另外的一些流行作品却情有独钟。现在图书市场鱼龙混杂,各种各样的图书应有尽有,其中不乏一些粗织滥造的作品,其中有一些并不适合小学生阅读,特别是低年级学生阅读。因此,作为教师,责任也很大,如果不加以重视,不加以正确引导,后果不堪设想。
  二 阅读形式多样化
  可以通过课前演讲、阅读欣赏课、讲故事比赛、观看电视等手段来促进学生的阅读,也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多媒体环境下,让学生在聆听优美的音乐,欣赏优美画面的同时,又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根据心理学的观点,单一的阅读形式,学生不久就会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失去兴趣,而阅读形式的多样化能让学生对阅读永远充满热情。通过课前演讲,讲故事比赛,不仅可以培养兴趣,还可以加强口头表达能力;阅读欣赏课,不仅可以提高阅读水平,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分析能力;观看电视散文,不仅可以受到美的熏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而且音乐、画面可以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 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常常发现高年级学生不会阅读。有的借来或买来一本书,看看插图,看看故事梗概,不知从何下手;有的阅读速度很慢,据了解大部分学生喜欢逐字阅读,因此减慢了速度;有些学生阅读时一旦外界有响动就会分散注意力。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譬如在规定时间内阅读划定的内容,随后请学生复述情节,以调动他们的注意力,以及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知道什么时候该快速阅读,什么时候该精读等。
  四 恰当评价阅读成果
  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到阅读中去,他们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和同学们的赞扬。当他们成功地复述完故事情节后,当他们声情并茂地表演完某个小故事、小片段时,教师应随同其他同学一起报以热烈的掌声并进行点评,这就在鼓励这位学生的同时也激励了其他人,使他们跃跃欲试。
  五 探寻读写结合新路子
  在阅读完成后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将阅读感受倾注于笔端,做摘抄,写读后感,做读书卡片。在朗读教学中有一个原则是:“以诵读加深理解,通过理解提高诵读能力。”在这里不妨变化一下,“以写作加深理解,通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将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相互促进,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会有不同的感受,这种感受就像灵感,充满睿智,稍纵即逝。因此,在学生阅读的同时,鼓励他们将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生活经历融合阅读感受一起写下来,形成文字。教师应认真批改并附上评语。
  六 活动引领课外阅读
  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读书交流会、知识竞赛,帮助学生阅读名著。可以与学生一起分析作品中一些主要人物的性格,续写故事等。还可以组织学生定期进行交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畅谈阅读感受的机会,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不过,文学作品的美是一个整体,不宜分解得支离破碎,学生自己的体悟和感受远远胜于从老师那里机械被动地接受。所以,一切的一切都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展为前提,要相信“水流到的地方,渠自会生成”。
  参考文献
  [1]浦漫汀等.儿童文学教程[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
  [2]贺宜等.儿童文学研究(第四辑)[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80
  [3]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陈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8555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