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程理念下培养中学生读解能力的实证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读解是一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许多文人学者学习语文都经历了熟读、熟记乃至苦读苦记苦思的历程。而当代语文教学则侧重于对课文的分析,轻视读解,导致学生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我们通过诵读反思优化读解、阅读感悟优化读解、建构“期待视野”优化读解,高度重视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和阅读心理的独特性,通过深入读解,培养语感,提高写作水平和审美能力。
  关键词
  读解能力;语文教学;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9
  一.读解能力培养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一)新课程理念下对读解能力培养的定位
  1.新界定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界定既是二十一世纪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语文学科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高度来界定课文课程的性质”,“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相整合的课程文化观”。这个界定强调了语言作为思维工具是与其所负载的文学文化内涵无法分离的,语文学科蕴含的人类文化精神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在掌握语言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人类文化的浸染,强调教育要关注“人”,尊重学生的平等人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因此,语文的读解过程不仅是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活动过程,更是塑造生命高尚灵魂的活动过程。
  2.新理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新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师“从学科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自主发现的引导者”,“从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转化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教学效果的裁决者转化为合作探究的激励者”,“由教科书的被动执行者转化为新知识的创造者”。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学从教师传授转化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化为学习的主动探究,学习成为了“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
  3.新结构
  国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确定语文分为选修和必修两大部分。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成“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是综合的,体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目标和内容。必修五个模块教学结束后,从高二下班学期开始,进入选修模块的教学。目前可供选择的教材共有16个模块,从读解能力培养的教学需要来说,应该有较大的自由选择空间。
  (二)读解能力培养的意义所在
  读解是学生搜集信息、积累信息、加工信息、鉴赏评析等一系列途径,是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活动。具备良好的读解能力,这是现代社会对每一位学生的要求。
  1.从社会大背景来看——主旋律
  知识经济已成为社会的主导,培养学习型人才是教育赋予的责任,终身学习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因而,良好而又独立的读解能力的培养就成为每一位学习者刻不容缓的主任务。据统计,现代社会需要的各种信息约有85%以上直接或间接来自于阅读。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一要著就是读书,读解能力的培养也便成了当务之急。
  2.从个人小环境来看——主渠道
  良好的读解能力关涉学生情感世界,高尚的道德情操,个性化的人格魅力。中学阶段,学生世界观尚未定型,心灵处于不断丰富的阶段。多数学生物质生活趋向宽裕,生活环境仍缺乏浓厚的文化气息,阅读只能处于被动状态,自我控制的能力较差,进行阅读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们所喜欢的作品大多是“快餐文化”、“地摊文学”,文学名著很少问津,高雅严肃的好作品被束之高阁。教师指导下的读解能力培养对拓展知识面、培养健全人格、提升人文精神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读解能力培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我们在同类课题的研究中可见:国内外关于语文教育的研究表明,国内外都很重视儿童的阅读教育和研究,读解能力培养是语文教育的关键核心所在。早在1995年4月,意大利教育部长就宣布了一个“促进学生阅读计划”。台湾从2000年8月到2003年8月在全岛实施儿童阅读计划。我们国内的研究也可看出,许多有识之士指出,现在的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这便是盲目反对背诵,反对多记多默,将这种传统语文教学中有效的诵读法一概斥之为“死记硬背”,诬之为是封建社会束缚读书人的一套笨办法,尤其在第一次语文教改大潮掀起之后,语文教学界出现了一种倾向,教师不敢抓诵读,学生不愿意读书。甚至有人认为诵读“过时”了,与其让学生读,不如多讲一些,也就是认为“读”浪费了“讲”的时间,再加上在高考的升学压力之下,“讲”的时间大为增加,“读”的时间严重缩水。课堂教学以分析去代替诵读,以习题去代替背默,结果出现了教学中的分析肢解,非要“精耕细作”,深挖“微言大义”,结果本来生动的课文变得索然无味,更严重的是损害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出培养学生的读解能力就显得尤为必要。
  三.读解能力培养的着力点
  仔细解读《语文新课程标准》,不难发现《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就要求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在对话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态度评判和价值观的形成;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要尽量淡化功利,留住语文的“本色”,重视对文本的“读解”,即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文本意义的“读解”,在“读解”上“下苦功夫”。
  所谓“读”,是诵读、接受和汲取作者观点,滋养自己,这是一种具有个性的紧张的智力活动,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它是学习之母,智慧之源;所谓“解”,就是在“读”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与文本的作者在生活经历、文化层次、文学涵养、审美情趣、地域风情等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创设特定的情景,借助学生的观察、想象激发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克服不同的地域、时代、文化之间的距离,把自己的观点置于作品,进入文本所描述的世界,并与之同化,使文本中异己的东西,变为学生自身的东西,从而达到心灵上的交流。   我们认为读解的本质是独特的体验与感悟,读解的目的是参悟人文精神,读解的重点是挖掘人文资源。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突破,培养学生的读解能力:
  (一)诵读反思提升读解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一观点要求教师必须在语文教学中进一步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学生以诵读的自由,反思的空间,体验的过程。
  诵读是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加深理解课文的一种手段。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理解是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同化”则是理解的一种形式,每一次的诵读都会比上一次有新的体会与感受。学生就是这样通过反复的诵读来达到加深理解,达到古人所描述的那种“熟读成诵”的境界。
  汉语言的内涵极为丰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极为微妙,作者锤字炼句的功夫,匠心独运的构思,作品高雅的格调,深邃的意境,仅靠老师的讲解是不行的,必须再三诵读,反复琢磨体味,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彻悟。从某种意义上,诵读能直接使学生进入课文,再现意境,加深对课文的感知理解。
  (二)阅读感悟提升读解能力
  阅读是一种特定情境下的言语实践体验,每一个个体都是阅读相对独立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人生经验、认知品质和个性差异。虽说文本语言是独立的文字符号,对于每一个学生个体都是一样的,但是学生在阅读感悟过程中,由于各自的期待视野、接受目的和特定心境的不同,往往会使课文读解各有千秋,对阅读内容会有自己的感悟和反应。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感悟,给予恰当鼓励与支持,同时又不能开放无度,放任自流,听之任之,天马行空,这就要求在阅读感悟中给予一定程度的指导以优化学生读解。
  (三)建构“期待视野”提升读解能力
  为什么学生喜欢文学作品而不喜欢说明性的文字?原因在于作为阅读对象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结晶,任何一部作品,从题材、主题、遣词造句到表现方式,无不体现出作者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个性特点,无不饱蘸了写作者的深意,李白清俊飘逸,陆游激昂悲壮,朱自清柔丽含蓄,郁达夫沉郁忧伤,鲁迅冷峻深刻……不论是作品让他们有个性风格,还是他们的个性风格决定了作品,总是都带上个性特点。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被文而人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可见作品都带上了作家的个性特点,是作者某种情感的物化。
  教师就应从作者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倾向出发帮助学生构建“期待视野”,学生常带着“期待视野”深入读解作品,追本溯源,就能触摸到作者在文本中所表达的“情”。
  四.读解能力培养成效指向:
  (一)以读解能力培养提高语感素养
  “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读解。”这话是十分有道理的。学生对课文的反复读解,能够通过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从而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如此可见,反复读解,时间长了,学生的思想感情自然就会丰富起来,领会文章的意思也就比较透彻了。读解教学要重视语感训练,语感训练如果只停留在对语言表层的感受上,不去感受语言的气势和韵味,不去感受渗透在课文中的作者的激情,就算不上真正的语感训练,当然也就不可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语文基本功训练中关键是培养语感,而语感的培养与读解又密切相关,因为语感的培养基于对语言文字的感觉及其引起的身心反应而实现的语言模式的内化。
  读解这种读书方法,是一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深层含义、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使人在反复诵读之中潜心涵咏,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会词语,疏通文脉,捕获作品的艺术形象,明悟作品的思想感情,领略作品的韵味意境,体味作品的语言艺术,通达作品的奥妙之处,化作家的神气为自己的神气。久之,就会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灵敏的语感。由此不难明白,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那些整齐、押韵、上口、悦耳、易记而学生并不太懂的蒙学读物,为什么能够培养学生一定的言语能力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广传不衰,就是读解在其中起到培育语感的作用。
  (二)以读解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提高写作水平,读解是良策。读解有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读书时把辨形释义、正音、识字有机结合起来,便能积累词汇,熟悉句型,洗练语言,规范口语,能培养正确、流利、清晰、富于表情的说话习惯。不仅如此,还有利于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对一篇文章的反复读解,不仅能学习它精美的谋篇布局,而且能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因此在写作时学生就能不知不觉地加以运用了。前人所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正缘于此。苏轼也曾有过这样的诗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即腹中积累了不少诗文的名句、名段,何愁语言能力不能提高?
  (三)以读解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读解作品是一种感化、熏陶,读好一篇文章会心荡神弛,情思横溢,如饮甘露,浑身清新豪爽,给人以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青少年时期,从读解活动中得到的宝贵教益,对一个人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生活信念,振奋进取精神,激发斗争意志,都会产生巨大的作用。读解,应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读解中吸收到终生受用无穷的精神营养。
  读解时,不仅课文的内在美陶冶着学生的性情,课文的外形美也在培养着学生的审美趣味,课文里的语句简洁整齐且富有音乐感,在发音、构词、造句、修辞、语调、节奏和韵律等方面都富于审美特性,读解时能使文字外化为有声语言,从而使得句子的长短、骈散、排比、回环等句式变化的形式美得以显现,使叠词的节奏、平仄的韵味、语气的舒缓、音调的高低等音乐美得以体现,文中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映衬、双关、通感等把学生带进意境的美。如读解《荷塘月色》时学生会感到在欣赏一幅画、一首诗、一首优美的曲子,其语言的绘画美、韵律美在读解的过程中给学生以无穷的艺术感染力。可见,读解能使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发现美,将自己的感情投射到认识的客体上产生审美的共鸣,在艺术的空白中借想象对美的事物进行再创造,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的能力。
  读解是语文课的第一教学法,是学生学习语言的第一基本功,也是焕发语文教学的生命活力之所在。在语文教学中要提倡“重读、重记、重背、重解”,把“读解”置于各种能力之首。以往称“学习”为“读书”是有一定道理的,书要读,语文更要读解。
  参考文献
  [1]《〈诗文诵读〉序言》,华东师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中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文章的教与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9664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