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激活学生思维 深刻理解历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623.4
  川版教材《一国两制与祖国的统一》一课共写了三个子目:一是一国两制的构想;二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三是祖国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本课重点是一国两制与港澳回归、难点是台湾问题及其解决台湾的复杂性与艰巨性,本课内容比较枯燥,学生理解有较大的难度。反思以前我对本课的教学处理,显得比较简单化,仅是以重视基本知识教学和思想教育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已,忽略了过程与方法的思考与设计来理解教材,因此本课的教学有些囫囵吞枣,学生难以理解,检测本课的内容时,有的学生难以作答,有的学生一知半解。我认真反思以前教学,发现我在怎样将本课知识内容简单化做的不好,怎样让学生深刻理解如“一国两制”的含义及其应用等问题教得不够深刻,对一国两制的方针的整体性把握不够好,台湾问题的难点突破方法上不合适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怎样改变这种局面?因而,本期我再次教授这一课时,我认真思考在突出知识重点,突破知识难点的过程方法上很下功夫,强化教学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为此,对本课教学作了如下处理:
  首先,选用多媒体技术:循环播放香港和澳门回归情景图片、区旗区徽,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物图片为背景,播放《七子之歌》而导入新课。
  其次,教学过程中依据初中学生身心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依据本课三个子目依次设计三张导学问题目标的幻灯片 ,如幻灯片1:“自主学习篇:什么是一国两制?是谁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提出这一构想的依据是什么?目的何在?它的适用范围有哪些?一国两制下取得了哪些成就?”幻灯片2:“自主学习篇:香港、澳门问题是怎样产生的?中国政府怎样解决澳港问题?港澳分别于何时回归?第一行政长官分别是谁?中国政府为什么能收回港澳?”幻灯片3:“自主学习篇:你能说说台湾问题的由来吗?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什么?发展海峡两岸关系和和平统一的基础是什么?中国政府对台湾采取了哪些措施?目前台湾问题尚未解决,有哪些影响因素制约着我国解决台湾问题?但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是历史与人民的必然选择,我国解决台湾问题有哪些有利因素?你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当用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台湾问题呢?”
  运用这些问题目标让学生学史激疑,点燃学生历史思维火花,使学生带上疑惑自主阅读教材,实现与教材对话,逐一理解所学知识。若有不能理解的,生生讨论或师生互助解决,通过这种肢解与层层递进的问题导学目标,让学生有更深刻全面的理解历史概念与掌握历史事件。
  第三,将枯燥的历史知识情景化,生动化。为了让学生能直观理解香港、澳门的回归,剪辑播放了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谈话图片与音像,中英香港,中葡澳门签订《联合声明》情景图片、香港、澳门回归仪式视频,实施有序播放,让学生直观掌握其“谈判——签约——回归”的过程。
  第四,收集“郑成功及其率军与荷军海上激战图” 、《马关条约》签订(绘画)、台湾高山族抗日义士图、1949年渡江战士冲上长江南岸图片、《人民日报》“告台湾同胞书”“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的报到图、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与台湾海峡交流董事会董事长握手图片,编辑有序播放,让学生感知由古代到近代到现代再到当代台湾的历史发展历程,理解台湾问题的产生、解决方针,祖国大陆举措等系列基本知识。
  最后,师生共同整合提升本课所学内容并板书。
  板书设计为:
  反思本课这样的教学,我认为是成功的,课堂互动较好的,并且课堂学习有实效,三维目标落实较好,特别是在过程与方法上,运用问题目标导学,运用多媒体情景技术,运用肢解与整合技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全面深刻的理解所学历史知识。这样的教学,我认为是既突出了重点内容又突破了难点的教学。这是以前我未能做到的,特别是台湾问题的教学上以前未能加以这样系统化,教得干瘪无味,现在能引导学生系统地将它专题化,学生能够深刻全面地理解并掌握这样的知识内容。
  反思本课教学,为我今后历史教学中提供了值得吸取的教学技巧:
  第一,对理论性强,概念多而且枯燥的课文教学时,适宜采取问题目标导学。首先教师课前研究学生情况,针对性设计符合初中学生认知水平和身心特点的问题目标,问题设计原则是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原则,其次在课堂用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内容。这种技巧可以较大限度激活学生思维,全面深刻地理解历史。
  第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将影视剪辑技术制作好历史课件,生动再现当时历史过程,让学生能直观感受当时的历史情景,例如港澳回归的图片播放再现其回归过程,学生就能从媒体情景中感知。这样的教学手段既能活跃历史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媒体技术营造情景配之老师的设问,让学生感悟历史,从而又能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养成勤学善思的良好习惯,深刻理解历史。
  第三,运用“肢解与整合”的学习技巧理解并掌握专题历史知识。八年级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不高,他们多数关注的是如何记住历史。针对这种现象,本节课对“台湾问题”这一复杂的历史,我从历史角度,国策角度、现实角度、解决所面临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以及可能性等角度进行不同层面肢解,激活学生思维,从不同层面进行理解,最后将其整合建构,形成对台湾问题的专题化理解与掌握,学生收效性好,当教学任务结束在完成课外拓展有关台湾问题的材料训练题时,学生比较轻松解答。这也给我很大的启示,今后对历史概念的学习,对学生不感兴趣的经济史教学,可否采用此种方法,我将继续尝试总结。
  另外,我在想如何将老师的历史肢解思维移植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掌握运用,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今后还将不断思考与求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9664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