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彦钢

  小学生为什么有时阳光灿烂,有时却沉默寡言?这是他们的心理决定的,小学阶段的儿童是自我定义、自主意识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孩子们缺乏生活经验,对生活没有正确的认识,价值观模糊,缺乏处理问题和分辨是非的能力,极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意味着,教师不仅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还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能够对少年儿童产生的不良心理进行诊断,并予以治疗。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就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对小学生心理健
  康教育工作的一点尝试和体会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小学教师本身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孩子们的眼中教师是神圣的,教师的思想、言行、举止都会给学生带来重大影响,甚至是一生的影响,因此,要求教师不但要拥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还应拥有健康的心理。同时,教师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在教育教学中时刻以“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员”的身份深入学生的心灵进行教育。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只有无私地对学生倾洒爱的甘露,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学生也只有在教师真心、真情、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会更积极地投入学习、生活、锻炼中。如我班有个学生张某,刚接班时觉得他是一个不爱说话的小男孩,时间一长发现他上课沉默寡言,下课后就一个人玩,常常躲在没人的地方,扣扣墙,踢踢土,我想他一定是有了心理问题,从此我就对他在课堂上多一些留意,多提问,多鼓励,渐渐地他对我有了好感,在一次总结上我郑重地表扬了他,之后他把自己的心里话都和我说,于是我顺势引导,要求他去帮助比他差的孩子,课余时间我还一起和孩子们活动,领着张某跳绳、踢毽子。很快他就融入班级里,有了自己的好朋友,变成一个活泼、开朗的小男孩儿。
  二、关注学生的心理,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集体心理环境
  作为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还必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教会学生能够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并有正确的是非观。我刚刚接四(2)班时,孩子们感觉很高兴,终于有一个男老师啦!我先是宣布了纪律,可第二天就有两个同学迟到了,这两个孩子一推门,全班一片哗然——中队长也能迟到,我先是等了等,问全班同学:“中队长是经常迟到吗?”
  “不是。”
  “那是不是有特殊的原因?”
  孩子们一听,静静地等待答案……
  这样无形中教给学生处理问题的方式,即使是犯了错误,也要分清原因,并做到宽以待人。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如不完成作业、不认真听讲、不积极锻炼、不懂礼仪等等都是不好的行为,都会给自己丢人,更会给班集体抹黑。当有了这样的集体心理环境,一个班的学生会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使整个集体共同进步。
  教师虽然掌握了一些心理学知识,但还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工作中一些教师遇到“问题儿童”时,首先想到的是把问题移交给家长,而不能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与学生直接交流,这样往往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自信,变得沉默、孤僻,从而直接导致学生心理出现问题。创造一个良好的集体心理环境不但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还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保障。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体验,思想得到认同,心灵得到沟通,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规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得懂、学得好。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只有学生主动走近老师和同学,并成为朋友,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
  三、达成合理目标,满足不同阶段的需求,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小学阶段要能够给孩子们更多的指导,为每一个同学达成自己的近期与远期目标,通过努力逐步实现,从而满足学生的正当需要,是小学生形成和保持健康心理的基本条件。小学生的合理需要主要包括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需要、安全需要、交往和爱的需要、尊重信任的需要和成功喜悦的需要等,小学生合理的需要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满足,就会影响其正常的成长,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心理。因此,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尽可能地为小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遇,满足其需要,在小学生满足需要的同时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方法积极引导,使之基本能对事物的善恶、美丑、是非进行判断、甄别。小学生由于缺乏判断力和自制力,很容易在满足需要的冲动驱使
  下,受到不健康或不正当诱因的影响,采取不恰当的方法和途径求得满足,从而导致错误行为,这就要求我们从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都能根据有关方面的知识,善于识别,
  及时发现,及时有效地给予调节和引导,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健康地成长。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繁琐甚至反复的过程,但只要教师能够与孩子们平等相待,对每个孩子付出真爱,一切“从心”做起,一切以孩子的将来为出发点,相信孩子们一定会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作者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子弟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0231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