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的系统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培养创新人才,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的提升成为关键。当前我国大学教学改革需要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为突破口,以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为落脚点,以营造求真务实的大学氛围为具体行动,以此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系统改革。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系统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我国高等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全新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这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更是时代进步的呼唤。由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直接影响到创新人才培养效率与质量的提高,因此,从系统视点研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一、学习能力:教学内容与教材面临新挑战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知识的极度膨胀和更新速度的加快,对学校课堂教学内容和教材的选取提出了挑战。在教学内容越来越多、教材越来越厚的情况下,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关键。
  1 学习能力与知识价值
  推动学习创新,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要认真思考“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教师应该教什么”的问题。有学者将人类历史上的知识类型划分为原始知识型、古代知识型、现代知识型和后现代知识型四个大的发展时期或发展阶段。在现代知识型中,具有客观性、确定性、实证性的科学知识最有价值,而在后现代知识型中,具有文化性、相对性和多样性的文化知识最有价值。学习和教学的目的不仅要追求以知识的掌握、记忆、理解和应用为标志的“外在发展”,更要追求以知识的鉴赏、判断和批判为标志的“内在发展”。
  2 教学内容——“僵”与“活”
  受现代知识观念的影响,近年来,高等教育知识总量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其实,不仅人们越来越崇尚用实用自然科学的眼光看待事物,就连高校教师在知识传授中也忽视了对受教育者成长为一个“人”的关注。他们总是奉教材为经典,习惯于把教学内容窄化为教材文本中包含的静态的、规则的、客观的、确定的和可操作的知识,然后遵循教材的逻辑,“告诉”学生,没有教师自己对课程的独到见解,没有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没有思想的交流,没有情感的体验,教学内容的人文内涵由此而被遗失。教学内容的固定、僵化、陈旧和机械导致学生思维的惰性与单向,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要焕发生命力,教学内容必须走出教材的束缚,通过教材的可持续改革,教师用心去发现、去挖掘、去激活知识的“知、情、义”,并让学生体验和吸收。
  3 教材——“辅”与“研”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的知识载体。目前,国内高校的现行做法基本上是每门课程指定一本教材,教师和学生均以该教材为轴来开展教学。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科学内部出现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面对这一趋势,“一本书教学”已见端倪,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自主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发现学习”。发现并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东西,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欧美高校在教育实践中,每门课程并没有指定教材,而是由教师列出一系列的书目或在课堂上分发一些阅读材料,供学生学习参考之用。这不仅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而且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接触不同的学术思想,也因此更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所以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树立新的教材观,教师应把教材看为是教学的辅助材料,根据教学实际创造性地加以运用,而不能绝对服从;把教材看作供师生解释、质疑、批判的开放性文本,教学过程就是师生思想灵感的碰撞与交流。
  二、学习效率:教学方法与教师角色面临挑战
  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同时,如何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双向参与。
  1 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
  推动学习创新,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除了要认真思考“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还要思考“如何学习更有成效”。在建构主义者看来,学习的过程其实是学习者在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氛围内,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建构起自己的新知识和新经验的过程。就是说,学习的关键在于学习者自身的主动参与性,舍此将没有意义。学习具有主动建构性、互动性、情境性。学习理论的新发展无疑给大学教育以深刻的启示,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已迫在眉睫。
  2 教学方法——“传输”与“建构”
  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认为:“制约学生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应该是教学方法的问题,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大不一样。教学中不给学生特定内容,而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批判思维的能力,严密分析的能力,从不同视角看问题的能力,这种教育对社会的贡献是最大的。”目前,我国高校“灌输式”教学依旧盛行,教师仍倚重于特定知识向学生传输。近几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尽管也产生了诸如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许多与“建构”有关的新的教学方法,倡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等,但效果总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一方面对沿用多年的“讲授法”,教师已经驾轻就熟,根深蒂固;另一方面,建构性学习不仅对已经习惯了依赖与顺从的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执教能力等提出了新的挑战。
  3 教师——“演”与“导”
  受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可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知识的传授,课堂成了教师展示知识的舞台。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类教学资源获取的便捷,教师很方便的下载相关的课件和资料,可是这些非但没有使学生的受益,反而成为教师展示教学形式多样的工具,阻碍了教学真正目的的实现。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要任务是设计学习情境和学习途径,为学生的知识建构、知识生成提供机会、方法和条件,学生则要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兴趣和憧憬参与课堂,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帮助学生自觉完成。从“演”到“导”,不仅是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而且教师要把专业知识拥有量转变为对教材的处理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判断能力、教学应变能力,是从量到质的升华一一深邃思想、教学智慧、娴熟方法是需要长期的艰辛修炼,否则便没有足够的自信和勇气退居幕后,驾驭由学生自己来参与主演的课堂。   三、教学收益:内容方法求新突破的系统观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的正确导向下,营造求真务实的大学精神氛围,在“教”与“学”双向收益的目标追求中,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
  1 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系统改革要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为突破口
  教学评价体系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指挥棒,它包括如何评价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个方面,其作用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就学生而言,考试作为评价的重要手段,“背多分”是大学生对现行考试制度的客观评价。由于教学评价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阶段,高校应着力从以下方面对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一是考试功能要正位。不少高校只是把考试当成学生评优、推荐、选拔、保研、毕业评定的重要依据,从根本上忽视了考试与人才培养规格、导向的问题。二是考试形式要多样。现有的考试形式单一,考试内容只侧重于对书本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水平,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英国部分高校的某些课程考试中,老师不仅分发考卷和答题卷,还分发了该课程知识体系中学生学习过的很多公式,这是给人启发的。三是改革学生考核和评分方式。我国目前细化的评分标准本身还是侧重于知识的记忆与归纳而忽视创新。荷兰大学一位教授谈到他的评分标准:掌握了老师教的、书本上有的基本知识,表明用功了,可以得六分,但要得六分以上的成绩,则必须有创见……提出新观点并通过逻辑推理加以证明。
  对教师来说,目前对高校教师的考核多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信息经济学认为,当一项任务有多个目标的时候,绩效考评可能会加快那些容易观察的项目发展,而使得那些难以观察的项目受到忽视。形式上的东西能够量化就容易考评,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实质性的东西无法标准化,也就无法考评,无法考评也就很少有人去追求。与此同时,按标准(如“精品课”、“教学名师”等)来考评,造成教师不敢有任何发挥与创新,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科研成果层出不穷却没有精品,教学方法手段不断翻新却回答不了“钱学森之问”。
  由于教学评价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需要拓宽评价思路,在理论上认真研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逐步完善。
  2 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系统改革要以营造求真务实、力戒浮躁的大学精神为具体行动
  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师生都能静下心来,安安静静学习,踏踏实实做学问。国家虽然出台了各种政策,设立了各种人才资助项目和荣誉称号,着力营造让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但实际效果却与初衷相差甚远,不少教师热衷于追求荣誉和奖金,今年承担的课题恨不得明年就结题。受教育功利主义的影响,大学生的学习从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到对学习内容的选择都染上了强烈的功利色彩,他们只关注考试内容,只关注就业需要的证件,甚至不惜抄袭造假。而做学问最忌讳的就是哪怕半点的虚假,华罗庚只有初中文凭,却凭着对数学的兴趣和执着,写出了经典名著《堆垒家数论》。詹姆斯·瓦特花了36年时间,才研制成了高效率的蒸汽机。以上例子旨在说明:务实求真一直是教学改革孜孜以求的。由于一项研究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才会有结果,只有摒弃形象工程的做法,摒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踏踏实实,恪守诚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才不是一句空话。
  3 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系统改革要以提高教师执教能力为落脚点
  古人云:“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职教化者在师儒。”可见,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实现教育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执教能力和个人素质是关键。
  教师的执教能力首先表现为教师强烈的责任心。教师之辱,莫过于误人子弟,“不是不堪为器用,都缘良匠未留心。”康有为先生之忠告掷地有声。有了责任心,教师才会自觉自愿地努力工作,才会把育人当自己一生的事业,潜心钻研、厚积薄发。
  教师的执教能力还应表现为扎实的基本功。只有功底厚重,教学才会游刃有余。在大纲、课时、教材相同的情况下,教学效果的差别往往在于教师教的功底。正如大型历史文献片《西南联大启示录》所示,周培源教授为讲好力学课,经常自刻蜡纸,亲自将油印讲义带来发给学生;王竹溪教授时常在黑板上每一节标题后注上各种参考书相应的页码,以便学生查阅,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可见,教学功底是需要教师切切实实地把精力、时间、甚至资金投入到工作中去,来不得半点虚伪与花哨。
  最后,教师的执教能力还表现为教学有没有效益。正如陶行知老先生所说“教员的天职是变化、自化、化人。”教学的根本目的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是否获得进步或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0833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