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西藏高校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春雷 滕小芳

  【摘 要】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的财经类人才,但现阶段,西藏自治区财经类人才的培养质量欠缺,探索适合西藏的财经类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研究了西藏财经类人才的需求情况,探讨了西藏财经类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研究借鉴国内外校企合作实践基础上,尝试着提出了适合西藏的财经类专业人才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西藏 高校财经类专业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0-0003-03
  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索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道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全区生产总值连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长12.4%,西藏经济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较滞后。抓住国家大力扶持西藏开发的历史机遇,走科教兴藏之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以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是西藏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而经济的发展必须有高素质人才相配合,要有大批高素质的财经类人员为企业服务。否则,经济发展便会受到制约,但是目前区内财经从业人员的状况却不容乐观,他们的素质、能力远不能适应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如何培养高素质的财经类人才以便更好地为西藏经济发展服务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因此,对财经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的探讨已成为当务之急,将有助于解决我区当前财经类人才的供需矛盾。
  一 西藏自治区对财经类人才需求的情况
  《西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今后我区10年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任务就是大力培养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急需紧缺人才。到2020年,在农业科技……金融财会等经济重点领域培养急需紧缺人才11100人……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各类专业人才数量充足,政治过硬,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人才结构趋于合理。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党政人才队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发展目标:以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经营战略眼
  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一支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到2015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2.5万人;到2020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3.5万人,培养造就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家。”
  可见,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高质量、高层次财经类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
  二 我区高校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区开设财经类专业的高校有三所——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专业主要有:会计、财政、金融、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农业经济管理、物流管理、经济学等,每年为西藏自治区输送约1000名财经类专业人才。上述这些专业都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尤其像金融、财会、企业管理等专业更是《西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的紧缺人才专业。
  虽然这三所高校每年为我区输送了大量的财经类专业毕业生,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我们在财经类人才的培养质量方面尤其是专业技能的训练、综合素质的提升等方面难以满足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不能实现从学校到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理论功底较为扎实,但动手能力偏弱,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欠缺,还需要用人单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岗前培训才能满足要求。
  社会的评价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充分说明我们西藏高校财经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与时俱进,进行相应的完善和变革,那么,我们的出路在哪?根据国内外经验,我们认为应该走校企合作培养之路。
  三 国内外的探索和经验
  纵观国际高职教育,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几乎都离不开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实施的“技术准备制”模式、英国的“三明治”合作教育模式、日本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韩国的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等。这些模式都是在考虑到本国的现状和实际基础上提出、实践、发展,并取得了很好成效。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方面,也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如侯媛彬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文中综述了中央和地方共建的两所大学学校合作,在承担校企联合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王力纲的《构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邹玉的《地方院校校企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与研究》等,也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介绍。一些院校积极进行实践,实行“企业配合”式,“校企联合培养”式,“校企实体合作”式等教育。按照我国近年来许多高校在应用人才培养方面的实际总结,形成了“订单”式、“2+1”式、“工学交替”式、“全方位教育”模式、“实训——科研——就业”式、“双定生”式、“工学结合”式、“结合地方经济全面合作”模式、“实习+毕业设计+就业的合作教育模式”等多种多样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国内外的探索和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而我们则应该将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引入我区的高等职业教育,并与我区特殊区情相结合,并进行努力探索与研究,从而开创适合西藏的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四 结合西藏实际建立校企合作培养财经类人才的新模式
  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校企合作是培养财经类专业人才的大势所趋。国内外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可供参考,但我区也有自己特殊的区情,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市场经济培育尚不成熟,产业结构比较特殊,市场主体(企业)较少且规模普遍偏小,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兄弟省市相比都大为落后,学生基础较差、就业观念陈旧等,所以在实施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过程中,必然要结合西藏实际,做出相应的修正。   1.常规的校企合作
  参考国内外成功的实践经验,我们应该选择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的途径就是和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考虑到财经类专业特色,可以选择各类企事业单位、财政局、税务局、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进行合作。具体操作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学校(或相关院系)出面联系相关企事业单位,确定合作对象;其次,双方深入洽谈,签订正式协议,明确各方权利义务等;最后则是实践基地的挂牌运行。虽然步骤简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争取政府的支持,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进行校企合作,作为合作方的企业需要投入场地、职位、指导老师等资源,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消耗。从长远看校企合作有利于企业获得高素质人才,建立稳定的人才储备,但短期内直接的经济利益损失是不可避免的,而企业是逐利的,我区企业大多规模较小,经济实力不强,所以很多企业对于校企合作缺乏积极性,这就需要政府予以一定的支持。如建立专项基金用于扶持进行校企合作的学校和企业,以经济利益激励企业积极接受校企合作。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可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服务机构,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恳谈会等形式,为校企合作双方提供合作平台,吸引校企双方进场洽谈。
  第二,学校内部进行配套制度改革。
  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高校财经类专业教师应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高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人才。但目前我区高校财经类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为此,学校应做到“走出去”和“引进来”。“走出去”就是将有培养前景的青年教师送到企事业单位实践,积累实务经验并鼓励他们报考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引进来”就是从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聘请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外聘教师。通过上述举措铸造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为培养高素质的财经专业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是优化课程设置,适应校企合作。据财经类各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我区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低的现状,以各专业职业需求为出发点,以就业为导向,合理构建教学课程体系。另外,课程改革要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和技术推广结合起来,根据市场、企业和社会的需要,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与安排,增强课程的实用性。
  三是把职业资格考核鉴定融入到教学体系。目前很多财经类岗位都实行了严格的从业资格制度,如会计从业资格、报关员、保险从业资格、银行从业资格等。因此,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对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求职显得更有意义,它已成为学生求职的“敲门砖”。学生在毕业时,既获得学历证书,也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将有助于学生在毕业时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根据考证需要,调整课程内容及教学大纲,把职业资格鉴定中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融入相关课程教学大纲中,既有助于职业资格鉴定,也保证了教学计划的完成。
  四是自编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近年来出版的精品教材不少,但适合西藏特殊区情的教材却很少。我区大学生尤其是来自农牧区的大学生高考分数一般在300分以内,基础普遍较差,汉语文水平偏低。因此,要按照“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原则,紧紧围绕提高实践业务能力这条主线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从内容选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实验和实训配套资料等方面突出西藏特色和西藏籍学生的基础,加强对基础应用能力培养,努力摆脱之前偏重理论模式的束缚。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利用合作企业资料,结合行业特色自编一批通俗易懂、内容新颖实用、案例丰富的藏汉双语教材,满足专业课程的实训需要。
  五是大力建设实训室,灵活开展实训教学。校外实践受时间、场地限制,一般安排高年级或毕业班学生参加,但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以贯之的,所以学校应根据财经类专业特色,在校内建设会计模拟室、税务模拟室、证券模拟室等实训室,在学生去校外实践基地之前,就进行相应的专业技能培训,这样学生进企业实训就可以事半功倍、更有成效,也节约了企业的培训成本,受到企业的欢迎。
  2.自办实体式校企合作
  考虑到我区大中型企业较少,企业形态大部分为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而且行业协会发展尚不成熟,依赖企业资源进行校企合作模式推广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我区高校还可以考虑自办实体式校企合作。即学校依赖自身资源和政府财政支持兴办实体,按市场化运作,对外承接业务,自负盈亏,将教师和学生置身于真正的市场竞争中,能够深入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并以此经济实体为平台,开展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延伸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学校的智力资源最为丰富,也具有竞争优势,所以自办实体应是智力服务型经济实体,如设立财务咨询公司、代理记账公司、培训机构等,向企业提供企业管理、财务、税务、法务、证券等方面的咨询及培训业务,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管理,同时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地,吸纳学生参与各项工作,由老师手把手给予指导,从而成为校企合作的一种模式创新和校外实践基地的有力补充。
  五 在西藏探索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的积极意义
  校企合作有利于培养财经类专业高技能、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有利于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用人的有机结合,减少错位就业现象;可以有效缩短学生进入企业的适应期和磨合期,提高企业效益;有利于中小企业获得高素质人才,满足企业快速发展和长期的人才需要。
  除了上述优点之外,在西藏探讨校企合作还有其特殊意义。基于维护社会稳定及各方面因素考量,西藏公务员(涵盖事业单位)招录比率一直较高。根据西藏自治区人社厅统计资料,自2006年西藏开始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大学生走向就业市场进行双向选择以来,西藏每年招录公务员人数占当年应届毕业生比例在40%左右。2011年,自治区政府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提出“力争使西藏籍大学生实现全部就业”的目标,当年公务员招录人数达到了创纪录的1.3万人,和应届毕业生人数基本相当,之后的2012年则延续了积极的就业政策。我们应当看到近两年实施的积极就业政策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确保西藏籍大学生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西藏财政属于典型的“吃财政饭”,财政供养系数多年来一直居于全国首位,2008年达15.78(财政供养系数计算公式:地区总人口÷地区财政供养人口),而同期全国均值为28。西藏的财政自给率极低,近年一直在10%以下,2011年仅为7%(同期最高的北京为93%)。这两组数据很直观地告诉我们,现行的公务员招录政策对地方财政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同时也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因为大学生都选择报考公务员,都能考上公务员,导致企业很难招到大学生,出现一定程度的人才匮乏,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在西藏实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转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有助于企业招聘到合适的人才,有助于政府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逐步调整,有助于减轻地方财政压力,有助于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EB/OL].http://www.xizang.
  gov.cn/getCommonContent.do?contentId=376477
  [2]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12年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www.xizang.gov.cn/getCommon
  Content.do?contentId=386379
  [3]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西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xizang. gov.
  cn/getCommonContent.do?contentId=374384
  [4]西藏自治区统计局.西藏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5]蒋丽珠.独具特色的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5)
  [6]夏成满.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及其启示[J].江苏高教,2005(1)
  [7]房灵敏、尼玛拉姆、李智元等.西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及对策[J].经济师,2010(5)
  [8]洪贞银.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J].职教论坛,2010(16)
  [9]吕希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0(2)
  [10]姚瑞峰.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工作报告(2010年、2011年、2012年)[EB/OL].http://www.xz.hrss.gov.
  cn/news/xxgkndbg/index.html.
  〔责任编辑:王以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2481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