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仿写课文,提升作文水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正忠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升华。但在现实教学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常常脱节,导致学生未能很好地借鉴课文,写出令老师不满意的文章来。课文大多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方面都有代表性。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以提升作文水平。
  仿写是以课文的句段篇章为样本进行模仿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模仿对象,可以将仿写形式分为: 仿标题、 仿语言、仿句子、仿内容、仿手法、仿结构。
  一、仿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拟好一个题目,就算是作文成功了一半。
  课文的题目大多既朴实又恰当。以人名地名或物名拟题的有《藤野先生》《故乡》《海燕》等,以时间或事件拟题的有《春》《散步》等。《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就是主人公,《智取生辰纲》的标题本身就是文章的主要事件,《风筝》的题目本身就是文章的叙事线索。有的课文标题也新颖别致。如《紫藤萝瀑布》的题目运用比喻手法;《爸爸的花儿落了》的题目有双重含义,既指爸爸种的花儿败落了又指爸爸去世后家庭“败落”了。
  拟标题的方法技巧众多。假如学生能认真揣摩课文的题目,明白了题目与文章中心内容的关系,拟题就不是什么难题了。
  二、仿语言
  仿语言是品味课文的词语,学习用词以准确生动地表情达意。
  课文语言规范,大多用词简炼、准确、传神。如朱自清《春》第三自然段中的“偷偷地”“钻”“嫩嫩的”“绿绿的”,写出了小草出土的情态、质地和色彩,突出了春草新嫩的特点,表现小草毫不张扬却旺盛的生命力。
  当然,使文章的语言生动传神起来,不能只靠品味课文的几个词语就能做到的。这需要学生不仅要积累丰富的词汇,还要明其意知其用法。如魏巍《我的老师》中“狡猾”和胡适《我的母亲》中的“野蛮”都是遣词的典范。这里“狡猾”“野蛮”都是贬词褒用,都写出了儿童天真、活泼、淘气的个性。假如换成别的词语或删去,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了。
  三、仿句子
  仿句子就是通过赏析课文的句子,学会运用句式、修辞方法等使句子不仅简明流畅而且生动形象。
  先说仿句式。句式有好多,如单句、复句,肯定句、否定句等。句式容易仿写。在此主要说仿修辞方法。学生可以仿写朱自清的《春》,用比喻修辞手法描写一种景物;也可以模仿《列夫·托尔斯泰》用比喻、夸张两种修辞手法描写人物的肖像;又可以模仿《敬畏自然》运用比喻、拟人、反问等修辞手法发表自己对大自然的看法。
  四、仿内容
  内容是文章的血肉。仿内容就是学生用课文的主题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出有个性的文章。
  课文涉及的主题很广,如爱国篇《最后一课》《邓稼先》,亲情篇《背影》《我的母亲》,友情篇《羚羊木雕》,励志篇《丑小鸭》《送东阳马生序》,民族风情篇《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警示篇《敬畏自然》《喂——出来》,科普篇《看云识天气》《奇妙的克隆》等等。如果学生多读课文读好课文,就可以提升道德素质和思想境界,从而他写的文章就有可能成为好作品。
  朱自清的《背影》写的虽然都是父亲平凡普通的小事,但蕴含在朴素语言中真挚的情感却感动了每一位读者。学生们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双亲,想起了他们的一些琐事。此时模仿课文写下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就显得水到渠成了。假如能长期坚持仿写,学生写作时就不再觉得“没什么好些的”了。
  五、仿手法
  在课文中可供借鉴的的写作手法相当多。如象征、对比、夸张讽刺、托物言志、设悬念的手法。《爱莲说》以菊花、牡丹花来衬托莲花的品性,从而更好地体现了作者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学生可以模仿这篇课文写如此《粉笔颂》《赞小草》之类的文章。
  仿手法,不局限于模仿篇章的写法,还可以模仿段落的写法。鲁迅《背影》中父亲爬过月台为“我”买橘子的情景是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我’的感受”的思路来写。这样写有利于父亲形象的塑造,有利于主题的深化。这样的写作套路的适用范围相当广,可以用于“母亲呵护”“父亲训责”“教师教诲”“同学关爱”等情景。只要在细节上下点功夫,完全可以避免雷同的。
  六、仿结构
  仿结构就是理清课文结构,使自己的文章思路清晰、有条不紊。
  文章的结构有总分式、递进式和并列式。写作顺序有三种。一按时间顺序写。如鲁迅的《故乡》以“我”的行踪为线索安排情节,全文按“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记叙顺序。二按空间位置顺序写。如《故宫博物院》的作者是按游览路线,即从南到北的顺序来介绍故宫建筑物的特征。但有的课文既按时间顺序记叙,又有空间位置的变换。比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它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作者的感情变化为暗线,以时间顺序叙述作者“在东京——在仙台——在北京”的情景和感受。三按逻辑顺序写。如《奇妙的克隆》先介绍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的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这样说明符合人的认知规律,有条理地介绍了克隆知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践表明,教师引导学生以课文为载体,重视课文阅读与作文训练相结合,丰富写作素材,采取多种有效的仿写方法,就能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蒋关寿.《从课文中学写作文》
  [2]熊政.《“课文作文”初探》
  [3]邓小拔.《怎样让作文快乐起来》
  (作者单位:广西武鸣县宁武镇宁武中心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3621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