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青莲

  〔关键词〕 生物教学;学习兴趣;语言;生物现象;生
  活实际;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7—0081—01
  兴趣属于人的非智力因素,它对认知活动起着指导、调节和强化的作用,是学习过程顺利而有效进行的心理条件。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而且有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那么,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教师的语言要活泼机智
  对初中生而言,学习的动力主要源于兴趣,也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主动学习。如果教师专业知识储备不足,语言平淡无力,则必然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或思想开小差。所以教师的语言应力求风趣幽默,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
  事实证明,一个神情严肃、古板的教师,其课堂气氛也大多是死气沉沉的;而一个风趣幽默的教师,总是受到学生的欢迎,成为课堂上学生注目的焦点。在很多时候,教学的内容难免有些枯燥,使得课堂气氛比较沉闷,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的活泼幽默,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在讲人体有哪些内分泌腺及什么是激素时,有的学生显得没精打采,我便转移话题,说曾播出的电视剧《汉武大帝》中出现了一个很好笑的事情,就是剧中的司马迁竟然长了胡须。有的学生懵了:司马迁是男人,男人长胡须,这错在哪?司马迁受过宫刑,这个学生一般都知道,但什么是宫刑,为什么受宫刑的男子不会长胡须学生却不一定知道。于是我便很自然地把话题引到人体的内分泌和激素的作用上。这时,可以幽默地说:“看来不懂得生物学知识,还会有人闹出太监生儿子的笑话呢!”全班学生一下子都笑起来,困意一扫而光。由此可见,教师的机智幽默就像课堂润滑剂,在活跃课堂气氛上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激发学生探索生物现象的本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司空见惯的现象常常会熟视无睹,而揭示这些现象的本质,却会引起人们的高度注意。我们应该把生物教学的背景扩大到广阔美丽而又蕴含许多奥秘的自然环境之中,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生物知识,探索生物现象的本质。如在讲述《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一节时,最好把注意力放在事实和现象的联结点上,即“在阳光下每一片绿叶都在进行生命活动”。对学生说:“在阳光下每一片绿叶都在进行生命活动,这生命活动在盛夏尤其活跃,没有这种复杂的生命活动,树木便无法活下来。这种生命活动不仅能够决定植物的存亡,而且也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听后,备受启发,对大自然的奥秘充满了兴趣。
  三、广泛联系生活实际
  生物科学是一门与实际联系十分紧密的科学,生物教师在课堂上绝不能照本宣科,而应广泛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在学习“关注食品安全”这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将自己平时吃的零食(带包装)带到课堂上,让学生对这些零食进行分析研究,学生们经过认真地观察和思考后将自己的发现在班上进行交流。然后我再让学生谈谈在生活中如何注意食品安全,学生各抒己见,互相补充,一节课下来,学生都感到收获不少。我在每节课上几乎对每个知识点,都尽量做到联系实际,如学习“细菌”的知识,就联系食品保鲜技术;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就联系农作物的增产技术;学习“植物的生殖”,就让学生观察花和果实的结构等……事实说明,教师在课堂上注重联系实际,就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手与脑都“活”起来。
  四、改革评价方法
  教学改革的教学评价,是从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来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转变为运用多种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以学习成绩的好坏论成败,而是要看其各方面的发展与变化。要面向全体学生,学会从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去看待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
  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肯定,可以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同时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课堂上教师要巧妙提问,有时要故意设计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使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也能回答出来,或在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下基本正确地回答出来。生物教学中应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得到肯定,享受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挖掘趣味性因素,让学生觉得生物并不枯燥乏味,而是富有情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必然会提高。
  编辑:张 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3635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