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转型期企业教育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彬

  摘要:目前,企业员工已成为成人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学习行为的研究以及企业教育的发展特点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文章对温州10余家企业人力资源主管进行深入访谈,以探讨其企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根据调研情况形成总结报告,并梳理出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企业教育;改革;建议;访谈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5—018—02
  笔者从企业的教育方式、员工学习行为,以及政府如何更加完善地为企业员工的发展提供保障等方面展开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的形式。
  一、研究现场的讨论焦点
  1.企业人才需求分析。目前,就业市场富有经验的人才非常缺乏。企业人才与成人高校学生对接存在三种可行路径。第一,高校应该定向为培养企业人才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高校开展企业教育,首要问题就是要确定方向。伴随着企业的发展与转型升级,其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具体,尤其是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校不能墨守成规,过多地强调传统的教育规则和自身以往学科。高校要从企业的人才需求出发,制定一系列人才培养的方案与课程计划,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育培养力度。第二,校企双方加强双边互动。高校面对企业开展的企业教育,高校与企业中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偏废或偏离,应该加强双边融合互动,企业教育培养的学员应该是为企业所用,企业教育的培养计划也应该来自企业,甚至企业教育的师资也可以适当来自企业。高校必须组织教师到企业一线去实践、体验、考察、调研,企业应该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和职工到高校接受专业理论知识或通识教育,教育机构与生产实践应该有机结合。第三,搭建多方共同参与的企业教育创新平台。企业教育本应从企业的需求出发,然而从温州的实际情况来看,温州的民营企业绝大多数属小、微企业,对某一类别人员的教育培训往往难以成规模,因此,应该把同一类型的企业联合起来,组建企业联盟。另外,企业教育还需政府及研究机构的参与,搭建多方参与的教育平台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方式。“温州大学企业联盟继续教育平台”便是一个很好的创举。
  2.企业培训市场需求。目前,高校以及培训教育机构提供的企业教育课程,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都带有明显的学科中心色彩,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框架结构,“善教化”思想严重;课程体系缺乏顶层设计,没有针对企业教育的特点来科学灵活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忽视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有些课程的专业性太强,课程内容对员工提高销售业绩、管理能力或操作技能没有显著的帮助;现有企业教育课程内容更新慢、案例陈旧、脱离实际,与企业转型升级需求相脱节。学校提供的企业教育课程不能匹配企业的需求,导致企业对通过学校培养在职员工逐渐失去耐心和信心,不愿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财力,更倾向于直接招聘技术、管理及营销等人才。
  3.企业培训效果评估。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创建、终身教育理念的普及,一方面,企业及企业员工个人更加注重素质、能力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企业为了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也更加重视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随着教育培训行业的发展,企业培训行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然而,温州的小、微型企业居多,总体缺乏有机的联络与组织,加上企业自身对培训的需求多样化等原因,使得温州的企业培训难上规模与层次,质量与效果有待提高。
  4.员工学习行为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温州接纳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到目前为止,注册登记的达300多万人,其中企业员工占85%,他们已经成为温州经济、社会建设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新温州人,其文化程度直接关系到温州城市的文明程度。虽然企业员工在自己所处的社会和企业文化环境中,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各种形式的学习,但其学习环境比较简陋,学习内容比较关注知识与技能,学习形式要求灵活、机动,更希望有专业教师的指导。从自我效能感的角度来讲,企业员工对自己的学习总体比较自信,自我效能感指数较高,大多数企业员工在工作、生活中能够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学习,这是企业开展教育培训的一个非常有利的因素。
  二、企业教育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1.个人层面:企业员工应积极主动地获取有利的学习条件。加强学习,更多地接受企业教育,努力提高自身文化层次,是企业员工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途径。首先,员工要做好自我提升教育计划,确定发展目标。目前,企业总体在不断发展,员工受教育的程度明显有所提高。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来说,他们还需进行大力的教育与培训。从企业来讲,员工技术水平高,科技含量大,企业产品、企业的档次也就相对较高;从员工本身来讲,技术等级高、文化素质好,就能获得更高的报酬。所以,员工应该很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主动从多方获取有利资源。其次,员工要增强自我发展意识,提高学习动力。有了自我提升计划和发展目标以后,更重要的是,要切实付诸行动。目前,绝大多数的企业员工年龄偏小,自我克制力较差,缺乏社会阅历,尤其是那些远离父母的外来务工青年,特别容易玩物丧志。提高学习动力有多种手段,如模范影响、结果诱导、自我加压等。对于青年企业员工来讲,塑造自我,就是打造未来,享受美好人生。
  2.企业层面:确立多种保障机制、开展切实有效的企业教育。首先,积极制定针对企业员工的各项政策措施。多数企业为员工制定了鼓励学习的各种政策,积极营造有利于员工学习的各种优良条件。正泰集团、环宇集团等都出台一系列完整、规范的激励员工学习的措施,将学习效果与职级、报酬挂钩。一些企业不仅从员工的学习结果进行奖励,如拿到学历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给予晋级工资等,同时还建立员工学习档案,建立学分记录卡,以督促其学习过程。其次,拓展渠道,开辟多种员工学习路子。企业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升级中处于优先地位,关键是人才。企业把员工队伍建设摆在首位,不能只停留在提供员工学习经费上,应积极、主动为员工开辟、创造教育、培训的众多途径和路子。企业可以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设立培训结构,聘请专业师资,从员工及企业的发展角度出发,根据不同类别和层次,定期开展教育培训;企业可以与国内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机构联系挂钩,派送员工去参加各类学历与非学历培训;企业也可以主动与高校等教育机构进行校企合作,制定各种类别的教育培训菜单,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员工开展教育培训。
  3.政府层面:应为企业员工学习提供公平宽松的政策环境。政府是社会公共服务的主要承担者,应该特别关注社会民生等诸多问题,为民众创造优良的休养生息环境,不断提高学习、生活、工作的条件。首先,不断完善配套机制,促进员工素质提升。政府应该有效整合相关职能部门的力量,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为员工学习及企业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大力实施对企业员工参加继续学习的优惠政策,补助资金应确保及时到位,配套补贴政策应该制度化、常规化。要支持中、青年企业员工自主创业,要进一步出台政策,减免创业者的税收等相关费用。同时,应优化学习流程,改善对企业员工的学习服务,并为企业员工提供学习保障政策,切实为企业员工学习与教育提供有利条件。其次,优化教育培训结构,改善员工学习条件。政府在大力倡导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同时,必须辅助以一整套相配套的系列措施:一是有规范、完善、充足的各种教育培训机构;二是有条件合格的教育培训场所;三是有丰富的能胜任教育培训的师资储备。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常规化地开展企业员工在职继续教育,营造处处可学、时时能学、人人皆学的良好氛围。最后,设立员工维权机构,保障员工学习权利。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深入推进维权工作,设立专门的企业员工维权机构,制定完整、配套、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以法律的形式确保企业员工学习的权益。同时还要依托政府相关的服务机构和企业有关部门开展法制宣传,使他们全面了解自身该拥有的基本权利。另外,还要不断完善法律申诉、援助和处置等配套机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4281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