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做一个有“灵魂”的教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谢彩虹

  近年来出现的“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可以说是教育界深化课程改革的两大品牌,他们所产生的影响大到全国,小到穷乡僻壤,很多人包括笔者在内都想洞悉这些先进理念、教学模式的真谛所在,于是就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涌现出一批批优秀教师。何谓“优秀”笔者不想妄加评判,笔者只想谈谈个人的一点感受。
  前不久有幸又听了几节公开课,上公开课的老师响应学校要求,积极实践杜郎口教学模式,于是学生代替教师走上了讲台,鼓掌声、笑声、抢答声,洋溢在教室的每个角落,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但是,听完课之后总给人一种强烈的感受——华而不实,确切地说更多的是一种表演,若从演员的角度来看,笔者想也不是一个好演员,因为这是一种没有自己灵魂的表演。其表现为:
  一、过于注重形式,忽视了内容
  当今社会,形式的东西太多,教育更是如此,课堂教学我们必须遵循统一的教学模式(“六模块”),有的老师在一节课上就能完成这六环节。形式、模式固然重要,但我们应该意识到任何形式都是外在的,不是最本质的。教学追求形式,就如同照猫画虎,少的是精神实质。为什么我们模仿了别人的东西,结果却是画鹄不成反类鹜呢?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内化不够,不能很好地结合学生实际,没有个性化的解读,只是借用,甚至是复制了别人的东西,复制着别人的形式、声音。这种没有自己思想作支撑的教学,有舍本逐末之嫌,注定是低效的。如有一位老师在公开课上讲了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整节课由导入、文学常识(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宋词的简单知识)、解题、文本研读(初读文本,疏通文意,品味语言,理解文意)、布置作业几个环节,就这一节来看有没有多余的形式存在呢?关于苏轼本人及其作品,在小学甚至初中学生都有接触和了解,但在这节课上,老师不但让学生在导学案上搜集了关于作者的一些资料,还在课堂上让三四个学生介绍作者,然后老师还做了大量的补充,一个作者介绍就用了七八分钟,紧接着老师又介绍了本片词作的写作背景。由于前面占用了太多时间,在突破课文重难点的时候时间不够,教师只能在仓促中结束本节课。笔者想如果这位老师能舍弃一些形式,也许最后不会草草收场。课文的导入也仅仅是一种形式,但许多语文老师特别喜欢在公开课的导入中展现个人才华,如喜欢用一些高深的名言警句,或引用一些名人的评价,作为课文的导入,这些方式或许适合一些课文的导入,但未必所有课文都适合。所谓导语,就是一节课的开场白,它的目的是引出话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本节课的导入来看,“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北宋文学家苏式的作品《江城子·密州出猎》,这是他的一首词作。对苏轼的词,有评价称:‘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苏轼。”这段导语相对简短,但引用的这句评价有多大意义呢?我们的教育教学需要继承,但更需要创新,需要有个性思想的符合我们学生特征的教学模式。
  二、不善研究,缺乏创新
  要给学生半桶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所以许多有责任心的教师会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特别是在公开课上,老师都尽情地展示自己的专长,从导语的设计,到内容的细致入微的分析讲解,甚至调用各种媒体(图片、音乐、动画等),旁征博引,无时无处不显示出教师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技能,但是听完课之后,我们还是会产生一种“不厚实”的感觉,因为老师不能很好地处理课堂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当面对学生不同于标准答案的回答,或当有那么一两个学生没有被事先安排提出问题而提出问题时,我们的老师就有点含糊其辞或索性置之不理了。虽然古人云,“师不必贤于弟子”,但是笔者还是建议教师们不能以此为理由而心存坦然。同样的课题、同样的课堂,不同的教师,其精彩度、影响力绝对不一样。这就体现了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这也让笔者想起来了学校曾经举办的“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在同样的环境下,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有个性特征的老师的魅力,表现在:
  (一)能大胆对教材取舍,注重课堂教学的密度与节奏
  面对不同的学习对象,善于驾驭课堂的老师敢于对教材进行取舍,而能力一般的老师不敢越雷池一步,比如我们的“同课异构”教学比赛,几个老师同上《荷塘月色》,其中一个老师就安排了七八步程序,包括课前名句背诵、写作背景、段落分析、主题归纳、写法借鉴等。这样的课堂内容太满,密度太大,学生的兴趣会荡然无存的。而另有老师,以标题“荷塘月色”为切入点,让学生自读课文,寻找文中集中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然后勾画最能打动自己的写景句,交流打动自己的原因,老师从鉴赏写景的角度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体会文章写景状物的特点,并以此作为学习本篇文章的重点。而这篇散文的主旨一句带过,没有过多的涉及。授课者对教材进行了大胆取舍,值得提倡。授课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取舍呢?笔者想这是基于对这一单元的整体把握以及对学生学情的了解。《荷塘月色》出自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本单元共三篇散文,《荷塘月色》以精彩的写景状物闻名于世,作者用他的生花妙笔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和精美的语言。《故都的秋》也写景状物,但更有感染力的是文中浓郁的情味,作者的襟怀、志趣、性格洋溢在字里行间。《囚绿记》短小精悍,选景很有特点,选取了片段景物。三篇散文各有特点,教师在上课时可以抓住这些特点,再结合学生实际,在进行取舍。所以在学习《荷塘月色》一课时,以阅读品味语言为切入点,作者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描写的手法,这些内容学生分析起来比较容易。关于这篇散文的主旨还有一些注释,历来有争议,授课者大胆地舍弃了有争议的内容,留下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二)细心备学法,课课有别,常教常新
  每篇课文,每节课,用同样的学法让学生去学,学生还有兴趣吗?再美的事物看久了,也会产生审美疲劳,更何况学习呢?这就要求老师每天都要像变魔术一样,每堂课都应玩出新花样。教师要对整个学科课程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了解,对每个学生,每一学习阶段都要有整体合理的安排,具体到每一单元,每一篇课文,要让学生有不同的收获,教师有了这样的整体意识,那么做到课课有别,常教常新就是轻车熟路了。
  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我们不希望出现“邯郸学步”的悲剧,只有当我们把别人的优点内化为自己的思想的时候,我们才会真正感受到教育的价值。
  (谢彩虹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巉口中学 7430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4985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