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增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必须提升人文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在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憾,指出人文素养不足是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并就如何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水平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就业竞争力
  自1998年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目前高职院校已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60%以上;至今高职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已超过1000万人。但是,在高等职业院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专业、轻素质的现象,毕业生人文素养不足成为影响就业的重要原因。高职院校毕业生在缺少学历优势的情况下,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扬长避短:扬长就是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技术娴熟、动手能力强的优势;避短就是要不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克服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不足的劣势。因此,提升人文素养是高职院校学生增强就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1.人文素质教育的概念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中国古籍《易经》,其中说到“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就是人类创造的文化,它是人类实践能力、方式及成果的总称。它既体现在物质方面,也体现在制度和精神方面。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现代的“人文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科学主义”、“金钱拜物教”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它相对于“科学主义”,强调的是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人本主义;相对于“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强调的是价值理性和目的理性;相对于实用主义,强调的是注重人的精神追求的理想主义或浪漫主义。“科学”、“实用”与“人文”、“理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价值尺度。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科学”重点在如何去做事,“人文”重点在如何去做人;“科学”提供的是“器”,“人文”提供的是“道”。只强调其中一方面,或用“做事”的方式“做人”,用“做人”的方式“做事”,都会给人们带来麻烦。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措施,使大学生在学好专业技能的同时,具备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文化艺术等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修养,使专业人才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这是我国提出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
  2.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爱因斯坦曾深刻地指出“学校的目标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这种教育理念,主张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教育中融汇人文精神,使两方面在教育内容上相互补充,在教育思想上相互促进。
  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将进入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中心,担负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的重任,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跨世纪发展的重点,承担着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重任。但从现实情况看,高职院校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缺乏等问题。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很强,却写不了实验报告,毕业生在择业时,写不好个人简历,面试时,面对考官紧张得不会说话等问题,这也让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大打折扣。
  3.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方面不足的体现
  3.1文字表达能力较弱
  很多高职院校学生热衷于看武侠小说、上网聊天或玩游戏,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冷淡,以至于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缺少基本的了解;有些高职学生对地摊文学兴趣浓厚,对高雅文化精品兴趣索然,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往往得不到学生的青睐。部分高职学生语言文字功底较差,缺乏基本的语言文字理解与表达能力,甚至连基本的应用文都写不好。有的学生写一份简单的请柬、通知,在格式上、用语上也经常出错,在毕业生的自我鉴定、求职信等书面材料中更是错字连篇,语句不通。
  3.2综合能力不强
  高职院校毕业生综合能力不强:一是创新能力。一些高职院校学生由于缺乏想象力、直觉等形象思维的训练,在思维方式上往往带有片面性,考虑问题总是非此即彼,缺乏辩证思维方式,影响创新能力的养成。二是耐挫能力。高职院校学生大多人生之路顺畅,没有挫折的体验,因而也没有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一旦遇到困难便不知所措,甚至灰心丧气,一蹶不振。三是沟通、协作、应变能力。部分高职学生不懂得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承受不了人际交往的压力,缺乏人际交往和沟通的能力,与人协作的意识较弱,尽管他们有技能,但社会适应性不强,难以适应工作环境,难以很快地融入社会。
  3.3功利主义取向明显
  高职院校学生具有较为明显的功利主义取向:部分学生对于专业技能及就业时直接考核的英语、计算机等公共素培训比较重视,而对培养理想、信念等人格方面的人文学科课程则普遍较为忽视;一些学生一方面认同社会主导价值观,崇尚高水准的道德规范,而另一方面在价值观的实践过程中又具有明显的利己主义倾向和道德的不确定性,不能积极主动地将道德认知转化为自觉行动;少数高职大学生在价值观的选择上,强调立足自我,兼顾他人,行为方式更多受到现实利益的驱使,过于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此种取向若任其发展,很容易滑向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不利于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也难以适应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4.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探索
  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笔者认为应该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以不断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4.1转变教育观念,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相结合
  促进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培育高等职业教育人文精神的关键。实际上,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都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得益彰,前者教人如何“做事”,后者教人如何“做人”,它们共同构成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完整无缺的教育应该是“做事”与“做人”的完整结合,学会“做事”,必须接受技术教育;学会“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所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根本上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始终不脱离人的本位。   4.2加强隐性课程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人文素质的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要注重隐性课程的作用,加强隐性课程的建设。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正规课程而言的,它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要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良好人文环境。如果学校有一种良好的科技、人文交融的文化氛围,对学生就能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学校要营造一个适合学生人文精神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这包括了四个方面:一要加大经费投入,更新、增加教学设施和图书资料,加强校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设施的建设,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陶冶情操,升华精神;二要举办各种人文讲座、人文艺术节、开展各类竞赛,吸引学生主动而广泛地参与,营造生动而健康的人文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三要鼓励学生社团的发展,让学生通过参加社团的活动,锻炼自我管理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感受人文和科学教育;四要通过在网络上开辟“人文论坛”等形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加强人文教育,为人文教育提供新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锻炼学生利用校园网络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
  其次,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拓展人文教育的空间,深化课程教学,这种来自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文教育比在学校的教育更深刻、更直接、更持久,更能有机地将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结合起来。因此,学校应该利用寒暑假,结合专业学习的特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深入社会、深入企业,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改造自我,促进自身健康的发展,以达到人文素质培养与人文精神提升的最优化。现在欧美国家流行的社区教育就鼓励学生积极走向社会,强调教育与社区之间的开发、参与和互动,这点是值得我们高职院校学习的。建设和谐校园环境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在校园硬件建设方面,特别是校园建筑风格、校园美化绿化、人文景观设置、公共场所布置,都应充分注意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和谐校园文化“软件”建设中,规范和优化院校制度是关键,如优化和谐的管理制度,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而建立高校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制度,则是构建和谐校园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等等。另外,在建设和谐校园过程中,校园特色文化传承是灵魂。
  再次,可以利用图书馆的建设和“挖潜”工作,通过举办人文教育方面的系列活动,大力促进学生的人文自修和内在涵养,可以通过推出导读书目、专题讲座和评书展览等活动,激发学生上图书馆的兴趣热情,正确引导并适当调控学生的人文阅读倾向和取向,并为他们提供人文图书自学策略和解读方法。此外,图书馆还要为人文活动腾出必要的专门区域,例如,开辟人文实践“园地”,不断地展出并更新学生优秀成果或人文活动图片资料,邀请相关企业家、专家、学者、劳模或能手,举办人文素质方面的报告会或讲座。总之,要让高职院校图书馆成为学生人文自我修养的“圣地”。
  4.3建立学生心理咨询中心
  心理素质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占有重要的地位。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抓紧抓好。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抓好三个方面:一要在理论课程方面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在学生中要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辅导等课程,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二要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心理辅导活动,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一般性问题,如人际关系敏感、情感问题、学业、就业等问题开展具体的团体训练活动,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三要协助学生去认识自己的心理需要、心理困惑,启发和指导学生认识环境和社会生活,懂得如何更好地生活,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目标。
  当然,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可能在短期内通过几个简单方法去解决,它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体的多方面努力。但是,我们必须始终清醒的认识到,优越的人文素养和娴熟的专业技能应该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坚实“双翼”,必须将人文素养教育抓好,高职院校才能更好更快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才能在职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蔡茜.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分析[J].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4).
  [2] 周静.浅析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和途径.[J].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7-6(1).
  [3] 庄小将.基于人文视角下的高职学生素质培养策略.[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14-2.
  [4] 胡旭晖.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5(3).
  [5] 王燕.浅谈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辽宁高职学报[J],2008(11)-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5063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