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应用型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洪杰 刘全忠

  摘要:结合应用型工科研究生培养的需求,从校企合作的角度论述了应用型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主张通过构建应用型研究生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实行校内外导师的联合指导、加强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和完善质量评价体系等途径探索深层次的应用型工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机制,使学生具有满足社会需要的工程实践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研究生;工程化教育;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作者简介:王洪杰(1962-),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全忠(1978-),男,河南浚县人,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课题编号:HGJXH B211029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016-02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研究生学历教育的统计情况,2001~2011年我国在校研究生数从约40万增长到约165万人。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研究生不再是稀有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而是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普通劳动力要素,对硕士研究生的要求已经由原来的学术型人才需求转变成应用型人才需求。[1]目前培养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尤其是对于工科研究生,其学科特征及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工作领域的对应性很强,在培养过程中更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2]200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始根据硕士研究生本人志愿、毕业去向、就业形势、学科建设及研究生培养条件来对硕士研究生进行分类培养,将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两种类型,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3]本文结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对应用型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应用进行了探索。
  一、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定位
  我国工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仍然以学术研究型的培养为主,应用研究型的规模小且没有形成完整的培养体系,这一点和发达国家的研究生培养是存在一定差距的。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主要采取协作式培养,通过大学和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实现研究生教育与社会生产相结合,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4]这种协作式的培养模式是随着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工程化改革而出现的。
  工程化教育是科研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较早就意识到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并加强大学与企业的合作。1967年的《工程教育目标报告》提出了五年一贯制和工程硕士计划,改变了美国高校以研究为取向的传统路线;1989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发表《美国工程教育实践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程教育实践模式。2005年美国工程院发表《2020工程师培养报告》,研究了2020年工程教育的战略与机制。欧盟也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研究计划,对工程教育的类型、模式和核心课程等问题进行了阐述。[5]
  为了解决我国工程教育过于学术化和偏离实际需要的问题,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卓越计划的目标是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对于应用型工科研究生的培养应该以校企的深度合作模式为主,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标与美国协作式培养的目标是类似的,但是在我国只有较少的工科院校能很好地与企业进行合作培养研究生,因此如何创建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制订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评价体系成为当前应用型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建设内容。
  二、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1.构建应用型研究生课程体系
  为了适应应用型工科研究生的培养,必须调整目前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更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于工程问题的解决,通常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在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该注重跨学科的培养,对于课程的设置应该更加广泛,而不是学位课和选修课都局限于某一个学科甚至是一个专业方向。从培养过程来看,广泛的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科间知识的联系和知识体系的完善,使研究生在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之上有更丰富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在公共基础课程和学科平台课程组成的学位课之外应该按照综合培养的目标构建跨学科的课程选修体系,以学位课为平台、选修课为模块,构建跨学科的应用型课程体系。
  2.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
  对于应用型工科研究生,不宜采用“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专题讨论”、“专题报告”和“专题文献”等教学形式,要求研究生在导师指定的专题下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使研究生有了一定的读书量,增强了查阅资料和综述的能力。研究生根据自己的读书心得在教师组织的讨论会或报告会上提出自己的见解,有问答、有辩论,师生共同商讨,这样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研究生思维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对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中,应该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研究型、案例教学等方式,从而实现由知识传授为主向工程能力培养为主转变,由教师为主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学生由被动依赖向研究型学习转变。
  3.实行校内外导师的联合指导
  目前大多数研究生还是由一位硕士生导师指导,受导师个人学术水平和工程能力的束缚,研究生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企业具有大量工程能力强的高级技术人才,如果能够深入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将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队伍的工程化实践能力。因此,应该由所在学科点和企业实习基地共同安排校内导师和企业合作导师,共同负责制订培养计划、选定学位论文题目。研究生在完成课程学习、文献检索并做好开题报告后,尽早进入企业开展课题研究。由于是双导师联合指导,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注意做到责任分工明确,充分交流与合作,避免互相牵制与责任推脱。所在学科应该对指导教师队伍加强监督并创造机制化的交流渠道。   4.加强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建设
  应用型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基地是开展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条件,同时,联合培养基地也应该是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平台。也就是说,联合培养基地应该为研究生从工程实践中提炼出科研课题,通过科学研究解决工程问题并实现研究成果的合理转化。通过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合作导师的联合指导,使应用型研究生充分利用企业内部各种实践条件,开展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的各种应用型课题研究。通过充分接触具体工程实践环节,培养其实验技能、专业技能、设备操作技能,使其充分接触具体生产实践环节,将所学专业知识融入社会生产实际之中,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研究生。
  5.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完善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体系是应用型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正常化、制度化运行的有力保障,尤其是学生在校企联合培养基地从事研究工作期间,由于学校和企业制度的差异,容易出现教学过程管理的缺失。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实践基地的日常运行通常由企业负责,学校要安排专人负责与企业的具体联络工作,定期交换信息,沟通和协调双方关系。培养基地应按照依托企业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同时也要健全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学校应加强对教师选派、教学安排、质量评价等关键环节的管理,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服从培养基地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的管理,保守商业机密。对于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的评价也应区别于传动学术研究型研究生的论文评价体系,注重论文成果的实际应用性。
  三、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应用与实践
  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以来,学科所在学院与哈电集团下属的哈尔滨电机厂、锅炉厂和汽轮机厂等企业签署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合作协议”,与哈尔滨电机厂共建了面向全国高校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及校级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层次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了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管理制度并制定了学位论文工作方案,使研究生的校企联合培养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学科由校内硕士生导师和企业合作导师共同指导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入学后由学科点和企业实习基地商讨安排校内导师和企业合作导师,学校导师负责制订培养计划,并与企业导师充分协商,为研究生选定学位论文题目。研究生按培养计划要求在第一学年内完成课程学习、文献检索并做好开题报告,第二学年进入企业开展课题研究,按要求完成论文后回校参加答辩。
  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每年派遣一定数量的青年教师到企业接受工程化培养,也为企业科技人员提供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在职培训、学术讲座等形式的继续教育。另外,依托哈尔滨锅炉厂、电机厂、汽轮机厂等国有企业的资源,以动力机械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与国内大中型企业进行长期的科研和教学合作为基础,从企业中聘请富有教学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壮大教师队伍。国有企业的工程师具有丰富工程经历,掌握了较先进的工程技术,是补充应用型工科研究生培养教师队伍的师资源泉。目前学校已有6位高级工程师作为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的企业导师,已合作指导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8人。在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期间,通过企业的国内外技术交流平台选送5人参加国际会议,发表EI、SCI检索学术论文20余篇,参加校企合作培养的研究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有了大幅提高。
  四、结束语
  校企协作式的应用型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使得研究生教育能更好地面向社会需求,推动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充分认同。结合各工科院校的学科特色,充分利用企业的科研和人才资源,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精神,是应用型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想。由于各工科院校办学定位不同,合作企业的文化也有较大差异,构建一种适合学科发展的应用型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需要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耘.对地方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6,(5):7-9.
  [2]周德俭,徐建平.试论普通工科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地位、作用与模式[J].高教论坛,2004,(3):6-10.
  [3]吴杨,丁雪梅.欧洲硕士学位类型、学制的研究以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6,(2):50-53.
  [4]曹静,黄正泉.中美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系统化比较[J].理工高教研究,2005,(4):34-36.
  [5]周长城,李光玉.美国工程大学中的人文与社会科学教育模式初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7,(1):57-62.
  (责任编辑:王祝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5593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