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培养人才入手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化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兆红

  化学是初三刚开设的一门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非常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尽快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使他们成为人才。
  怎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开始吧!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地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更加美好。学习二氧化碳时,我们可上网查询有关“温室效应”的有关知识;学习酸的通性、pH值时,我们可以完成一些家庭小实验:用pH试纸测定肥皂水、食醋、矿泉水、洗发剂等液体的pH值,判断各种液体的酸碱性。这样,就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源于生活。
  怎样才能把化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呢?
  一、关注生活中的每一个现象
  化学原理与化学反应等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将适宜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进而可以提炼出其中的化学问题。例如经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长得很茂盛;新买的铝锅,烧过自来水后有黑色斑点。这些奇妙的现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后,就能促使他们去学习掌握铝和氮气的性质。由于有了跟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导入,学生对于下面新知的学习就有了积极性,兴趣自然产生了。
  二、教师要具备创设生活情境的水平
  化学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的发展相关。直观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更容易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环境入手,选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有趣的、能够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问题、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素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如碰了醋的紫甘蓝(紫白菜)怎么变红了?家中的食盐为什么会变潮?在城市的街道上撒的物质为什么会使雪融化?通过真实的、具体的生活事件,引导学生感受、体会、了解化学知识,使学生明白化学就是发生在身边的,不是遥不可及的。
  三、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新教材努力从化学的视角去展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用科学、技术、社会相联系的观点引导学生认识材料、能源、健康、环境与化学的关系,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综合的科学观和对有关的社会问题作出判断决策的能力。所以,化学教学不仅要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出化学问题,还必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分析与解决,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化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化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下面以《铁》这一课为例来谈谈我在教学片段中是怎样将一些知识点与生活联系到一起的:
  (1)铁的物理性质中的硬度、延展性、导电导热性。
  演示实验:请学生将铁丝和铁片弯曲,并用钳子将铁丝剪断。
  设疑:从这个实验,说明铁的硬度如何?
  学生讨论后小结:质软。
  设疑:将铁“抽丝”“打片”,可做出各种规格的铁板,各种型号的铁丝、钢筋,说明铁的延展性如何?
  讲解:铁有良好的延展性
  设疑:用铁锅炒菜,手会感到锅很烫;用铁做导线,手一碰就有可能触电;这两个实验说明铁的什么性质?
  讲解:铁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
  (2)铁的化学性质中的铁生锈和除锈。
  提问:是什么原因导致铁生锈的呢?怎样除去钥匙上的铁锈?
  回答:①用砂纸打磨铁环(物理除锈);②把生锈铁环浸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铁锈和其产生氢氧化铁沉淀,而铁不与氢氧化钠反应,由此可除铁锈(化学除锈-和碱产生反应);③把生锈铁环浸入稀盐酸,可瞬间除锈(化学除锈-和酸产生反应);④用草酸溶液除锈(化学除锈-和酸产生反应);⑤另外,若要更为简便、材料易找的话,可用淘米水、醋或番茄其中一样物品来去除铁锈,
  提问:如何防止铁生锈呢?
  (3)铁跟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观察:铁钉表面覆盖着一层红色的铜,溶液颜色变成浅绿色。
  板演:Fe+CuSO4=FeSO4+Cu
  (浅绿色)(红色)
  讲解: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发明铁能从某些含铜化合物中置换出铜,在宋朝已将这个方法应用于生产,成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
  以上这些实验和实例将化学融入生活,使化学显得更加生动有趣。类似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需要我们教师慢慢收集与积累,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有着一定的要求:
  首先,需要精心设计课堂引言,点燃化学学习爱好的第一束火花。有效的课堂引言可以使学生马上走进课堂,随教师的思维而动。教师灵活运用各种趣味语言,能使化学课变得妙趣横生。
  其次,恰当地、巧妙地用谚语、谜语,使化学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谚语易于上口,便于记忆且记忆深刻。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把有关的谚语抄在课本相应的地方,让他们从记忆一则短小的谚语中领悟理解其中包含的化学道理,从而培养他们“处处留心皆学问”的学习态度,深刻地理解化学知识。例如“食有千般味,盐是第一位”“种豆不上肥,连种几年地更肥”“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花不晒不香”“名酒产地必有佳泉”等谚语的运用,使课堂教学变得通俗生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比枯燥地讲授教材要好得多。
  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要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爱好,使他们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生只有这样乐在其中,才会感受到学习化学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学习化学的效果才会显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化学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高速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社会责任感,提高其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使他们真正成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6729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