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建

  摘要: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心理上有比较强的自主性,在行为上对教师有比较强的依赖性。他们对这个世界已经有一些初步的认识,有潜在的主动探究的动力,但是因为他们的认识还比较肤浅,所以学习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给他们知识,更要引导他们内在的探究动力,培养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习能力;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130-02
  初中语文教学应该牢牢的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要阵地,改革课堂教学目标、形式、结构,讲究课堂教学策略,创造新型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充满朝气,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下面简单谈谈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笔者平时在教授每一篇新课文的时候,总会在上课之前让学生依据题目以及预习的情况提出问题。因为他们每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不同,所以每个人所提问的质量也会有一定的差异。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提问的质量,在课堂教学的时候,采用了小组协作学习的形式,先在小组内交流各人的问题,只要是能够在小组内解决的问题就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解决掉,不能解决的问题则由组长写在纸条上并且将其贴上黑板。这样,问题的数量减少了,质量也提高了,使接下来的深入学习课文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培养学生解疑的能力
  质疑的目的就是要将疑问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解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只是由老师解答,而“探究性学习”则要求学生自己来解决问题。学生利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也是由他自己做出决定。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学生学习的探究性和自主性,学生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可以选择和自己兴趣相投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学习;允许学生自己可以选择一个有关的问题来进行解决,并且让他们选择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全班交流、讨论,让每一个学生都随时做好回答其他同学提问的准备。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绝对不能只是做一个旁观者,而是需要在其中对学生进行穿针引线,适时的给学生加以点拨,参与探究。这样的解疑过程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了他们的学习潜能。
  三、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为学生营造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受到陶冶和激励,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赞扬他们的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轻松、愉快的情绪,能够将人的智力活动进一步强化,使学生的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记忆力增强,心理潜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学生努力创造出一个轻松、舒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当中进行学习。教师还可以进行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等。比如教师在教第九册《长征》这一课的时候,让学生不要急于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而是用挂图出示红军长征的线路图,让学生观察红军所经过的省市,并且指出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等地所处的位置,使学生对红军长征路线有整体感知,进而充分激发理解诗句意思的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形成强大的内驱力,枯燥的讲解变得生动有趣。
  四、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意识
  当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探究习惯养成、探究能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学生就会运用探究的眼光来对待一切事物,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自然地将课堂教学进行导引,深入到学生的阅读、深入到其他学科、深入到学生生活,从其中发现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一般说来,这个时候的探究性学习在课内进行的内容有:讨论确定探究的专题、制定探究专题的实施计划、交流探究进展与信息、探讨遇到问题的解决方式、进行阶段性探究总结等。我们探讨在基础型课程教学过程中贯通研究性学习,目的不在于探究结论的价值,而在于使学生熟悉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培养探究意识,使学生具有批判的意识、独立的精神、合作的能力和实践的习惯;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探究不是一切,不要把探究绝对化,它只是一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只有使它真正变成学生的观念,在此基础上与其他学习方式有机融合,学生才能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强大的发展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基本理念之一,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肯定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引下,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自主探究”的学习理念,不仅仅需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而且还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组织、引导,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创设主动、生动、互动的语文学习局面。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注入式、学生接受式的教学模式,而成为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庄文中,著.中学语言教学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2]佐藤正夫,著.教学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陈玉琨,等,著.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7187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