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道德经》谈人类的道德信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魏芙叶 刘艳军 王晶晶 龚向胜

  摘 要: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而精神危机却日渐显现。欲从老子的《道德经》谈起,论述老子的道与德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道德是人类心灵品质的最高层,因而《道德经》中的道德是人类精神的最高信仰。这些道德就是源自于自然的真善美。
  关键词:老子;道德;信仰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0-0076-02
  道在老子哲学体系中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它是构成世界的本体,是创造宇宙的原动力,它是促使万物运动的规律,也是人类行为的准则,本文的论述就起始于这个道。
  一、道的至高无上性
  长期以来,我国古代社会得以稳定的一个重要基础在于,人们有这样一个信念,那就是天创造了世界,天生下百姓,帝王就是上天的儿子,代表上天的意志来管理天下苍生。但老子不以为然,他以更广阔的视野,穷追其源,天地又是何以而来?他提出了道的概念,这个道,它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它没有颜色,没有声音,没有形状,完全就是一种虚无,但正是这个虚无的道,它就是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以及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万物的总根源,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天地尚未形成的时候,道没有实物,没有形象,这种情形称之为无,即虚空。万物皆由虚空而来,虚空就是道的本体。这个虚无的空何以能够生化出有呢?那是因为“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这个恍恍惚惚虚无的道,并不是真的空无一物,而是实实在在含有某种精微之气,而且它所蕴含的能量无穷无尽,唯其如此,它才可以生化出万物来。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虚无的道,它就是个聚宝盆,“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它“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它“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天下人都只是看重有,却忽视了这个无。天下万物均来自于道,道也就无疑具有一种至高无上的超越性。然而道是混而为一的整体,而万物却是各具特色。所以今天我们仍然在说花有花道,茶有茶道,就连盗亦有道。道生万物,那么道生就的万物又是如何存在和发展的,是按照什么规律运行变化的呢?所以在《道德经》中,道的含义除了作为宇宙的本源以外,道也具有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这一层含义,既然是规律,它也就具有了人类行为准则的含义。但其无论是哪一层含义,道都具有至高无上的超越性。
  二、德为得之于道者
  通读《道德经》,我们发现老子的道和德是分开来讲的,二者分别有着独立的含义。后来的儒家,把老子的“道”和“德”合二为一,笼统为“道德”,来单指人们的思想、行为规范,即为“伦理道德”[1]。在老子哲学中,道是万物的根源,也是万物自我运行的规律。那么老子的德又是指什么呢?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庄子说,万物得之于道者称之为德。万物从道所获得的就叫作德,它是万物从道那里获得的支持。万物能够从道那里获得什么呢?玫瑰花获得的就是使得玫瑰花成为玫瑰花而不是牡丹花的那个最真实、最根本、最核心的本性。万物从道所获得的就是自己成为自己而不是其他的本性、禀赋。而使万物成其为自己的那个力量就是道。德就是事物从道而获得的自己的本性,禀赋[2]。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说是一个人的德行如何,即就有这方面的含义。由此可见,老子认为,从道而言,是道生万物;对于万物而言,则是从道那里获得了自己的本性和禀赋。既然是自己的本性、禀赋,那就会把它展现出来,这样就是依道而行,依照自己本来如此的规律而运行。所以老子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万物没有不尊崇道而且重视德的,道和德的尊贵,这不是谁下命令而是自然而然向来如此的。
  三、人类心灵品质的层次
  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人类当然也是如此。人类由道而来,道所赋予人类的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个最真实、最本质、最根本的禀性,这便是人类的道与德。这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在这里老子说,正因为德是你的本性和禀赋,所以你不必时刻挂念着要积德行善,心里没有我要行德的念头,而是让自己的德行自然而然地展现,这才是真正的有德;而如果你总是念念不忘自己的德行,还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是在积善行德而刻意表现,这样反而就是无德了。所以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道、德、仁、义、礼、法,老子把人类的心灵品质分为这几个层次,以此来调节、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而道与德是人类心灵品质的最高层。这件事情我该不该做,完全是人们发自内心的,由内而发的自觉行为,是人们本性的自然展现。比如赡养老人,这是天经地义,没有什么可标榜的,它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本来如此的行为,这就是道德的力量。而如果赡养老人是因为考虑到这样做是一种仁爱,是符合礼义的行为,否则将陷于不仁不义的境地。那么这样而来的孝敬,当然无法比之于道德。老子认为法是这个心灵品质的最低层,如果是担心不赡养老人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而实现老有所养,这当然是最下层了,所以老子说“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法律条文越多,越是繁文缛节,那越是表明有新的犯罪领域的不断出现,越是表明人们的心灵品质愈低。佛祖释迦牟尼在最初带领众弟子弘法时,也根本没有后来的200多条清规戒律,只是讲一个原则:“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而且没有任何机构任何人的监督,完全是由自己的内在出发来把握这个原则。
  四、道德是人类的最高信仰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道而来,所以也要依道而行,不可偏离人道;德就是道在我们自身的表现,是人从道获得的人之为人的禀性。天地之间,作为一个人,再也没有比道和德更加重要的了。台湾学者曾仕强曾讲道,“几千年来,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从来都不是什么宗教,而是道德。”道德就是我们的精神信仰,就是人类的最高价值。那么,来自于道德经的道德又是什么呢?“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道法自然为基础的《道德经》,内含着人类纯朴的道德品质。这个道德是自然而然向来如此的,它是人类最真实的、最根本的禀赋,是人间的真善美。这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如果人类失去了这个根本,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了。所以老子说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只有不丢失这个根本,人类才会长久。老子的思想,完全来自于天地自然,大自然不会说话,没有语言文字,但它会真实地把自己的本相完完全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它每时每刻都在向我们诉说着无言的真理。虚伪的善不能称之善,只有真实的、自然而然的、发自内心的善才是真正的善,这样的善,也就是人间的大美。整篇道德经,老子都在给我们讲述着人间的真善美。这样的真善美完全是来自于自然,是发自内心的人类美德。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经济发展的潮流,也在不断冲击着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价值观的迷茫、困惑导致人们道德缺失,信仰危机。一个人需要有精神的支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同样要有价值理想和精神信仰。这种精神支撑,主要就是道德信仰。而《道德经》的道德信仰,就是对真善美的信仰。更为可贵的是,《道德经》的道与德,与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有所不同,这个不同不在于具体道德规范的不同,而是在于道德的至高无上性,这个道德完全就是来自于天地自然的真善美,同样的道德规范,经过老子的论说,却会让人感到自然而然,本应如此。道生万物,万物莫不尊道贵德。尊什么道,贵什么德,也就是信仰什么样的道德。在《道德经》中,老子不厌其烦,多次直言“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产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养育万物而不仗恃已力,引导万物而不加以控制。这就是道所展现出来的德,无私无我的大爱、仁爱、博爱。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3]他认为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厌恶的地方,水所展现出的特征几乎很接近于道。水对于人类的重要不言而喻,人体内的百分之七十即为水分,人从出生到衰老死亡的过程就是一个失水的过程,孩童时期,我们皮肤润泽,蹿上跳下,动作灵活;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皮肤干燥,皱纹显现,胳膊腿日渐生硬;到老年更是骨瘦如柴,形如枯槁。 所以老子告诫我们,要多向水学习,身心柔软,委曲求全,不要那么争强好胜。因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这里,老子短短几句话,却震撼人心,即刻让人明白为什么要崇柔抑强。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爱之心,俭约之心,这样的美德,我们古已有之,可是有多少人是发自内心,真正是从信仰的高度来展现这些德行。道生万物,万物皆来源于道。一朵花,一片叶,都可以让你感受到道的力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人类在道的面前并不显得有多么尊贵,大道对于万物没有任何的偏爱之心。人类如果能意识到这一层意思,那天下万物如一花一叶都有值得你欣赏的地方,如此慈爱之心、俭约之心也会油然而生。更何况“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大道虽然对于万物一往平等,但却还是会眷顾那些有道德的人。《道德经》所展现出来的道德,都是来自于自然的真善美,这些真善美因为有着老子道与德的哲学基础,因而,它往往深入灵魂,直指人心,于润物无声之中铸就人们的道德信仰。
  《道德经》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宝库,它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今天,让我们静下心来,致虚守静,汲取营养,重新拾回中华民族的道德信仰!
  参考文献:
  [1]姚文俊.论孔子对老子道德观的篡改和修正[EB/OL].新浪博客,2006-12-22.
  [2]傅佩荣.我读老子[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88.
  [3]老子[M].梁海明,译注.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2: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7292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