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文化自觉为契机弘扬农大校史文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步秋艳

  摘要: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前提与基础,只有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才能进一步发扬文化。山西农业大学是一所具有上百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高等学府,其校史文化颇为丰富。文章以文化自觉的二维度为契机,从显性与隐性两方面出发,以意识与实践为着力点提出弘扬山西农业大学校史文化的若干建议,以期繁荣与弘扬山西农大校史文化,推动山西农业大学向中国一流文化开放大学迈进。
  关键词:文化自觉;山西农业大学;校史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154-02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体现着一个民族的认同感与凝聚力。对于一个国家是这样,对于高校亦是如此。山西农业大学建校历史悠久,校史文化丰富多彩。在各大高校积极弘扬其优秀校史文化的今天,山西农业大学应以文化自觉的二维度为契机,发扬其丰富多彩的校史文化,让每一个农大人以这所历经百年沧桑的母校为荣,进一步增进农大文化“软实力”,推动山西农业大学繁荣健康发展。
  一、文化自觉在弘扬高校校史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1.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前提。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与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形势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被提升到了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中央高层云杉对这三者进行了简述,指出:“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最终目的是要实现文化自强。”简言之,文化自觉,是对文化的觉醒;文化自信,是对文化的坚定;文化自强,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目的。在这三者中,基本的也是首要的是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该地域文化的真切认同和诚恳热爱,是推动一地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只有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才有弘扬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前提与基础,弘扬高校校史文化亦是如此。
  2.校史文化的历史沉淀性需要高度的文化自觉。校史即学校建立、变迁与革新发展的历史过程,校史文化,是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文化,它不是一种静态的文化,而是一种纵向发展的文化。山西农业大学的前身铭贤学院是孔祥熙先生于1907年在晋商故居晋中市太谷县建立的,至目前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学校经历了建立与发展、南迁、调整与革新、更名等各项重大事宜,这之间,由岁月所沉淀的文化,由历史所赋予的文化,很多已不为人知,更无从再讲什么“发扬”、“弘扬”了。只有使身在农大、长在农大的农大人深刻地知晓了解了农大历史的渊源与积淀、继承与革新,从自我意识到农大校史文化的无处不在,并从内心去接受包容并热爱它,才可以再谈弘扬山西农大丰富校史文化的事情。
  二、文化自觉的二维度
  1.文化自觉始于意识觉醒。文化自觉起始于觉醒,指置身于该地域中的人们充分意识到该域的存在文化,知晓它的过去并了解其演化革新的历程,且有传承与弘扬该文化的渴望。对于一校的校史文化来讲,置身于该校的管理层、教师层与学生层(粗略分类)都应对自己学校的校史文化知根知底,且了解母校文化在校园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有自己的故事,现存的建筑等都可在其悠久的历史中探寻到渊源,并对其充满由衷的热爱,只有这样高度的“文化自觉性”,一校的校史文化才有可能经由曾在校园里驻足过的每一个人将其传播,乃至传承。对于山西农业大学悠久且丰富的校史文化亦是如此,应使学校的每位员工、学生知道学校的建立、光辉的历史、曲折的发展与现在取得的成就,及学校建筑的风格、雕塑的渊源等等,使这之中的人们了解了农大校史文化的丰富多彩,意识到农大校史文化须经代代相传的必要,这才是农大校史文化可以延绵不断的前提。
  2.文化自觉落实在实践。文化自觉落实在实践,指置身于该地域中的人们将自己对该域文化的知晓与热爱无时无刻地进行传承与弘扬的实践。对于一校校史文化的弘扬来讲,仅仅建立一所巍峨屹立的校史馆是远远不够的。建立校史馆的目的仅是为了保存该校在岁月变迁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物质实体,而这对于弘扬一校悠久的校史文化来讲,是必要的但却是不够的。像山西农业大学这样的百年学府,应在农大的每一处处处彰显其文化的存在与丰富,这其中应注意的是,切不可太生硬。在“硬件”上让人们看到农大校史文化的存在,在“软件”上,其浓厚的文化底蕴与沧桑的历史气息,应让农大人,甚至是来农大开会或访问的“过客人”都能无时无刻地感受到其校史文化的丰富与耐人寻味。把这些落实到实践上,才是山西农业大学校史文化延绵不断的必经之路。
  三、弘扬山西农业大学校史文化的若干拙见
  1.意识上的“自我觉醒”。(1)对教师的要求。在高校中对校史文化的隐性传播,是得点滴积累的,不能一蹴而就。课堂上的教师,不仅是只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其言谈举止、生活作风、为人处事等都在不作声息地向四周传输着教师眼中的高校文化。就山西农业大学而言,其在跨越一个世纪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甘于奉献、敬业乐教”的教风,这对于教师来讲就是一种隐性的要求。那么,学校的教师就应该比其他高校教师在教学方面做得更好,能更加吃苦耐劳。(2)对学生的培训。大一学生刚挤过高考的“独木桥”,来到这一完全陌生的地方,对其进行生动的校史文化介绍,可谓是新生踏入高校学府的“第一课”,这在其日后对该校的回顾是很深刻的。“高校校史研究方向”研究组针对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0级未受入学教育的212名参评新生进行高校校史知识的问卷调查,统计“你了解本校校史吗?”一题,回答“完全了解”、“部分了解”、“完全不了解”,统计数字分别为40人、133人、39人,所占百分比分别为18.9%、62.7%、18.4%。通过学校为期3天的入学教育后,研究组再次组织这212名参评新生,针对“你了解本校校史吗?”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回答“完全了解”的人数203名,占总人数的95.6%,回答“部分了解”及“完全不了解”的人数9名,占总人数的4.4%。这说明对新生进行校史文化知识的讲解是有成效的,也是有必要的。(3)校史选修课的设置与优秀校友的榜样学习。挖掘和开发高校优秀的校史文化,并加以传承和弘扬,对大学生形成强烈的母校归属感大有裨益。高校可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根据校史内容,编写有关高校悠久历史的教材,作为选修课教材,使有兴趣的同学进一步地了解校史文化,这些有兴趣的学生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将其所了解到的校史文化不断扩散。有的高校在办学过程中,曾经产生过很多优秀的为学校、甚至为国家做出了不朽贡献的优秀人物,学校可把这样的优秀校友写进选修课教材中,增进学生对母校的崇敬,也可不断地激励学生要做的更优秀。   2.实践上的积极落实。(1)对校园建筑、雕塑的再认识。欲弘扬一校校史文化,在校园建筑雕塑上,定要起到真正意义上的宣传。一所建筑巍峨的矗立在那里,并被完好无损地保存着,并不说明该校在真正意义上拥有了它,只有学校在积极地宣传着、讲解着才可以讲那建筑的真正意义为学生所接受、传播。像山西农业大学的若干建筑,学生教师每天从其身边走过,仿佛没有看到一样,不是大家不会为它的历史所打动,是很多人从不曾了解它,如学校的孔家老宅、海明威刻碑等。(2)校园导游组的成立。一所具有上百年历史的高校,定会引来很多学者访问、游客参观或学生学习等,这对于宣传一校悠久的校史文化来讲,是个绝佳的机会。高校应成立一个具有高素质的校园导游介绍组,这一小组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其根本的宗旨便是将该校的灿烂历史文化介绍给来者,使其充分地了解该校的历史文化,并产生由衷的热爱之情。有的高校也有自己的校园导游组,但一般只是为上级领导或应邀来访的专家团做介绍的,而且多为形式化的。山西农业大学真正意义上的校园导游组的成立,可将农大校史文化传播得更远、更美。
  3.校园美丽风景的传播。在现在很多高校都致力于将自己的学校打造成所谓的“美丽校园”、“绿色校园”等,很多风景都是人工塑造的,并不具有原生态美,而山西农业大学并不是这样的,她有着百年的历史,在她的怀抱里,有与她同岁的古老树木,也有年过半载的长亭与柏园,也不乏具有现代建筑风格的假山等,这些美丽的校园风景不仅仅是为在校师生所欣赏,她更应走出农大,走出山西。把学校美丽的风景拍摄下来,制作成工艺精美邮票、信封的画面、扑克、卡片等,或赠送给来校的游客,或寄给学生的父母,或发给在校的师生,等等。将校园的美丽传出去,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须有心者点滴地积累、点滴地实践。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对于弘扬一校悠久且丰富的校史文化来讲是必须的也是首要的。创建于1907年的山西农业大学,在跨越一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以“甘于奉献、敬业乐教”的教风,“勤奋学习、注重实践”的学风,“治学严谨、扎根基层、开拓创新”的校训和“崇学事农、艰苦兴校”的精神享誉海内外,望母校继续努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断丰富其悠久的校史文化,建设更加美丽的校园,朝着中国一流高等学府迈进!
  作者简介:步秋艳(1990-),女,山西临汾人,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8981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