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春节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春节是指农历的正月初一,传统意义上是从腊月的二十三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春节是中国最重要、最富特点的的传统节日,是我国独有的文化,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象征着希望、幸福的春节对现代人到底有什么意义呢,这是本文意在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春节;文化;保护;传承
  绪论
  我选择本题目进行研究是因为我对春节的的印象最为深刻,从小到大,每每到了春节,就是我最快乐的时候,对所有的小孩族来说都是这样的,春节可以穿新衣服,得到压岁钱,可以放假,到处去玩,可以照相,记录这美好的瞬间。这些在现在看来当然是肤浅的,春节的存在当然是有更加重要的意义的,但是,在那时我还意识不到这些,只是用一个小孩子的眼光去看待春节,现在我想深入的了解春节的特点,它的存在对中国人到底有什么意义。下面我就从春节厚重的内涵和传承的意义两个角度来论述它的价值。
  一:厚重的内涵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延续至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春节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有很大的意义,不仅仅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还是一种文化,甚至是一种非物质遗产。春节意味着团圆,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临近春节,中国人回家过年就如同候鸟回迁,看看分机场、火车站、客运站,简直是人山人海,只要是能回家,什么交通工具都可以,只因在那一时刻能见到想见的人。这不禁引人发问,晚一天为什么不行,为什么都要在那么挤的情况下非得回到到家,因为这就是春节的魅力。传统告诉我们,大年三十就应该和家人呆在一起,包饺子,放鞭炮,所以无论多挤,人们也心甘情愿,所有人都出于对传统的尊重,所以才会出现春运的现象。多少人跋山涉水,几经辗转才回到家,一声“妈,我回来了。”胜过千言万语。浓浓的亲情因为节日聚集,在节日中感受欢乐的氛围,珍惜身边那份亲情,还在父母身边的要孝敬父母,回乡的游子要格外珍惜过节的时光,忙碌了一年的时光,既要在春节圆满的结束,又要在春节漂亮的开始。
  春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饺子,在除夕夜与新年交替之时吃,取“更岁交子”之义,饺子与交子谐音,有辞旧迎新、喜庆团圆之义,而且其形状又像元宝,故又有招财进宝之义。餐桌上还要必有鱼,但切忌一次性的吃完,这样取年年富贵有余之义。元宵节吃汤圆寓意家庭和睦,团圆团圆。节日的美食都饱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传承春节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人必要的精神追求。
  春节中还要贴年画、对联、福字等饰物,这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书法和绘画的美在春联和年画中传承下来,每一个生动的历史故事结合着艺术的形式,表现在人们的家中。春节,以其巨大的感染力深深融入每一个华夏子孙的生活之中,滋养着每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推动中国文化历久弥新。
  二:文化的传承
  我们从小跟着长辈经历春节的快乐,耳濡目染的传承春节文化,当时我们可能并不知道传承这种文化的任务有多么重要,这与传统的农耕文明相适应的节日及习俗对我们国家来说有多么宝贵。我国现正在申请“春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目的是抢救人们在不经意间失去的“年味”,著名作家冯骥才呼吁将春节放在我国申遗的首位,期待以此来最大程度的保护我们的春节。
  一直绵延不绝的春节还没有到了要消亡的境地,我国向现代社会转型,不可避免的要与农耕文明相违背。作为传统节日中最盛大的节日,它的存活状态是做好的,但也饱经沧桑。人们已经对于春节做出了细微的调整,对于礼仪也有了相应的改变,不用三叩九拜,不用鞠躬作揖,现代的人们可以带上礼物到亲戚家里拜年,传递伦理与礼仪。城市里的人们也就收了短信拜年,互联网拜年,各种科技产品很好的成为了拜贺的方式。年夜饭也成为商家赚钱的好机会,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在酒店中庆贺度过春节,春节期间全家出行游玩,为经济发展做出奉献,这也是过年的新方式,与传统的不同,也有现代的味道,符合新时代的年轻人的消费方式。
  新年不能一成不变,尤其在当今的时尚的社会,不变就会被认为是过时的东西,就会被人遗弃。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已成为全球华人主流形式,晚会上的新词、热词,都会成为新一年人们的关注点,很多明星也从那里一炮而红。新年的传承离不了我们这些学生,我们是未来的主导者,我们坚持文化的延续,就会将这独特的新年文化承接下去,直至永远。
  本篇论文关注的是新年的各种习俗及对它的传承与保护,希望由此能够呼吁人们看到新年的重要性,认识到新年的独特魅力,感受新年带给我们团圆的喜庆。作为文化传播人,我们有义务保护好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不能让外来文化顶替我们本民族文化的地位。我们虽做不到经世济民的地步,但是要对自己的文化有一颗热爱的心,去了解文化才能传承文化。
  致谢
  完成这样一篇论文,要感谢的人很多,首先要感谢我的老师,不论是何时的老师,都是参与了我的成长,教会了我很多道理,有书本上的还有做人上的,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都是督促我学习的真动力。还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供我读书,从小就教育我好好学习,他们是我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后援团。还有我的同学,几年来的照顾、陪伴,让我们变得比家人还亲,你们就是我的兄弟姐妹。还有很多道不尽的感谢,由衷的对你们说一声谢谢。
  作者简介:王雨薇,女,1995年8月出生,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专业:汉语言文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1412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