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环境道德教育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阮丽娟

  摘要:在生态恶化、环境保护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话题的背景下,高校环境道德教育问题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对大学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环境道德行为层次,具有为社会保护环境做出表率等现实意义。通过将环境道德教育内含于思想道德教育,完善环境道德教育课程体系,建立环境道德教育课外教学体系等具体方法,是进行环境道德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环境道德教育;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3-0158-03
  中国20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可以说是一场拼环境和资源的战争。GDP增长的同时,自然资源遭受不顾后果的掠夺式“大开发”。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和对中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环境资源瓶颈约束的深刻认识,一个非环境友好型社会不可能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也不可能是一个全面小康的社会。在此背景下,探讨大学环境道德教育意义重大。
  一、环境道德教育的历史渊源
  1.环境道德教育的界定
  所谓环境道德教育,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教育者从人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的环境道德观出发,规范地对受教育者不断施加系统的环境道德影响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追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环境道德教育脱胎于传统的道德教育,前者是后者的深化和升华。环境道德教育告诉受教育者,道德不仅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随着时代进步,道德升华亦可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中共中央2001年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理性选择;同时,从道德建设角度切入,关注人的内心,有利于唤起人们自发保护环境的道德意识,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至此,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将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2.环境道德教育的历史渊源
  20世纪50年代,西方工业国家频繁发生环境公害事件,人们在治理污染的同时亦思考如何预防环境问题的产生。由此,催生了人们对环境教育的关注和探索。成立于1949年的世界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IUCN)设立了专门的教育委员会,并在成立16年后组织召开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与土地相关培训中的环境教育”会议。日本的环境教育以1970修改“公害对策基本法”为契机,都道府县的各级教育委员会编制了“公害教育手册”。第一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于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这次会议首次统一了“环境教育”的名称,而且强调各国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倡议加强国际间有关环境教育的合作交流。这次会议有助于国际环境教育事业春天的提前来临。自此,环境教育不仅在工业国家兴起,而且扩展至发展中国家。1975年10月,在贝尔格莱德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了国际环境教育研究会,大会极大地肯定了环境教育对保护人类环境所起的积极作用,并探讨了环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联合国第一个建构的国际环境教育基本框架的国际宣言――《贝尔格莱德宪章――环境教育的全球框架》,便是在此次会议中诞生的。紧随其后,预示着国际环境教育事业高潮来临的是1977年召开的第比利斯会议,与会成员国间就环境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诸多问题达成广泛共识,标志着国际环境教育进入了“快车道”。随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召开,随着人类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广泛接受并达成共识,环境教育的内容更趋于综合性、系统性,其着眼点更注重人类社会的整体和谐发展,环境教育逐步实现了向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华丽转身。[1]
  我国的环境道德教育开展较晚,经历了起步阶段(1973~1977年),发展阶段(1977~1995年)以及提高阶段(1995年至今),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形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道德教育体系,环境道德教育已纳入国家教育计划的轨道,成为教育计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2]
  二、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
  面对严峻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现状,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转变人们的生活观念及消费观念,使人类的行为有利于环境保护才是至关重要的,而在高校开展环境道德教育是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必不可缺的路径之一。
  1.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环境道德行为层次
  在我国,高校缺失环境道德教育,使得大学生环境道德意识薄弱,环境道德行为层次偏低。大学生日常主动实施的环境保护行为非常有限,认为环境保护便是维护校园卫生、不乱扔果皮纸屑,其次便是校园里普遍宣传的节约水电、植树造林等。对于更深层次一点的环境保护行为比如垃圾分类、消费绿色食品等不甚了解。更有甚者,一些大学生追求物质方面高消费,奉行拜金主义,无节制地消耗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使生态系统承受巨大压力。针对大学生群体环境道德行为层次普遍较低的现状,必须在高校中加强环境道德教育,使其具有最基本的环境道德意识,认识到自然环境遭受了严重污染、破坏的紧迫现状,认识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和自然应和谐共处。如果人类依然进行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无异于在自己乘坐的船上戳洞,最后葬身大海的是人类自己。从而,使大学生检视自己非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追求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为社会保护环境做出表率
  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在具备丰富知识的同时,亦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就环境保护而言,大学生责无旁贷,而且应当成为社会的表率。这就要求加强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他们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不然,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就会采取传统的行为模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造成环境污染,就不可能积极参与并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3]而且,大学生在提高其自身环境道德素质、采取有利于保护环境行为的同时,其对社会其他成员的表率力量不容忽视。首先,作为父母的子女,大学生可将在大学里学习到的环境保护意识带回家,通过言行对其父母等长辈产生影响,有利于对没有接受过大学环境道德教育的父母进行补课。其次,大学生终会走上社会,会生儿育女,会为人父母,其本身是否具有环境道德思想,其行为是否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终会为其下一代所耳濡目染,环境保护思想终会不自觉地渗透进其对子女的教育当中。如此,直接教育一个大学生起到了间接教育三代人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3.有利于提高教师环境道德意识
  环境道德教育深受高校教师的欢迎和肯定,他们认为环境道德教育不仅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其精神生活,而且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调查数据显示,超过67.5%的学生认为,他们所在院系的教师是支持环境道德教育的。[1]但支持只是种态度,教师自身环境道德意识亦非常重要。环境道德教育行为的完成有赖于教育者的施教,因此,施教者自身的环境道德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受教育者。教师为人师表,为了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首先得自学或进修环境道德教育课程,不断提高自身的环境道德意识。
  三、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具体路径
  在大学普及环境道德教育现实意义重大,而如何构建有效教育方法也至关重要,它决定了教育效果的优劣,宜从以下三种方式建构具体教育路径。
  1.环境道德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之一
  目前,环境道德教育已在一些高校试点,但都存在严重不足,在进行环境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没有重视生态知识的基础教育,而缺乏了生态知识这一基础支撑,大学生就难以对环境危机的严重性产生深刻认识。没有忧患,没有共鸣,环境道德教育很难见实效。[4]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正在有序展开,在环境友好型社会背景下,环境道德应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之一。因此,应在传统德育课程――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中添加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重点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生态知识,在此基础上教育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人类仅是生态系统网络中的物种之一,而不是自然界或其他物种的主宰者,应为子孙后代保护好环境和资源。
  2.完善环境道德教育课程体系
  课堂是大学生获取生态知识和环境保护常识的重要途径,将环境道德教育渗透到有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对于环境道德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在高校,许多学科都或多或少与生态、人口、资源、环境相关联。在这些学科的课程开设中,应注重贯彻环境伦理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当然,环境道德教育并非要将其它学科取而代之,但其顺利推行必须依赖一些学科,包括人文和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支持,并吸纳生态知识尤其是重视生态规律,这样才能使各学科的大学生在利用所学知识管理世界、改造世界的时候,熟知自己行为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运用好科学技术这一柄双刃剑,尽量采取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方式和方法。
  其次,高校应开设有关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的公共选修课或公共必修课,进行环境道德教育。例如“环境伦理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等,以增强大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透彻理解,为他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3.建立环境道德教育课外教学体系
  知识不仅来自理论学习,而且来自实践探索。建立环境道德教育课外教学体系的目的,就是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环保活动,使其环境道德意识在实践中体现和升华。仅仅让学生熟知环保知识、提高环境道德意识,并不是环境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重要的是让学生用知识和思想指挥自己的行为,环境道德教育的课外活动的设置就是为了达成此目标。环境道德教育课外活动要有统筹安排和总体规划,活动可分为不定期和定期活动。定期活动应为常规,在固定时间开展,比如可以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特殊日子定期地开展环境调查和环境宣传,便于学生熟知周边环境是否良好,并提高大学生群体之外的公民环境道德水平。不定期的活动主要是事先难以明确安排的,针对突发的环境事件、环境新闻或为协助某一社会环境活动而做出的活动安排。
  四、结语
  中国环境立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走上了“快车道”,几乎年年都有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通过。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中国环境立法发展最为迅速的年代里,淮河形成了全流域污染、珠江流域尤其是珠江三角洲的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5]也许我们需要转换视角,仅仅依靠法律是不够的,还需要培养公众恰当的环境伦理观。正如罗尔斯顿指出的那样,道德往往重于法律。而要培养公众的环境道德意识,高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有必要在高校推行环境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田甜.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2008.
  [2]田青.中小学环境教育概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章玲.环境道德教育应成为现代德育的重要内容[J].理论观察,2005,(2).
  [4]李佩.新形势下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有效路径选择[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5]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2257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