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练习的有效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623.5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水平决定了他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理解教师所讲的新知,即便是通过学生间的互相合作、探索而发现的规律,也不可能个个做到能灵活运用的地步。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一些练习,使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及法则的应用。
  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数学练习的教学却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对练习环节的教学缺乏重视,对练习课的功能特点认识不够,教学设计不够科学,练习实施过于随意,从而导致了练习课的教学效率低下。提高练习的有效性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最优举措。
  一、找准练习的起点,把握练习的目标定位
  心理学认为,一个正确认识的获得,总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反映在教学规律上,学生要获得知识和能力,也要一个多次反复的过程。练习是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重复接触或重复反应,是学生在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学习数学不进行一定量的练习,就难以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因此,练习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伸,是在新授课的基础上进行的,必须了解学生在新授课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如何,才能确定练习的起点,把握其目标定位,才能使练习课既起到巩固基础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作用,又达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建立良好智能结构的目的。
  二、加强各种练习的协调和配合,提高练习的整体效率
  练习题的设计很重要,而实施的有效性却是关键。必须将教学目标分解到各种练习的设计中,并在实施过程中层层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练习的有效性。练习课的练习设计要遵循“以课本习题为主,课外习题为辅”的原则。在练习中,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当地运用形成性、变式性、改错类型的练习,让学生从“会”过渡到“熟”,而通过综合、拓展性练习,更进一步由“熟”过渡到“活”。适当地采用题组训练的形式,可让学生“牵一发而动全身”,以最少的题目达到全方位的练习巩固。
  如果选择了书本的题目,也并不是让学生打开书本就练,要思考一个呈现方式和解决方式的问题。新课程理念强调“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这体现了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而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数量关系和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等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必须使学生学好、用好,因此我们在设计练习时要力求把握基础,使练习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理解,对基本技能的形成,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巩固。
  如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后,可设计如下的练习:长方体有几个面?它们是什么形状?相对的面有何关系?正方体有几个面?它们是什么形状?这些面有何关系?为什么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通过这些练习,使学生能很清楚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而且形成知识体系,为进一步学习形体知识建构基础。
  三、练习的设计应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样才能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数学练习的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这样的数学课程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在进行《百分数的应用》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小明家在商场促销时购买了一台全自动洗衣机,洗衣机的价钱打了七五折,比原价便宜了500元。这台洗衣机原价是多少元?这道题的练习综合了商品经济时代的“打折”等知识,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全面性,而且激励了学生智力和智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而又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练习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分类指导
  任何时候、任何班级都会存在差异。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在课堂上既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又要兼顾到不同学生的需要,这需要及时地进行订正反馈,又要加强课堂巡堂,对学生给与适时的帮助。另外,为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准备选做题,力求使好、中、差学生都有所收获。所以所有的课堂练习设计都应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应该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存在,在练习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上做一些机动,使练习具有层次性,就是指练习有坡度,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我想,如果我们能长期坚持从班级学生实际出发设计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练习题,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提高,一句话,就是有利于我们提高练习的实效性。
  五、设计“趣味性”练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每一个学生从上课第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都能集中注意力,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又怎么向四十分钟要效率呢?要解决这一矛盾,提高课堂效率,就有必要设计一些“趣味性”练习。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设计练习时要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点,从新的练习形式、题型出发,避免呆板、单调重复的练习模式,保持练习的形式新颖,生动有趣。也可以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练习,避免了机械重复练习所引起的注意力分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变“要我练”为“我要练”,更增添了练习的乐趣。学生在这样一个“趣味性”的氛围下做题,学习兴趣高,解题速度快,巩固性也强。
  当然,教无定法,可以使小学数学练习有效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教师一定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紧扣教学内容和目标,针对小学生的特点优化设计练习,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充分达到数学练习的有效性,让数学练习真正为有效教学服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3264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