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对小学生数学基本素养的综合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书文

  摘 要:学校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之作,而小学教育则是一个人“万里奔腾”的重要起步阶段。现代教育观认为,儿童犹如一张未被污染的白纸,他们的可塑性和创造性非常强,正处于早期智力开发、潜能发展和习惯培养的原始黄金时期。所谓“由小看大”,讲的就是――良好的行为、习惯、性格和能力要从小开始培养,这些都将是孩子们终身享用的宝贵财富。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在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思维、行为习惯、实践创造和情感意识等方面的养成教育,不断提升和发展他们的数学综合素养,为促进其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基本能力;综合素养;学生培养;实践与思考
  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些家长和老师说道:“这么简单的数学题目又做错了,小孩子真的太粗心!”“这类题目已经强调了多少遍,还是有这么多孩子一错再错!”……为什么小学生会出现这么多不应该的错误呢?笔者从实践中总结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片面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良好学习习惯和基本综合素养的有效发展,致使显性实力与隐性潜力的水平很不对称,严重缺乏两者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共同促进。
  一、加强数学阅读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素养
  在学校教育中,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一种认知活动,自古就有“教育之本、学习之母”之誉。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对于数学课程来说,诸如认真思考、审题解析和逻辑推理等个性化学习能力都有待于在阅读学习中逐步地积淀而来,阅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素养。数学阅读主要包含对语言符号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方面的心理活动因素。首先,教师要坚持做到以身作则,如读题时讲求轻重快慢、反复审题等,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引领。其次,注重在课内外同时进行,形成“双剑合璧”的培养氛围。课内以读图、读符号为主,而课外则以游戏阅读为主,引导小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顺序地观察、比较与思维,并让他们学会用清晰的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观察感知的过程。
  二、加强融会贯通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模型意识
  所谓数学模型,就是指用数学知识的语言、符号、图形等形式来描绘并反映特定问题或具体事物之间关系的数学结构。而构建数学模型,则是指从数学角度去发现和思考问题,并通过前后联系、温故知新的知识转化过程,归结为已经解决或容易解决的一类问题中去,再综合运用已有数学知识与技能来解决这一类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是数学教学本质特征的反应,是数学问题解决的有效形式,是数学学习和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实践表明,数学模型构造过程的本质是一种思维认知活动,而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猜想与验证等则是非常重要的构建方法。数学建模应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这是建构模型的基础条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在构建“平均数”模型时,可创设如下情境:男生4人一组,女生5人一组,开展套圈游戏比赛活动,问哪个组的套圈水平较高一些?小学生经过讨论,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诸如“比较每组的总分”“比较每组的最好成绩”等。
  三、加强实际体验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数学中并不缺少美,只是人们在教学实践中缺少对美的发掘和体验而已。”美好的物象可以唤起人的愉悦情感,而充分揭示蕴涵于数学知识中的美,能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教学《对称图形》为例: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搜集社会生活中许多具有对称现象的美妙图景,如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和“凯旋门”、印度的“泰姬陵”、我国的“天安门”和“故宫天坛”等,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供学生观赏,让他们亲眼目睹、亲身感受这些享誉全球的对称建筑之美。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回忆具有对称特征的院门、对窗、大雁、蝴蝶等常见物象,接着引导他们用计算机来制作多类对称图形。促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与社会生活和自然之间的联系,逐步培养他们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社会、欣赏自然的美好意识。数学活动中的含美量非常丰富,既有符号、公式、理论概括的简洁美与统一美,也有图形的对称美、解决问题的奇异美,还有数学体系中的严谨和谐美等。只要我们对美育元素稍加挖掘,就能让学生时刻体验到源源不断的数学之美,而这种审美心理活动又能启迪和推动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有效地触发其智慧美感,逐步形成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基本素养还包含许多方面的内容,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锻铸活跃的数学学习思维,培养独立思考和善于探究的实践精神等。俗话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要我们坚持“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教育原则,坚持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素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发展性课题来加以认真应对,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全力施为,就一定能够促使学生获得长足的发展。
  (作者单位 江苏省大丰市实验小学)
  编辑 马燕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3501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