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颜冬如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与技能,还要教会学生怎样生活,如何做人,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是实施这个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主要就农村小学语文生活化的实施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生活化;策略
  生活是学习的来源,也是学习的最终目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生活。”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教育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同样的,语文学习也离不开生活。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就是要求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语文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学科内容等融于生活情境之中,达到语文学习与生活一体化,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不断陶冶思想情操。本文主要就在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探析。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随着国家教育部对教育的重视,多数农村小学在房屋设施上都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虽然在硬件设施上与城市学校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农村小学也有其自身的优势,是城市学校所不具备的,那就是教材上的许多农村题材的文章与农村生活距离较近,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是对学生实施生活化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农村小学并没有很好地利用自身优势,而是照本宣科,语文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压抑了学生的童真、童趣。而在其他方面,像图书、多媒体设备等方面又由于自身条件,不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因此,针对农村小学自身特点,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和利用本土的教育资源,积极提倡语文生活化教学,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发挥学生的潜力,激发他们创造、创新的热情,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二、农村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1.转变观念,立足农村生活,进行语文教学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重视课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过分注重教书,忽视了人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立足农村生活实际,开展语文教学,从而实现语文与生活的融合。
  (1)语文教学要回归生活
  在新课程背景下,笔者认为,教育的重要功能是让学生学会认知,做事,学习与生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让语文回归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切实做到语文和生活的有效结合,让生活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比如在《所见》一课的学习时,诗文中描写的“放牛”“捕蝉”等动作与学生的课余生活比较接近,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诗文描写的情境回归到学生的现实生活,通过生活情境再现,学生对诗文的感悟理解得到了升华,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2)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因此,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语文教学的内容要体现丰富多彩,要有一定的知识性与育人性;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原则,确保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比如二年级有一篇课文《小柳树和小枣树》,在教学时,教师就要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已有生活经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原则,体现以人文本。上课前,可以带学生实地观察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外形。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用书上的词句说说自己所见过的小柳树和小枣树分别是什么样的。这样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在说话的过程中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了教学要和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教学原则,满足了学生表达的愿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2.语文教学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实施开放式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要向社会、自然和现实生活方面开放。为了使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能够不断充满生机与活力,应该积极提倡开放式教学,把实际生活引入语文课堂教学,通过语文与生活的相互联系,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来感知和理解课文内容,力求课本上所学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通相融。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开放式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走出一条农村小学的生活化特有之路,让语文学习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比如在学生习作时,在学习怎样描写动物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农村自身的优势把学生带到养鸡户、养猪场,在老师现场的指导下,在学生亲身的感受中,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学生定会对鸡、猪等家畜的外形、吃食的动作以及各种生活习性有个深刻的了解,人人充满了表达的欲望,学生也就不会觉得作文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了。只有在开放的学习空间里,学生的学习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才能更好地享受学习,享受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生活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非常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经常把学生带入大自然中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使学生在生活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1)通过观察、调查等形式感悟生活
  在观察和调查中让学生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比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这样问:你知道地球未来会是什么样吗?在学生众说纷纭之后,进行追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结合你周围的环境变化谈谈自己的看法。许多同学都说出来滥砍滥伐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这种感受可能更加深刻,尤其是近几年来,在农村,为了扩大土地种植面积,一些自然资源被破坏:清清的河水变得浑浊,一些成年的大树被砍伐,孩子们可以自由玩、采摘野果的空间一年年在减少……通过这些与学生密切相关资料的调查和叙说,学生对于保护环境的感受更加深刻。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书写倡议书。通过这种和生活紧密相连的教育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加深感悟体验
  在农村,尤其是山区,有许多我国的风景名胜或者是历史文化遗产。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另外,农村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劳动锻炼的机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感悟和体验。比如,处于风景名胜地区的学生,老师可以带领他们深入这些地区,让他们身临其地,并且通过人文资源的搜集和挖掘感受到自己家乡的美好;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带领学生到野外放风筝,让学生感受到春光的美好;在收获的季节组织学生到田间地头参加义务劳动,从中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深切地感受到丰收给农民带来的喜悦。这些社会实践活动,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相联系,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认识水平,又为学生写作时,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在学生的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离不开语文,实现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不但可以克服传统教学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弊端,而且也优化了语文教学过程,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课程理念落到了实处。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通过生活化教学,才能真正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之美,体验到生活的乐趣,从而能够保证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正确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康.浅谈小学语文生活教学的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1(12).
  [2]郭吉士.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初探[J].文理导航:下旬,2011(07).
  [3]朱俊玲.让语文课与生活“链接”[J].新课程学习:上,2011(05).
  (作者单位 湖南省攸县大同桥镇中心小学)
  编辑 马燕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3501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