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与改革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冯新瑞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从2001年作为国家必修课程正式推出,至今已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2011年对9省市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该课程还远远没有达到正常实施的状态,要想实施推进仍是新课程的一个难点。从全国范围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城市和农村的学校开设并实施的情况不尽相同,大多数城市学校开设了该课程,且学校对该课程有较为完善的课程规划和稳定的师资,其实施真正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而广大农村学校其实施推进仍步履艰难,很多学校只在少数年级或少数学生中开展,甚至只是学校课程表中的摆设或连摆设都没有。究竟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课率有多少?哪些因素影响了该课程在农村的开设和实施?这是新课程推进中应该回答的现实问题,也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缩小城乡差距的一个方面。本研究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该课程在农村的开课率状况,分析影响农村学校开设该课程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决策部门设置和稳步推进新课程提供参考。本文以问卷调查为主要研究工具,辅以访谈和实地考察。
  “学校课程的开课率”是指开设某课程的学校数占全部调查学校数的比率。这看似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但搜索资料显示,却没人回答。究其原因,一是官方很难调查到准确数据;二是该课程内容较为复杂,不容易认定是否开设。该课程在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并提倡这四部分内容要整合开设。而事实上,很多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一直是分别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开设的,剩下的两部分内容又受到国家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影响,有的内容被整合到地方课程中,有的被校本课程取代,有的还被整合到德育活动中。这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就被学校瓜分得四分五裂,使得一些学校的教师也难以辨别出本校究竟是否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为了能更准确地反映该课程开课情况,问卷不仅要调查学校是否开课及其原因,还要进一步了解课程开设的实际状况,如开设的内容、开设的方式,及开设的年级、每周课时等,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该课程是否按国家规定开足开齐。此外,该课程的实施状况、困难需求及意见建议也为进一步分析及解决该问题有重要帮助,学校是否开设该课程与学校领导对该课程的认识有很大关系,也需要调查。为此,本问卷设计了如下的调查维度和题量,具体见表1。
  表1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课率问卷调查框架
  小调研项目由于受经费所限,本研究只调查小学段。为了能客观地反映我国农村学校的开课率,原计划在中、东、西部各抽一个省、每省抽取两个县的所有小学展开调查,但由于调查实施的困难,最后落实下来的情况是:只有东部一个省是两个县的100所学校;西部是一个省的100所乡镇学校;中部是两个省各一个农村地区,合计100所学校。即中、东、西部各抽取100所学校,共300所学校。校长最能全面地了解学校课程开设的情况,首选的调查对象是校长,但实际答题的可能是学校的教导主任或教师。
  问卷是委托上述被抽取省市的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负责发放和回收的,他们有的是利用农村学校开会的时机,有的是利用全省农村综合实践活动国培时间,有的是直接下发到各校再回收。 2012年10月中发放问卷,11月30日之前完成全部问卷回收。最终回收的有效问卷数是:东部98份,中部100份,西部99份。调查数据录入Excel表格进行了统计和处理。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的结果为主,辅以访谈和实际考察的情况加以说明。从问卷数据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我国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对策,如下:
  一、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课率低,且存在地区差异
  在被调查的297所学校中,只有177所学校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占59.6%。由于前述该课程的复杂性,我们还要做进一步的分析。
  从课程开设的内容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含的四大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很多认为已经开课的学校中也没有开全。调查表明(见表2),在这不到60%的开课学校中,有5.1%的学校只开劳动与技术教育,其他不开;有7.9%的学校只开信息技术教育,其他不开;有3.9%的学校只开了劳动与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其他不开;有9.6%的学校选择其他。严格来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内容―研究性学习如果没有开设,这个学校就应该算没有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样算来,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校就只有130所,还占不到50%。
  表2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内容
  从开课方式来看,在被调查的学校中,有7.9%的学校没有单独设课、而是将综合实践活动分散到各学科教学中,有8.5%的学校是以兴趣小组、科技活动或班团队活动来代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有11.9%的学校是把校本课程当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见表3)。严格算来,前两类学校也相当于没有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后一类开设校本课程的学校还要看课程开设的具体内容和学习的方式,如果是类似学习书法或英语口语等以讲授和技能训练为主的学习方式的校本课程,也不能算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剩下的125所独立设课的学校中还应该去掉只开劳技的9所和只开信息技术的14所以及只开劳技和信息技术的7所,这样算下来,综合实践活动开课校应该还不到100所,还占不到40%。
  表3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方式
  可见,无论是从课程开设的内容还是从开课方式来看,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际的开课率都不到50%。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课率不仅低,还存在着严重的地区差异(见表4),其中东部地区开课率最高,开课率最低的不是西部,而是中部地区,东部高出中部40.3%。这一结果和我们2010年对全国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效果调查 所得出的结果非常一致。   表4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课率地区分布
  二、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课率低的原因分析
  调查表明,学校没有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见图1,在120所承认没有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校中,排在第一位的原因是: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学校忙于抓主科,没有时间和精力开设它,占88.3%;排在第二位的原因是:教师缺乏培训、没有该课程的教学经验,占69.2%;排在第三位的原因是:学校缺乏教材、网络等条件,不能满足开课的需要。而因为“学科课程中也有相应的实践活动没有必要单独开设”的学校只占9.2%。可见,农村学校条件差、师资缺、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主学科,没有时间和精力开设该课程是主要原因。
  图1 学校不开课的原因
  从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校对开课原因的回答,我们可以反观不开课的原因。调查表明(见图2),多数学校开课是因为“该课程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很多学校开课是因为“该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必须开设”;不少学校开课是因为“该课程的实施能够推动学科课程的改革”。由此可以推断,不开课的原因是跟学校没有认识到“该课程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关。
  图2 学校开课的理由
  通过进一步考察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性质的认识发现(见表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在被调查所有学校中,只有67.3%的学校认识到了这一点,没开课的学校中有多半没有认识到。可见,学校没开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性质和开设价值认识不到位。
  表5 农村小学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性质的认识
  访谈中笔者发现,有一些农村学校的教师根本就没听说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个概念,周围学校或整个地区都没有开课。这就不得不上溯到当地的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对该课程的认识是否到位了。
  此外,开课率存在的地区差异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有直接关系,尤其是西部开课率高于中部这一现象可以从近几年的西部蓝皮书中得到答案,西部各省近些年经济快速发展,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大大加强,义务教育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这体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课率上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
  1. 课程开设不规范。除了前面分析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内容和开设方式不规范外,还有其他方面的表现。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国家规定的课时为每周3课时,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在3到9年级开设。调查结果表明(见表6),大部分开课学校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课时开足综合实践活动,只有4.5%的学校是每周3课时,多数学校(63.3%)是每周1课时。在仅有的课时中,还有28.2%的学校有时改上其他课,5.1%的学校都改上其他课(见表7)。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的地位低下,随意挪作他用的现象比较普遍。
  表6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每周课时安排
  表7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时使用情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不规范,跟学校对该课程的认识、规划和管理都有关系。调查表明,大多数开课学校(80.7%)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课程规划和管理制度,上不上课和上好上坏一个样,无任何激励和惩罚措施,使课程的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缺乏最基本的保障。
  2. 课程实施效果不理想。在对开课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满意度的调查中,只有少数学校(12.4%)感到满意,大多数学校(87.6%)都表示不满意或很不满意。可见,课程实施的效果也不理想。
  表8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状况自我评价
  3. 课程实施困难重重。
  图3 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困难
  调查表明,农村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困难有很多(见图3),其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教师能力有限,上级领导不重视和配套设施跟不上。这和前述学校不开课的原因很一致,由此可见,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已经开课的学校也很难再继续开下去了。
  四、积极推进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改进对策
  上述调查虽然只是在300所农村小学中进行的,但基本上能反映出我国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课的一般状况。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仍占多数,农村教育水平的提升对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农村要正常开设还有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解决,为此我们特提出如下建议。
  1. 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快出台课程指导文件、规范课程内容。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已在实践中苦苦探索了十多个年头,有关该课程的规定和要求只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仅有的几段文字,而该课程具体实施的指导纲要至今还未正式出台。对目前认识较混乱的内容领域亟需澄清和界定,以免降低该课程的价值。目前规定的这四部分内容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难以以融合的方式进行操作。以信息技术教育为例,信息技术教育是教会学生掌握一门现代技术手段的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里只能作为工具或技术手段来应用,而不能在此课程里进行系统学习,建议此课程单独开设。而研究性学习从其本质和实际发挥作用来看,它更主要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所凭借的一种基本学习方式,是应当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所有内容和所有过程中的主导性学习方式,而不是作为一个内容领域。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应该面向学生的生活领域,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三个维度来综合组织活动内容。因此,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快出台该课程的指导文件、规范课程内容,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认识上的混乱,提升对课程内在价值的认识,提高开课率。
  2.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政策支持与管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存在的教师能力有限、上级领导不重视和配套设施跟不上等问题,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该课程的开设和实施,从教师岗位设置、职称评定、专业培训、资源配备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及资金支持,对各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与实施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并科学地融入中考评价体系中,引导并督导学校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使学校能够按照国家要求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落实课时,保证国家制定的课程计划的严肃性。
  3.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课程的开课率。调查表明,教师指导能力有限已是影响该课程开设和实施的主要因素,而教师指导水平的提高关键在教师培训。目前该课程的教师培训还远远跟不上现实需要,还有不少教师从未参加过任何培训。目前的兼职教师队伍是个流动性的队伍,很不稳定,每年都有新加入进来的教师,他们都需要不同程度的培训。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需要基于具体问题解决的研究,需要教研部门的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培训也需要参与式的具体问题解决式的培训,而现在区县级的教研和培训机构在很多地方是分开的,大部分培训部门负责教师的培训,却不参与研究,研训不能很好结合,导致教师反映参加培训与实际教学问题相差甚远,收效甚微的情况时有发生。实践经验表明,研训一体的教师培训方式最受教师们的欢迎,它能将理论很好地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行为当中,有效解决教师指导中的具体问题,使教师的指导水平真正得到提高。
  4. 提供必要的文本资源,帮助师生实施课程。没有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没法实施。当初国家设置这门课程时不允许编写教材的初衷是好的,是希望教师可以充分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资源来实施这门课程,而不受教材的限制。事实上,我们的教师水平,尤其是广大农村学校的教师,在课程的开发意识和开发能力方面还远远跟不上该课程资源开发的需要,再加上他们还同时兼任多门课的教学,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开发一门新的课程。如果能有相应的资源包或教材供他们参考选用,至少可以帮助他们先把课程开设起来,再通过有效的培训来提高他们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和开发能力,等到教师指导这门课程的水平提高了,教材的作用自然也就不大了,那时再摒弃教材也为时不晚。此外,学校建立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规划和课程管理制度也是该课程正常开设和实施的重要保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4079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