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朗读语文的进一步优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对于使学生深入理解教材有重要意义。但是,在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需要我们调整和加强。本文通过讨论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简略分析了如何优化小学语文朗读的教学活动,以期能够对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事业有所帮助。
  关键词:朗读;语文;优化
  古语有言:“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充分肯定了“读”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的确,朗读可以营造出良好浓厚知识的学习氛围,训练学生的普通话,提高学生们的语感和感知能力,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有所体会,从而提升其自身的文化素养。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积累并学习到更多更丰富的词汇句子,并对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感悟有所领会,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总之,朗读对于小学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那么,如何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中的朗读教学呢?这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目的性的朗读
  现今,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缺乏对朗读教学的重视,他们认为朗读只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到辅助的作用,不需要投入过多时间和人力。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意朗读的现象屡见不鲜,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朗读活动仅仅是毫无目的的随意朗读。
  2.没有充足的朗读时间
  传统上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通常更注重于对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对学生的朗读教学往往不够重视。一节语文课总共也才四十分钟的时间,学生往往很少有朗读的机会,大部分时候都是匆匆读一会就结束了。比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以预习的形式通读全文,熟悉文中的生字生词,但是为学生提供的朗读时间却少之又少,基本上在大部分学生还没有读完课文时,教师就已经开始下一部分的教学活动。
  3.朗读教学缺乏科学方法
  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朗读的教学更偏重于具体每个字的读音,而对学生朗读技能的培养不够重视,使得学生对课文中呈现出的情感不够理解,从而出现朗读方式上的不当,最终影响学生对整片课文的学习和掌握。有的教师在朗读方面为学生进行了简单的讲解,但是往往不够细致,学生没有太大的收获。
  4.朗读沦为“走过场”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活动为学生带来的实际效益往往不高。实际上,朗读活动往往沦为一种应付式的“走过场”:教师督促学生朗读仅仅是为了应付学校管理方的规定,而学生朗读仅仅是为了应付教师的要求。所以,朗读活动成为了“为朗读而朗读”,学生在朗读中没有感情上的理解和感受,教师也没有适当的指教,导致整个朗读的实际效用不高,没有发挥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有的正面作用。
  二、有效朗读的措施
  (一)理解文意,激发感情朗读
  1. 比较关键词句,指导感情朗读
  实践证明,教师在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时,可采用感情朗读法,也就是教师要注重使学生感悟文本背后所蕴含着的情感,能够使学生通过朗读而触摸到文章中字词间所彰显出的冷暖,能够感悟出自己的感动。其具体的实现途径或方法,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比较关键词句加以实现。例如,人教版三年级教材《美丽的小
  兴安岭》一文中写到:“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句子的比较“春天,树木长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抓住关键词“抽出”和“长出”让学生反复体味,从而感受到这句话中的“抽出”很好地表达了树木那种朝气蓬勃、富有生命力的美好画面。经过比较之后学生再次朗读文中句子就会有意识地把树木朝气蓬勃、富有顽强生命力的美好画面读到位。通过对关键词句的解读,能让言语的学习无痕地融入到文中,能扎扎实实地发展学生的朗读技能。
  2.享受画面美感,指导感情朗读
  在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时,可以通过阅读内容上的美丽画面来催生感情。小学语文课本非常注重画面的设计,读者在朗读时如同在欣赏一幅幅奇妙的美丽画卷。有的是伟大祖国的壮丽河山,有的是自然界的花鸟虫鱼,这些都能使我们的小学生如临其境、赏心悦目。其间有很多的经典之作,例如《九寨沟》《葡萄沟》《富饶的西沙群岛》《黄山奇石》等。有了这些美丽的画面,教师在激发学生情感朗读上就有了用武之地,也就成了有米之炊。关键性的问题就是教师如何用,如何加以引导,因为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尚不成熟,所以老师的及时引导非常关键。
  3.插上想象之羽,指导感情朗读
  美文佳作往往会使人产生无限的想象,而这种想象时常又是无法用语言加以形容,也就我们时常所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却能将语言文字所创设的意境之美展示出来。因此,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将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化的审美感受,让学生的感官通过审美实践的累积实现品味语言音律之美。
  (二)形式多样,确保有效朗读
  1.多种方式,巧妙训练朗读
  要确保朗读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巧妙地安排各种朗读方式去训练学生的朗读。教师的范读是铺路的石子、织网的梭子。教师要把握好教材的特点,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这能唤起学生的情感,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范读应是朗读训练开始阶段最常用的手段。
  2.抓住时机,灵活训练朗读
  朗读训练时机的把握将直接作用于训练的效益,教师要洞察到朗读的最佳时机,以多角度训练学生的朗读,从而提升朗读的有效性。例如,《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故事,当我上到课文第四自然段时,首先我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说出自己的最初体会是什么,学生就会说感觉盘古很伟大,很厉害,有的说发现这段文字是排比句式,还有的学生会说这么神奇……学生从人物、文本、句型多角度地解读了本段。于是我就抓住机会对学生从神话故事特点着手去读好本段,把神话故事的“神”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从而使朗读训练真正达到有效性。
  结语:
  总之,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方式。通过朗读教学,让学生喜欢朗读、善于朗读、勤于朗读,从朗读中有所认知,有所感悟,有所领会,并有所收获。朗读教学的方法也很多,这需要我们的教师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总结与探索,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找出一套适合的朗读教学方法,从而提升学生们的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究――以油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为例 - 2012
  [2]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模式研究 -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 2013(5)
  [3]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优化探析 -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 2013(17)
  [4]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 快乐阅读:下旬刊 - 201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4356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