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学与生活的对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雷妍 左志宏 张华华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一定的“数”按一定的“形”和“序”构成的世界,这个世界包含着以不同方式存在的各种数学信息。在教育回归生活的大趋势下,幼儿数学教学生活化也成为幼儿数学教学改革的风向标。然而,由于活动素材选择和环节设置不当,教师在一些数学教学活动中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忽略了数学本身的价值。那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才能定位好“生活化”,将数学与生活有机融合呢?本文拟以大班数学教学活动“整理货架”为例,厘清幼儿数学教学活动生活化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教师的教育实践提供借鉴。
  一、案例呈现
  目标:理解食品保质期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运用数学经验学会推算保质期。
  过程:
  教师准备了各类食品约35件。包括茶叶、咖啡、酸奶、巧克力、饼干等幼儿生活中常见的食品,把每件食品的生产日期、到期日期(或保质期)的字体放大,书写在白纸上,粘在外包装盒或玻璃瓶上。
  第一环节“整理过期食品”。旨在帮助幼儿梳理出判断食品是否过期的简单方法。教师首先让幼儿回忆已有的关于保质期的经验,理解保质期对于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之后明确当天的日期,让幼儿“帮助超市整理货架”,自由选择和判断,找出已经过期的食品并把它们放在“过期食品台”;继而让幼儿共同检查,与同伴分享自己判断食品是否过期的方法:最后引导幼儿确定到期日期在今日之前的食品就是已经过期不能食用的食品。并当场放入垃圾桶。
  第二环节“整理在5天内即将过期的食品”,旨在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数学经验判断哪些食品在5天内即将过期,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经验。教师首先引导幼儿回忆超市对即将过期的食品常用的处理方式――打折促销;然后提出整理5天内即将过期食品的要求,在以问答方式明确幼儿理解“5天内即将过期”的含义之后,让幼儿自由观察、判断和选择,将符合要求的食品放在“打折柜台”,此时教师在左右墙面上各提供本月日历一份,供有需要的幼儿参考;最后师幼共同检查所选物品是否都是5天内即将过期的食品。出现争议时以日历为判断标准,总结、分享判断的方法。
  第三环节“哪杯牛奶应该先喝”,旨在引导幼儿运用已经梳理出的经验判断离保质期近的日期。教师出示两瓶捆绑销售的牛奶。让幼儿对两瓶牛奶的保质期进行观察和讨论,说说哪瓶牛奶应该先喝及其原因,最后总结保质期的相关知识及其意义。
  二、分析与建议
  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能让幼儿自然、轻松、愉快地学习,“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幼儿数学教学生活化”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教育理念。“整理货架”这一案例体现出自然的“生活化”,不喧宾夺主,不矫揉造作。在整个活动中,幼儿一直保持着参与的积极性,兴趣盎然而又水到渠成地学习和巩固了保质期的相关经验。
  (一)活动目标生活化
  要使数学教学活动生活化,活动目标生活化是首要的,即活动目标应蕴含浓郁的生活气息。活动目标生活化并不等同于以生活技能的培养为活动目标,更不等同于可以忽略数学的本质特征,而是要侧重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整理货架”的活动蕴含了对日期的理解、认读和表征(其中包括生产日期、到期日期和保质期),涉及5以内的推算、“5天以内”数学含义的理解及加法、数数和数序的概念,并包含了比较大小、判断时间先后等经验。执教教师在活动结束后的反思中指出,幼儿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超市购物、日历、日期、数序、比较大小等相关经验,然而如何引导幼儿将这些分散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并融入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从而实现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发展。是活动设计的难点。幼儿能够且应该“尝试运用已有的经验来理解保质期的含义及其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为此,教师围绕“保质期”这一核心概念设立了“梳理判断食品是否过期的简单方法”“运用已有数学经验判断哪些食品在5天内过期”“判断离保质期近的日期”三个分目标,这三个目标环环相扣,很好地体现了数学教学活动的生活化。
  “幼儿已有经验是什么”“幼儿是否可以达到这个目标”,是大部分幼教工作者基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要思考的问题。然而,“幼儿哪些经验应该提升”“哪些经验应予以纠正”,却不是被普遍提及的。在案例第二个环节中,教师提问:“超市对快过期的食品有什么好的处理办法?”对于幼儿“把日期改一下”的答案,教师果断给予了否定,并予以纠正,因为幼儿受到强化而习得的经验理应符合社会规范。
  (二)活动过程生活化
  为达成生活化的活动目标,教师应从环节设置,情景创设、材料提供等方面着力,以保证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恰如其分地体现生活化。
  1.环节设置逐层递进
  循序渐进地考虑活动过程,注重幼儿对抽象数学知识的感性操作,让幼儿在反复体验中内化巩固知识。以促进幼儿数概念的形成、数学经验的发展,是教师在设计幼儿数学教学活动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案例中,教师先要求幼儿判断食品是否过期,继而添加“5天”这一限制条件让幼儿再次推断食品是否过期,进而解决应该先喝哪瓶牛奶的问题。让幼儿先发现与认识,再扩展与推断,最后将数学经验转换并迁移到生活中,三个活动环节围绕目标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将数学与生活巧妙结合。
  2.情景创设不画蛇添足
  数学教学活动情景生活化,是指所创设的情景应源于真实生活情景,基于幼儿的知识经验,体现数学知识的本质,能引发幼儿的数学思维。指向活动的目标。在案例中,教师以保质期为切入点,将日历、推算、数序、日期的认读和表征等数学知识融入超市的相关经验,创设了为超市整理货架的情景,从而激起幼儿的任务意识,引导幼儿尝试解决与食品安全、身体健康有关的实际生活问题。真实的情景、恰当的任务、具体的问题为活动的开展和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但是。在教育实践中这种好的做法并非普遍存在。不少教师偏爱创设童话情景,如小猫开店、帮小猪打扫房间、送小熊回家等,总是将小动物作为情景中的主角,而忽视了幼儿最熟悉和感到亲切的生活情景。有的教师创设的故事背景弱化了数学目标,用长篇的故事来铺垫小小的数学知识点,“头重脚轻”、事倍功半。有的教师创设的游戏本身超越了活动需要,幼儿表面上会操作,实质上却不理解其中的数学意味。有的教师对多媒体情景的运用剥夺了幼儿对数学本身的关注。幼儿看似对活动津津有味,但是否将数学知识内化,却不得而知。上述情况都是情景创设画蛇添足的体现,教师应尽可能加以避免。此外,一些活动中还存在情景创设只适用于部分幼儿的情况。比如,外地幼儿听不懂当地语言、理解不了当地风俗,农村幼儿缺少城市游乐场经验,等等。这点也要引起教师的重视。
  3.材料提供不流于形式
  材料是数学教学活动的载体,形象性与结构性是材料的两个重要特征。前者是指材料与实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后者是指材料使用方法的规定性。材料的特征决定操作的方法,进而引发幼儿的特定行为,而这些行为又有助于实现某些特定的幼儿发展目标。所以,并不是所有数学教学活动都要为幼儿提供低结构、有多种操作方法的材料。材料必须指向活动目标,发挥自身在活动中的价值。
  “整理货架”活动中,教师提供的材料很好地发挥了其对活动的支撑作用:(1)从幼儿生活中熟悉的食品入手。引发幼儿对“它身上有什么秘密我没有发现”产生兴趣。(2)各类食品均以实物出现,直指目标,聚焦食品保质期。(3)将食品保质期的字体放大,便于幼儿观察和判断。(4)保质期有“1年”“3个月”“5天”等不同期限,比较符合生活实际。在提高活动挑战性的同时,以多样性引发幼儿的兴趣,并通过材料让幼儿表现已有经验。(5)材料统一提供、幼儿可共同使用,同时层次丰富、幼儿可自主选择。这种材料提供方式兼顾了幼儿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也扩展了幼儿选择的空间,可以避免由于“人手一份”材料而使不会判断的幼儿处于尴尬的境地。(6)提供的材料数量切合活动三个环节展开的步调,使幼儿作出选择和判断的难度适宜。(7)保质期日期的巧妙设置涉及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日期临界点的选择,引发幼儿对“今天是1号,保质期为3天,今天算不算”的讨论。(8)在评判幼儿的判断是否正确时。以日历为依据,融合了幼儿的相关经验。以幼儿与材料的有效互动为前提,以材料本身恰当地体现数学教学活动的生活化为准则。才是数学生活化视角下正确的材料观。
  (三)活动效果生活化
  活动效果生活化,即幼儿能将学到的相关数经验运用到实际生活情景中,这是“培养幼儿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根本体现。目标和环节设置的生活化并不是活动效果生活化的充分条件,对生活化目标和生活化环节的预设,并不一定生成生活化的教育效果。教师只有经过适当引导,才能将教学活动的效果向真实生活伸展。在“整理货架”活动中,教师在第三环节抛出“应该先喝哪瓶牛奶”的问题,使得幼儿对问题的思考从教学活动转向生活实际。可以猜想,在日后的生活中。幼儿一定会开始关注牛奶的保质期,进而扩展至对其他食品保质期的核查,这有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饮食观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7399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