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设生活情境 构建生物高效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生物学是一门自然学科,生物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的很容易理解,有的很难理解,如何使抽象的难理解的生物学知识在适当的生活情境中变得简单,易懂,需要我们不断的尝试。本文主要是以实际的课堂教学实例来谈一下如何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好在课堂上达成。
  【关键词】生活情境 创设 构建 高效课堂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的生物学知识都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新课程标准倡导"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明确了生物学课程与现实生活的连续性,使新课程植根于"学生生活的土壤",让学生的学习与现实生活有机融合。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高效生物学教学也应体现生活化。"生活化教学"是教师充分利用专业的学科知识,挖掘其中的生活内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达到学科教学生活化。通过生活化的情境搭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达到知识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的目的。
  本文主要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如何创设生活化情境构建生物高效课堂的一些想法。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上课也是如此。好的导入一开始就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情调和课堂氛围,将学生牢牢地吸引到课堂中来,并让学生产生迫切的学习期待和参与冲动,从而把学生带进一个与生活实际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
  案例l:如讲授《人体感知信息》这节内容时,有一篇文章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同学们很快能说出海伦・凯勒,提问:"她和别的作家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都知道,她是一位盲聋哑女作家。所以她生活在一个无光,无声,无语的世界。提问:"我们要感受到光声语得依靠什么才能办到?"学生很容易说出眼睛,耳朵等。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新课,使学生很快能进入课堂角色,把自己的切身感知与生物学知识结合起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知识难度,更好的理解生物学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
  案例2:讲授《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时,高纬度的北欧地区冬天气候非常寒冷,生活在那里的居民,他们的鼻狭长,鼻管变长,形成"狭鼻",而生活在低纬度赤道地区的居民,为适应终年高温潮湿的环境,鼻孔很大,形成大鼻子,也称为"广鼻"。地处中纬度地区的居民,形成过渡性的"中鼻"。你的鼻子属于哪一种,你知道为什么处于不同纬度的人的鼻形差别这么大吗?用一些学生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生活情境讲授新课
  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跟生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摘生活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选取恰当的生活情境作为学生探索新知的材料,更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案例3:在《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这节课中,说到动物是如何运动的,首先以人为例,学生很容易说出是一前一后,不断重复,这时我告诉学生这样的运动方式叫做交替运动。紧接着提问四条腿的动物是怎么运动?学生讨论,会有很多答案。大致有两种方式,其一,前腿和后腿长度不一,用后肢跳跃;其二,四条腿的长度相同的,一侧的前肢和另一侧的后肢一起向前,剩下的一起再向前。与学生一起总结如果把一侧的前肢和另一侧的后肢看成一组,也可以把它叫做交替运动。蚂蚁是一种我们非常熟悉的多细胞动物,蚂蚁究竟如何依靠其运动器官来运动的?蚂蚁有6条腿。这时学生会很容易的套用用交替运动来描述蚂蚁的运动方式了,一侧的前足和后足与另一侧的中足为一组进行交替运动。像这样逐渐的把生活经验逐渐推广,既可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也可以很好的解决较难的教学问题。
  三、创设生活情境完成课堂小结
  我们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生物现象,如何将一种生物现象解释的更加清晰明了,在导入新课时提出的问题、设置的悬念,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而在结课中对此问题进行回答和小结,既解开了学生心中的疑问又总结了全课知识,这样首尾呼应就使一节课的脉络清晰明了。
  案例4:在《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一课中,教师用"水往低处流"这样的自然现象,设疑"是否存在水往高处走的现象?如果有,是什么力量使得水往高处走?"作为导入,而作为呼应,"植物根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运输到植株的地上部分,其动力是蒸腾作用。"作为小结。
  总之,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如果能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情境,把生活中的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的亲身经历抽象的生物知识恰当联系起来,构建完整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生物和理解生物,使生物更加贴近生活。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吉林主编《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李吉林文集(卷二)人民教育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8163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