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会感恩,快乐成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虞建华

  摘 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恩图报才能成就美好人生。然而,当前,感恩意识的缺失非常普遍。很多孩子不知道感谢自然的滋养之恩,不知道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不知道感谢老师的教导之恩,不知道感谢祖国、社会对自己培育之恩。从多角度讲述了如何培养孩子感恩的心,使其成为一个人格完善的人。
  关键词:父母;社会;感恩文化
  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曾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会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感恩是一种多么重要的品质!但是,现在,人们的感恩意识在逐渐淡化。人们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阳光和雨露,却在肆意破坏着朝夕相处的环境;面对父母的哺养之恩,孝心和赡养观念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已大打折扣,甚至很淡漠,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惟“我”为中心,人情味淡薄,不能与人为善,只知被爱,不知回报;在祖国的滋养中成长,对国家、社会给予的关爱认为理所当然,只知接受,不知责任……“感恩意识”已经淡化到匮乏的程度。
  一、开展感恩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感恩并非生而知之、与生俱来的,需要教育的引导和环境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进而外显为感恩的行为。教师通过开展一系列感恩主题班队会及文化教育,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1.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
  “百善孝为先”,感恩教育首倡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这样动人的诗句:“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例如,在母亲节前夕,各中队开展班队会,畅谈妈妈的爱,说说自己将如何来回报妈妈的爱。然后把活动向校外拓展,开展“用我的小手感激父母”活动,让孩子回家对妈妈说说知心话,为妈妈过生日,给妈妈送礼物,为妈妈揉揉腰、捶捶背、洗洗脚等,体会和感激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培养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组织高年级的学生参加《给父母(亲人)的一封信》活动,为学生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思想沟通提供一个平台,让孩子与父母通过书信增强相互了解,增强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2.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
  师长传授我们知识,教我们做人,给予我们具体的指导和教育。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规》就对尊敬师长有严格的规定。感恩师长在我国也有优良的传统,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引导学生用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等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例如,一(1)班的小朋友课间主动为老师捶捶背,六(2)班的学生经常到办公室打扫卫生,毕业的孩子用书信等形式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3.感激同学的相助之恩
  我们常对学生说:“帮助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而对学生来说,最直接的就是同学之间、小伙伴之间的互相帮助。我们开展“帮助他人我快乐”活动,倡导用同伴精神激励同伴健康成长。从身边小事做起,同学忘带东西了我主动借给他,同学生病了,我主动关心他……再到帮助那些身处困境的与他们同龄的孩子。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4.感激社会的培育之恩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北宋范仲淹曾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清思想家顾炎武也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岳飞精忠报国,古往今来忠心报国的事例不胜枚举。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和祖国给予我们和谐安定的良好环境,我们自然要回报于社会,感恩于祖国。一个对国家、社会有责任心的人,才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一切,他的人生也因此而精彩。从某种程度上说,感恩是构建和谐社会之基。
  二、感恩文化反映着学校感恩教育的观念、理念、传统、内涵和特色
  1.通过橱窗、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开设感恩文化建设
  充分利用每一块黑板、每一块展板、每一面墙,让校园时时处处都能育人。这些物质文化建设充满了孝道、成功、自信、催人奋进的文化气息,激发了师生的热情和朝气,促进了健康、和谐、向上的感恩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2.精神文化是感恩文化的灵魂
  学生通过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经典,与时代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形成我校学生价值观。
  懂得感恩,于是懂得珍惜万物;懂得感恩,于是不再冷漠和只知索取;懂得感恩,人才成其为人,成为智慧优雅的万物之灵。一个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民族,不可能是真正强大的民族。让我们用行动唤醒人们的爱心和责任,共同塑造一个充满信仰、慈悲和感恩的社会吧!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生命,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参考文献:
  [1]张秀红.千万不要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5.
  [2]李文娟.名师培养学生好习惯的有效途径[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 浙江省义乌市香山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8389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