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倾听远古的声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任英

  《诗经》是什么
  《诗经》是2500多年前的乐词,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至今仍有读者在关注和研究它,原因何在?
  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对于《诗经》,孔子给予很高的评价。“《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那就是思想纯正。《诗经》的开篇是《关雎》,对于这首著名的爱情诗篇,尽管后世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孔子却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关雎》这诗,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痛苦。将这样一首情诗放在《诗经》的首篇,而且给予这样高的赞誉,这里面自有深刻的文化价值。
  为什么要学诗?孔子“庭训”儿子:“不学诗,无以言。”他还阐述了学诗的重要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读诗,可以培养联想力,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锻炼合群性,可以学到讽刺的方法。近之,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之,则可以用来服侍君上;而且可以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诗,可以抒发人们的感情,可以记录生活的原况,可以表达一种心绪。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篇使我振奋,礼使我能在社会上站得住,音乐则让我的所学得以完成。孔子不仅强调了诗对他的作用,而且将诗放在了礼的前面。子贡与他交谈时引用了《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后,孔子高兴地说:“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了,告诉你一件事,你就可能有所发挥,举一反三了。除了诗歌本身的情感、想象,还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进行类推思考,这已经上升到哲学层面。
  不学诗,不读诗,对诗歌漠然,一点诗性没有的人,内心能是个丰沛的人?“无以言”之“言”,不是平常的表达,而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凡是具有创造精神、勇于进取、奋发向上、感情丰富的人,一定是具有诗人气质的人,哪怕他从来没写过一首诗。
  《汉书・艺文志》:“《书》曰:‘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时,咏其声谓之歌。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诗是用来表达人的意志的,歌是延长诗的语言,徐徐咏唱,以突出诗的意义。古人认识到诗能够反映社会政治和道德风尚状况,可以从中观察出政治的得失和风俗的盛衰,所以“采诗观志”,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服务。
  中学教师不是政治家,不是社会学家,但我们应该大体懂得诗的这种功能。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因势利导,让古典诗词教学与社会、历史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诗词学习中思想更宽广、更丰富、更深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氓》,了解当时社会的人性、爱情、婚姻、家庭等状况,并与现代人的生活联系起来,我们就可以领略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反观自己,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同时也是个极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何乐而不为?
  《诗经》的隐喻思维与哲学思维
  隐喻是《诗经》重要思维之一。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是有现实背景的。《论语》记载的教学片段就有许多例证。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出自《诗经・卫风・硕人》,写春秋时代卫公夫人姜从齐国嫁到卫国时的盛况。“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七句诗集中描述姜美丽的容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而孔夫子师生理解为“素以为绚兮”、“绘事后素”,即先打好基础再作画,进而理解为“礼后”。这个思维过程有几个跨越:天生丽质是基础,表情顾盼生辉是提升;引申到绘画,先有“素”,后作画;再引申到人的修养,先有质朴、美好的本质,之后才是“礼”――社会文明的修饰与提升。这样高水平的对话,需要高层次的智慧,这样学习《诗经》,是智慧的提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诗经・国风・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琢、磨是加工玉等艺术品的几道工序,“切”为最初工序,主要为除去多余部分;“磋”为进一步对坯料的加工;“琢”是雕刻成形;“磨”是表面的细致打磨。这里用来比喻君子自我修养不断提高。
  隐喻是人类认知思维基本方式之一,通过某种事物而理解许多其他事物。这种思维就是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哲学家总是善于通过个别具体的事物说明普遍的道理,通过眼前小的事物说明遥远而广大的道理,通过简单的事物说明深奥的道理,所谓“举类迩而见义远”。王国维“治学三境界”引用词人语句,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治学的三个阶段的特点,也正是隐喻思维。
  对立统一是重要的哲学思想。许多诗词的理解需要从相对方面进行理解,也通过这样的理解提高思维能力。
  关于《采薇》,历来多认为是表现“厌战”情绪。试想想,其实,只要稍留意一下每节的最后两句,不难感觉到,核心不是厌战,而是必战!把意思解读透彻了,就是打仗非常非常痛苦,但由于猃狁之扰,我们必须去打仗。这也就解释了第四五节中描写军容威仪的意义。不管戍边多么痛苦,一到列阵出发,再不说什么痛苦,只说军威。前面的“厌战”情绪只是衬托罢了,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再苦再难,也要保卫家园!
  这样的思维,影响了后代诗歌的创作。比如学习《孔雀东南飞》,也须从对立面探求。序中明确指出“汉末建安中”,课堂上学生就提出,那是一个大乱的年代,而诗中没有一点战争的影子,那么当时的社会形势到底如何,这首诗是不是脱离了当时的社会……到结尾的浪漫想象表达人们的理想,反过头来发现,全诗用了曲笔,全不谈战乱,而两家家庭结构的残缺已经隐约暗示出社会状况,他们两家应该是中道衰落,不是普通劳动人民,但是此时也任人摆布,没有了反抗的底气;兰芝回娘家后的火爆可能告诉我们有钱有势的人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兰芝是一个理想形象,也正是现实中没有才在理想中设计出来,命运与现实诸多问题隐藏在故事之中……
  再说说辛弃疾。他是豪放派词人代表,夏承焘分析评价《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说:“潜气内转,摧刚为柔。”词中表面写的是美女伤春、蛾眉遭妒,实际上是作者借此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我们再读他的反映农村生活的词,“七八个星天外,三两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一生的理想就是抗敌复国,这里,完全回归自然,其实,只是“万字平戎策”无法实施才去“换得东家种树书”,“醉里挑灯看剑”是“豪”,“天涯芳草无归路”是“抑”,而“路转溪桥忽见”是“平”,但这是表面的,从内在来看,“抑”比“豪”更进一层,“平”则又进一层,这是豪的三个境界。书法上说“藏锋”更有力道也是这个道理。
  隐喻思维、哲学思维具有较大的思维跨度,是对事物认识的升华。读诗,要从诗中读出这样的思维,学习这样的思维,运用这样的思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8993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