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情境化教学:高效数学课堂的“撑杆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邱婉娥

  摘 要:创设适宜的数学情境,可以更容易地使问题凸显,使课堂气温渐渐升温,使学生走得更远。多创设一些新颖别致的生活情境,更多地关注实践和运用,也许能趟出一条渐行渐宽的课改之路。
  关键词:创设情境;课堂气温;扩展拓展
  细心人早已发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课程最大的亮点就是与生活深度对接。的确,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时时可以用数学。仅仅依靠枯燥的数字、冷冰冰的卷子、“耀武扬威”的试题等“老面孔”,时间久了,学生自会感到索然无味。多创设一些新颖别致的生活情境,更多地关注实践和运用,也许能趟出一条渐行渐宽的课改之路。
  一、创设情境:使问题更易凸显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问题是否有深度、有价值、有意义,是否能够引起多方回应,直接关系到数学课堂的成败。但在现实中,很少有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现实的情况是“教师设套套,学生钻圈圈”。即便教师给学生“搭梯子”让其提问题,学生也很难从“沉睡状态”恢复到“兴奋状态”。如何使学生在产生问题的过程中乐不可支?我想,设置适宜而有趣的生活情境,也许不失为一条好路子。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百分数》是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内容,在教学时如何化枯燥为有趣呢?一教师在上课伊始,师生共同展示自己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例子,比如,在衣服领子的标签上、在小吃饮料的包装盒上、在玩具的说明书上……“百分数”的影子无处不在。教师要引发学生联系生活的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比如,(1)百分数是什么意思?(2)人们为什么要用百分数?(3)在什么情况下用百分数?(4)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联系?
  这样的问题是学生自己的“所见所得”,因而成为学生“凝神”的心理动因。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有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衣服、玩具上的“百分数”都是学生“看见”的,如果通过老师的讲解,再亲自“做过”,那么,这些知识必将长久地贮存于学生的记忆之中。如果学生思维活跃,使探究的触角不断深入新的“未知之地”,也许有可能会想到十分数、千分数等。这样的自主,能最大限度地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二、创设情境:使课堂渐渐升温
  “优秀教师在课堂和学校能创造出一种积极的气氛。”说得不错,但是当我们总是把知识当成是静止的、平面的、机械的;当我们总是在原封不动地“复制、粘贴”课本上的材料,学生又怎能活泼起来?学生的灵性又怎能不日渐萎缩呢?课堂不是仓库,而是试验场和生命栖居地,具有无限延伸和突破的可能。好的课堂不是一个冰冷的所在,而是充盈着温暖、和谐和适宜的气氛。每每想到这一点,教师就应该为这样的课堂,去毫不吝惜地努力,去创设“货真价实”的情境,去沉潜于建造厚实大气的课堂骨架。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就是利用生活情境进行教学的极好的例子。
  (1)在街头小巷观察象棋中的“平移”;
  (2)在游乐园中亲自体验“旋转”的感觉;
  (3)在电视或画册中观察京剧脸谱,尝试能否以一条虚线为对称轴而意识到“对称”;
  (4)辨一辨:在0、3、5、7、8这几个数字中,有没有对称的数字……
  想想:如果学生对这些现象缺乏充分的感知和浓厚的兴趣,不仅导致所学与现实生活脱节,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且由于缺乏来自生活现象的印证和启示,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日渐萎缩。所以,教师的责任不仅仅在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这样的例子,还在于结合生活情境的欣赏,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图形变换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在欣赏美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图形的知觉能力。当数学知识和生活“深情握手”之时,学生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时,就变得乐不可支,并在这种喜悦中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课堂的丰富性决定着学生的丰富性,课堂的卓越性决定着学生的卓越性。因而,优秀的教师总是特别的用心、用意、用情,从学生的童真、童趣、童心出发,构建出数学知识和生活情趣的“山山水水”。如此,课堂的气氛愈来愈活跃,学生的兴趣愈来愈高涨;“数学王国”里留下一串串探寻的足迹;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弥漫着积极、互赖、融洽的气氛。
  三、创设情境:使学生走得更远
  有一句话这样说:“一个教师能走多远,就能带领学生走多远。”就小学数学而言,这样的“带领”并非单单是知识的单线传递和灌注,而是理性思维、心界眼界、创新能力等的全面提升。教师就应当保护学生生来就有的求知欲,并借助各种途径、方法,包括适宜的生活情境,去激活和强化这种求知欲,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收获方法、能力和智慧,逐步摸索、归纳,生成适合自己学习数学的方法。
  仍然以《对称平移和旋转》为例,可以创设以下生活情境进行延伸和突破:
  (1)家庭住址门牌号中哪个数字是对称的?能否就对称这一特点记住门牌号。
  (2)你们班上谁的名字中的汉字是对称的?如果不对称,是否意味着你记错了他的名字?
  (3)你的家庭中成员中名字的拼音中,哪个字母是对称的?
  (4)拆散自行车中的某个对称零件,看看还能否运转?为什么?
  (5)亲自“剪一剪”结婚时所用的“喜”字,并让家长验收。
  (6)让孩子们亲自观察公路收费站道口转杆打开和关闭的情况,分别认识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的动态情境,学会在方格纸上把一个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
  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是已经完稿的剧本。新课改视角下的数学课堂是动态多元的,并且是一个不断“摇曳生姿”的空间,不断向四周扩展拓展的空间。作为教师,在其中应该确认什么、赞赏什么、激励什么,将决定课堂和教学的走向和脉络。引导学生在数学天地中尽情驰骋,在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等方面得到锻造、润泽、滋养,必将惠及于数学课堂,必将惠及于学生,甚至必将惠及于家长和社会。
  创设一个情境化的数学课堂,关键在于教师的角色转换,这种角色定位呈现三种特点。(1)教师是一个情境的发现者,善于发现数学知识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图景;(2)教师是一个鼓励者,和学生一起分享数学情境的乐趣;(3)教师是一个激励者,引领学生走到更远、更广的原生态的生活中,找出另辟蹊径的“路口”,打开更多个“窗口”,数学学习必将异彩纷呈、精彩连连、多元高效。
  参考文献:
  [美]托德・维特克尔.优秀教师一定要知道的十四件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03.
  (作者单位 福建省泉州市东星小学)
  ・编辑 张珍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9016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