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效课堂如何实施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把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的一种教学方式。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到生活,数学教学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景相结合,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从而运用到生活中去。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标准;高效课堂;数学生活化;解决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情景来创设课堂的数学情景,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生活情景来教学,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将抽象的数学转化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生活问题,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走进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周围的事物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要求我们必须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不但要把生活引进课堂,而且让学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去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1.运用学生生活经验,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1.1 创设导入情景的数学素材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将学习任务与情境相联系,可以激起儿童浓厚的兴趣和情感,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一般是通过游戏、故事造境,环境营造,媒体辅助等来联系生活、模拟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创设某种特定情景,设下悬念,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地探究,在新课一开始就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有利于后续学习中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使学生主动参与科学的探究性学习,养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出示多媒体画面:在一条公路上行驶着自行车、手推车、三轮车等车轮都是圆形的。教师问:“看了刚才的画面,你想到了什么?”,“车轮为什么要做成是圆的而不做成正方形或是椭圆形的呢?”生答:“如果车轮做成正方形或是椭圆形的,那么滚动起来就不平稳。”我又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车轮滚动起来就平稳呢?”我的追问令学生难以用学过的知识做出科学、准确的回答,我就此引入新课:“今天研究了圆的特征,同学们就会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学生带着寻求实际问题答案的急切心情进入了新课的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2 创设问题情景的数学素材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在于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因此,要求教师要善于巧妙地把数学学习内容转换成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了问题意识。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练习课时,尝试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我先通过填空和基本练习发现学生已经熟练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会用公式求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体积。于是因势利导,拿出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一些水和一个不规则玩具,问学生:“你们能利用这些器具求出这个玩具的体积吗?”问题情景一经提出,学生的探究热情空前的高涨,还没有等老师宣布分组讨论,几个学习小组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孩子们在小组中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畅所欲言,好不热闹。此时,老师发现孩子们已经完全投入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之中,通过研究、讨论和老师适时引导.他们想出了通过水的上升或下降来求出玩具体积的多种方法。问题的解决变得如此多样和快捷,这是老师未曾想到的,而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则明显地告诉了我们创设适当的问题情景有助于学生自主的探究学习。
  1.3 创设活动情景的数学素材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形;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有关数学的现象,并能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探索数学知识。有的问题情景模拟出来,让学生观察、思考。
  例如:教学《1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可以创设购物的情景,让同桌二人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商店现有15支铅笔,10支扎成一小捆,顾客买去9支,还剩几支?学生结合操作探求计算方法,有的用破十法,先算15-10,再算5+1;有的用拆减数,把9拆成5和4,先算15-5,再算10-4;也有的“想加算减”;还有的一根一根去数。方法多样化,人人动脑参与学习过程。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受教师“先入为主”的观念制约,占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享有足够的思维空间,不时迸发出探索、创新的火花。
  2.运用学生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2.1 运用生活实物,数学探究具体化。
  在数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教师的作用更多地在于点拨,“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探究、获取知识,学会思维。
  例如:在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时,我就借助推选数学课代表这一活动来引导学生探讨记录的方法,我请学生从6名候选人中选一个最信任的人做数学课代表,全体学生投票。之后请一名学生唱票,其他同学做记录。记录的方法是:每听到一名同学的名字就在这个名字下面用自己喜欢的标志做一个记号。学生在交流中展示各自不同的记录方法:有的打“√”的,有的画“☆”,有的画“△”,还有写数字的,也有画“正”字的。这些记录的方法都来自学生的生活积累,方法的多样可见他们的思维范围很广。在展示后,我问道:“这些记录方法中,你们最喜欢哪一种,并说说为什么?”由此学生将众多的方法进行比较,一致认为用画“正”字的方法比较好,并说出了这种方法的很多优点,我便及时小结:“因为画正字的方法既好数,又节省纸张,所以成了我们搜集数据时常用的方法。”接下来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录表说说感觉,在学生说出这样记录我们还需要去数候选人得票数时,引出统计表的概念,让学生互相合作,完成统计表的绘制。学生通过自己的内心体验,感悟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印象是十分深刻的,对统计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也比平淡的讲解会深入的多。试想,如果教师越俎代庖,以自己思维方式代替儿童的思维方法,直接灌输画“正”字的方法及统计表,以自己的感情代替儿童的思想感情,并试图用理性的灌输要学生明白事理,最终定会事与愿违。当学生对记录表产生异样的感觉时,这正是一种“愤排”的情景,教师统计表的呈现更应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很自主地选择统计的方法,然后进行比较、选择,最后统一用“正”字,他们既主动参与了构建,也体会了数学课可以如此自由和精彩。   2.2 借助生活实例,数学探究合作化。
  数学知识是前人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或者是揭示出的规律,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敢于捕捉、获取、积累知识,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前提和起点。因此在教学中从生活中学,把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会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只要教师多动脑筋,多想办法,给学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就一定能让学生亲近数学,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
  例如:国庆节开班会,想用50元买水果,怎样买最合适?同学们热情高涨,七嘴八舌地说起自己喜欢吃什么水果。这时有人提议,先在班上调查,再买什么水果。结果统计出全班50名同学中有21人最喜欢桔子,有12人最喜欢苹果,还有7人喜欢其它水果。因此,大家决定50元中拿25元买桔子,15元买香蕉,10元买苹果。第二步要了解每种水果的价格,确定每种水果买多少千克。通过调查、比较他们发现某超市的水果质优价廉,其中桔子每千克1.6元,香蕉每千克4元,苹果每千克3元。最终结合实情,他们用9元买了3千克苹果,用16元买了4千克香蕉,用25元买了16千克桔子(本来应付25.6元,他们提出量大优惠,便宜了0.6元)。在这次活动中,他们不仅运用了学到的各种数学知识和方法,如调查统计,按比例分配等,还锻炼了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在班会上,吃着自己买的水果,同学们心里格外甜。从而使学生逐步明确学习的目的在于实用,只有课内学好了数学知识才能更好地让数学服务于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知识的应用中深化了探究的意识,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2.3 利用生活经验,数学探究生活化。
  数学知识本身是抽象的,但它又是寓于生活、扎根于现实。教学中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加于理解,更能体会出数学知识的真正价值,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例如: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整百、整千数的速算,可以利用学生买东西的生活经验去发现和理解算法。教师可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妈妈到商店买球鞋,身上有123元,每双球鞋99元,妈妈可以怎样付钱,还剩多少元?学生想出了多种方法,其中有的借鉴买东西时“付整找零”的经验得出付出100元,再用23元加上找回1元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抽象出123-100+1的算式。这样,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探究出算的方法,让学生在经历生活历程中感悟数学,建立数学中凑整简算的思想,实现了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主建构的目的,培养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的意识,提高了学生以生活经验理解数学的能力。
  3.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回归生活,体验数学价值
  3.1 在应用中认识生活实际
  我们过去的数学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答现有的数学问题,即课本上已经经过数学处理的问题。学生只要按照学会的解题方法,一步一步地去解决就可以了,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的来源和作用,更不需要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学生在不断反复机械地操作下,虽然能熟练地掌握各种题目的解题技能、技巧,但一碰到实际生活却显得不知所措,特别是一些中、差的学生在一堆反复操作的数据符号前,自然而然产生了一种乏味、厌学的情绪。长期这样,学生就有可能产生一种对数学的恐惧感,因此教师有必要让学生在数学应用中、在生活实践中使知识得以验证、得以完善。
  例如:教学《厘米的认识》一课,课堂即将结束时,教师让学生用课上学到的知识进行生活中的测量。学生测量自己身上的或别人身上的手指、手掌、腿、头、裤子的长度。孩子们在生活的课堂里解决了身边的问题,体验了身上藏着的神秘的尺子,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实践能力。
  3.2 在应用中参与社会生活
  从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角度来说,数学教育既是一种科学教育,又是一种文化教育。虽然科学也是文化,但文化不一定是科学,作为科学的数学与作为文化的数学是不完全一样的。文化的数学既包括纯数学,也包括数学科学以外的关于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行为、观念和态度。这种行为、观念和态度对学生来说,只有在参与社会生活后才能得到潜移默化地接受。
  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时,就提前让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学习,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参与父母存钱、取钱,观察银行的利率电子显示屏,并记录下银行的利率,学生在看、听、记的时候,不知不觉接触了数学问题:“利率是什么啊?”“钱存多长时间划算?”要求学生继续观察分析,并请教一下银行的工作人员,然后估算一下,回到课堂让学生带着刚才想到的问题去预习课本。由于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自己又学会了解决,从而找到了切实可行的储蓄方式。这时,学生情绪高涨,教室里气氛活跃了起来,好多学生提出现在要认真读书,今后自己要多挣钱,存入银行,支援国家的建设。我认为象这样让学生养成留心身边的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使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富有魅力,对于提高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数学教学应该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生活化的目的。
  收稿日期:2014-05-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1135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