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升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途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永华 刘红 杜晓明 邓子玉 娄长胜

  摘要: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全社会的共识。本文在分析用人单位对工科大学生的能力需求的基础上,从高校、用人单位、学生的角度探究了提升工科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的途径。高校应当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用人单位应当肩负起社会责任;大学生应当发挥主观能动性,全方位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185-03
  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处于全球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机遇与挑战并存。经过多年扩招,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规模世界第一,但培养的工程人才多而不精,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不足,特色不突出,与发达国家培养的学生有差距。目前存在着困扰高校和用人单位的矛盾:大量工科毕业生涌入到就业队伍中,学生和家长抱怨“就业难”;用人单位招聘不到胜任岗位的人才,面临“用人荒”。解决该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个人以拥有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在学习中创新,整合各项资源,充分显现资源要素的效用,而使自我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包括知识、技能、个人品质及价值观等[1]。某些学者关注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施炜探讨了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1]。曾向昌分析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关联性[2]。黄艳霞提出关注就业技能成为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3]。王秀芝研究了欧美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模式、措施及启示[4]。本文将从社会用人单位对工科大学生的能力需求出发,从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角度探究提升工科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举措问题。
  一、社会用人单位对工科人才的能力需求
  工科大学毕业生除了应当具备基础科学、工程基础和工程专业知识外,还应具有个人和职业能力、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工程设计和管理能力。
  (一)个人能力、职业能力
  1.发现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掌握工程基础理论和技术,使用规范的工程语言表述,进行工程推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2.求知欲和终身学习能力。能探索工程问题,发现新知识点,提高自身能力;具备自学和综合分析能力,掌握专业领域的前沿和动态。
  3.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大学生通过学习和积累经验,可提高专业素养,发现问题,批判性地吸收经验,保持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4.主动规划个人职业生涯。社会要求职场人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根据自身条件及环境需求,进行自身职业发展规划。
  5.职业道德和责任感。诚信社会要求每个人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遵守行业规范;具有质量、安全、服务和环保意识。
  (二)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1.组织与协作能力。在多学科交叉的工程实践中,要求工科人才理解企业文化,具有团队意识及协调、管理、领导能力。
  2.表达与沟通能力。工科大学生应能够编纂和诠释工程文件,采用专业术语交流,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和环境适应能力。
  3.外语沟通能力。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对外交流增多,要求大学生具有对外技术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
  (三)工程设计、实施管理能力
  1.了解社会环境以及企业与商业环境。工科大学生应了解本专业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和责任,了解企业战略和规划,重视企业文化。
  2.工程设计和实践能力。针对工程问题,工科大学生能够运用工程软件进行设计和优化并确定实施方案。
  二、提升工科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
  为提升工科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专业负责人和教师应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专业培养方案出发,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等方面;用人单位也应担负起社会责任,参与人才培养;学生个人应当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就业竞争力。
  1.制订合理的专业培养方案。首先应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各专业应当结合实际情况以及用人单位对工科人才的能力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整合课程体系,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工科人才培养方案,将学生的综合能力分解,与培养方案中的课程逐一对应,加大工程设计、工程实践、工程创新类课程或环节的比重。例如,开设三维工程软件课程(UG等),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开设创新类课程,设置创新创业训练环节,培养提升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工科高校应积极引导教师借鉴先进的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等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等大学探索创立的现代工程教育模式,成效得到了公认[5]。采用基于项目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和实践教学中围绕实际工程案例、工程项目设计将有关课程有机联系起来,在知识学习和应用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3.校企协同培养工科人才。发达国家的本科高校自上世纪初开始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来培养工程人才。“交替式模式”,即学习学期与工作学期交替进行,安排学生在企业集中实践,提升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将所学理论用于实践中,效果明显。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自2010年开始,教育部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特点为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和行业标准培养人才;强化学生的工程和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在企业学习实践的时间累计一年[6]。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项目研发等方面深度合作,校企共同制定工科人才培养方案,将集中实践环节如工程岗位实习、专业课程实践、毕业设计等分散在企业进行,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中,“真刀真枪”地实践,学生毕业就业时很快会进入“角色”,适应新岗位,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4.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经历了由职业指导到生涯教育的发展过程。发达国家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历史悠久,系统全面。例如,德国重视大学教育与就业市场的联系,大学、企业、劳动主管部门紧密合作,大学负责培训学生的专业能力,企业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基地,负责实习生的考核和培训。随着我国高校扩招以及就业方式的变革,“职业生涯规划”开始进入中国教育界[7]。2007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高校都设立了就业与创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扎实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就业与创业,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5.社会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工科人才培养的主体是高校,同时需要用人单位参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从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到提供实习机会,校企协同培养是目前成功的工科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用人单位,不能游离于人才培养的环节之外而指手画脚,把责任都推向高校[5,6]。我国的中小企业经营者出于降低经营成本和安全因素以及技术保密等方面的考虑,不愿意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中,很少提供在校大学生的工程实践机会,而国有大中型企业所提供的工程实践岗位和机会不能满足在校大学生的工程实践需求。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出台政策,鼓励和督促各类企业参与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6.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大学生应当珍惜自己的青春时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刻苦学习,“苦练内功”。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机遇与挑战并存,社会需求更多的有真才实学的青年才俊。当代大学生只有勤奋努力,把握自己,在学习和实践中完善自我,才能提升就业竞争力,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结论
  高校应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包括培养方案制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用人单位应参与校企协同培养工科人才;大学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全方位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施炜,张苏.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辨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0,(5):118-121.
  [2]曾向昌.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关联性分析研究[J].高教研究,2007,(2):110-112.
  [3]黄艳霞.关注就业技能: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J].现代教育管理,2010,(1):106-109.
  [4]王秀芝,罗嘉珂.欧美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模式、措施及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3,(5):120-124.
  [5]王刚.工科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28-32.
  [6]刘玺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与探索[J].现代教育管理,2009,(7):111-113.
  [7]周英.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大力培养工程科技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1,(8):11-13.
  
  基金项目: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辽教发[2012]130号)和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建设项目(GZ201208)和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JG11ZD12)。
  作者简介:李永华,博士,教授,沈阳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塑性成形及模具系主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1417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