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在农村心理健康教育中进行家校合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云甫

  摘 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家校合作,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树立“家长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合作伙伴”这一理念,运用多种措施,构建“双服共进”的家校合作模式,利用先服务后合作的教辅共进模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人才
  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整合是通过调查了解,针对学生在学习心理、个性发展、人际交往、人格培养、环境适应等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设计,注重学校的服务,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及家长的主主观能动性,解决学生问题的同时,提高家长的合作意识。我们学校作为农村中学也充分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在实践中,许多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仍存在着种种误区。例如:学校向家庭单向灌输过多,家校之间缺少沟通。无论从时间,还是从内容上都是不连贯的、不完整的,使合作流于形式。如何在农村心理健康教育中进行家校合作呢?
  一、观念必转变,关系应更新
  首先,学校应该转变观念,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家校之间同是教育学生的合作伙伴,应该建立平等合作的互助关系,和家长平等地沟通交流,而不是摆起架子,以教训的口吻来责怪家长。其实,从我们以往的工作中,能够看到家校之间的沟通经常是教师指挥家长,学校支配家长的情况。显然,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的家校关系是不平等的,学校与家长的关系相当于上级与下级的关系。家长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不是积极主动地管理学生,对学校和教师存在依赖的心理,认为教育学生应该是学校的事情,老师的事情。他们把学生交给学校就什么问题都不用管了,这样学生在学校接受了教育,回到家里与家长缺少沟通。教师和家长之间缺少沟通,就使学生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心理问题堆积得越来越多,越来越难教育。另外,学校应由配合家长服务变为主动为家长服务,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想出教育学生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针对这种情况,学校与教师应该由指挥者变为合作者,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存在的问题到底是学校教育的问题,还是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要弄清楚。尤其是现在,离婚率的提高使一些学生缺少家庭的温暖,父母之间推卸责任,使学生存在误解。所以,教师要和蔼地与家长沟通,静下心来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心理情况,以得到家长的配合。那种将家长放在被动、客体地位的消极的家校合作关系,并未真正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因此,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者――学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孩子心理健康的水平取决于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影响。以布郎芬布伦娜为代表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人的成长来自个体与环境的互动,互动过程不仅在同一层环境系统中,而是在多层环境系统中交互形成的,每个系统直接或间接与其他系统互动,且复杂地影响个人发展。也就是说家校之间应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教育学生,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因此,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有与家长合作的意识,和家长一起群策群力,共同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二、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化,师资要重组
  有的学校在新型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时,非常重视研究成果,但往往不能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尤其是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无法得到保障。学校如何利用现有师资,提高家校合作的质量呢?首先,学校领导要制定并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制度,把实验成果纳入学校的日常工作之中,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部分,为家校合作的开展保驾护航。其次,学校必须建立一支心理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尤其是在农村初中,专业心理教师不足,领导应该利用现有的师资进行再培训,如班主任教师做兼职心理教师。同时学校要有意识开发、重组家校合作手段,应该关注综合运用电子技术设备。如利用网络中的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培训教师,借家长会向家长推荐心理健康教育优秀网站,以便家长学习,帮助家长正确评估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在合作之中,学校尤其要充分利用3G技术。当今社会,家长几乎都持有3G手机。因此,学校可利用3G技术服务范围广、反应速度快的特点,借助短信、微信等形式与家长跨时空合作。这种灵活又隐秘的家校合作方式,使家长在地位和人格受到尊重的前提下,在耳濡目染中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念,在相互交流中提升了教育水平。长久坚持,这种合作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家校合作中的人力物力等投入,降低教育成本,而且保证了合作的持久性,前景看好。
  总之,我校积极倡导并全力推行“双服共进”的心理健康教育家校整合模式,服务于家长,面向家长的需要。如为家长服务时注意保护孩子与家长的隐私,这样才能有助于孩子与家长真正开放他们的心灵。此外,学校还为家长提供便捷的联系模式,以便家校能及时、有效地沟通。这些做法,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火如荼地阔步向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初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3152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