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的社会性偏差与引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迎军 梁东兴 周皓

  摘 要:大学生思想的社会性偏差是全球化背景下社会深刻变革带来的必然产物,随着新媒体带来的生活方式变化成为大学生生活的新常态,这一偏差可能进一步加剧。高校必须善于运用新媒体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大学生思想;社会性偏差;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4-0183-02
  所谓新媒体,是指以数字和网络技术为核心,通过互联网、卫星通信等渠道,向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传播信息,从而为大众提供服务的媒体形态。相对于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信息量大、传播快捷、发展迅速,已不可避免地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并对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产生着重要影响。当前,青年大学生正是伴随着新媒体成长起来的。而且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新媒体带来的生活方式变革将愈来愈成为大学生生活的新常态。不可否认,这种新常态使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更有活力、创造力。但同时必须注意的是,这种新常态也可能导致大学生思想社会性偏差的加剧,最终使大学生思想颓废,甚至价值观偏移。因此,高校必须下大气力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规律,注重联系大学生思想实际,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不断纠正社会性偏差,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居于主导地位。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社会性偏差形成的基本原因
  大学生思想的“社会性偏差”是指大学生思想由于受到来自社会不良事件、环境或思想观念的影响,久而久之,形成了与高校育人目标相悖的、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观念。由于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主要是在学校完成的,因此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扮演着关键角色。但是人是社会的人,人离不开社会,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开放式办学成为共识,学生自由选课、视频公开课、慕课等迅速兴起,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更加与日俱增。
  通常地,在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里,由于教育从属于社会,社会环境(或者主流环境)的影响是与学校教育相一致的,学校教学也能够很容易实现自身的教育功能。然而当今社会却处于深刻转型之中,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改革的迅速深入带来了社会生活的急剧改变,大学生周围的社会环境,包括各种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因此表现得错综复杂,且激烈震荡。久而久之,必然引起大学生思想认识发生变化。应当承认,这些变化有许多积极的作用,但同时这些影响和变化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当前大学生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已不是在被动地接受教育,他们会对许多事物包括学校教育内容做出自己的理解和反应。另一方面社会影响是复杂的,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又良莠不齐,如果不能及时给予正确解答,一些大学生难免出现模糊的、片面的甚至错误的认识。比如,有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对传统教育冷漠、疏远,却欣赏西方文化、热衷言情暴力,致使精神疲软,人格退化,缺乏健康向上的精神气质。表面上看,这些应当是学校教育解决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的根子却在其周围不良社会环境的潜移默化。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需要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未来和希望的大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决不能因为社会的深刻变革而掩盖大学生思想社会性偏差的不合理性,甚至让虚无主义和怀疑论兴盛。高校教学是以知识形态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培育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是其基础和生命线。因此,高校的育人工作,首先必须注重联系大学生思想实际,不断纠正社会性偏差,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居于主导地位。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社会性偏差的加剧
  新媒体带来的生活方式变革将愈来愈成为大学生生活的新常态,这种新常态拓展了高校思想教育的渠道和资源、丰富了思想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但这种新常态是把双刃剑,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也可能使大学生思想社会性偏差加剧。
  首先,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便利性和快速性,增加了校园网络信息疏导的难度。新媒体的迅猛发展,预示着一个全新的“微时代”的到来。随着IT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媒体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特征。在上网手段上,随着3G技术已然成熟、4G技术蓬勃发展,手机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移动上网资费大幅下调,传统互联网正在向移动互联网延伸,这使得身在高校的大学生也难以置身网外,必然受到各种纷繁复杂信息的干扰和影响。在服务模式上,更多的人可以便捷地提供信息、自由地表达意见,他们既是信息的消费者,又往往成为信息的提供者,这就为虚假信息传播提供了便利,如果不及时引导,极易引发“滚雪球效应”和“群体极化”现象。在传播功能上,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不同观点的人能够更便捷地进行交流、参与讨论,从而为多元化观念的对立提供了平台,这使得新媒体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发生的颜色革命,中东、北非、东南亚乱局等,都与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推波助澜难脱干系。
  其次,新媒体信息受众的广泛性及隐蔽性,容易引发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问题。据统计,我国网民已近6亿,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新的上网终端每天都大量增加。与此同时,每天约70亿条信息自微信产生,数百亿条贴文自各平台发布,各种目不暇接的社会舆情热点事件通过微博等新媒体迅速曝光。而一项针对高校大学新生的调查表明,入高校前就上过网的几乎100%,家中有互联网的占70%,入校前使用智能手机的超过95%。新入学的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有些甚至两到三部。由于受到校园上网环境的局限,大学生更依赖手机上网的方式。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将难以避免地裹挟于大量来自网民或真实或虚假的信息之中,稍有不慎,将受到诱惑和欺骗,甚至参与其中,既成为谣言谎言的受害者,又成为谣言谎言的传播者。久而久之,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正确的价值观提出了严峻挑战。   再次,新媒体信息内容的开放性及随意性,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冲击。“微时代”,普通大众运用博客、QQ、微博、微信等发表言论,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人人都是信息的接受者、传播者和发布者。一项调查问卷表明,70%的人曾拥有QQ,59%的人使用过微博和微信,35%的人在网上发过帖,82%的人主要通过网络获取信息,47%的人时常谈论网上热点事件。不可否认,新媒体的这些信息中大部分是积极向上的,它有利于人们更方便地全方位了解社会生活。但是充斥于新媒体的这些信息往往鱼龙混杂,其中不乏许多欠缺理性思考的感性化跟风言论、突破道德底线的个性化宣泄言论,以及一些旨在无中生有恶意炒作的煽动言论。与此同时,西方敌对势力、国内反动势力、民族分裂势力也纷纷借助新媒体大肆渗透,极力批驳丑化我党我国形象、诋毁改革开放,鼓吹美化西化、分化等错误言论。这些言论时刻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干扰和冲击,很可能形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社会性偏差的引导
  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大学生思想社会性偏差的产生将无时不在。这要求高校必须认真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在调动个体活力、剖析现实问题、拓展育人渠道中搞好引导工作。
  第一,在尊重学生个体需求、调动学生个体的学习活力中搞好引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最广泛地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去体验美好、成功、快乐和崇高,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思想体系、鲜明的价值判断、积极的生活态度。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当前大学生的个体意识、竞争意识和成才意识越来越强。为此,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尊重大学生、理解大学生、适应大学生、开发大学生、解放大学生、为了大学生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大学生主动探索精神与能力,正视大学生的情意教育与情意发展,将认知学习与主体探索统一起来,将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统一起来,将科学的认知侧面与情感侧面统一起来,在强调训练、努力与逻辑组织的同时,强调大学生的自由、兴趣与心理组织。从而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理论说教、思想灌输的传统思维。改革妨碍大学生主体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和模式,为大学生主体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培养,为大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开发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其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反应,实现大学生和谐的、富有个性的发展。马克思曾经深刻地指出:未来社会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全面而且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而“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也就是说:人的全面而自由地发展,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视大学生“社会化”的同时,也绝不能忽视大学生个体作用的发展,既要刻意于大学生“大我”的发展,也要着眼于大学生“小我”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完善自我,达到自我的全面发展与实现。
  第二,在紧密联系社会变革、剖析学生关注的实际问题中搞好引导。面对社会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处于疲于应付和无所适从的状态,要直面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切实解决现实困惑,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辨别力、判断力、选择力、创造力,让大学生自己掌握批判的武器,学会判断和选择,学会自己正确面对人生,创造美好生活。为此,首先要关注热点问题搞好教育。应结合教育内容,在大学生中进行调查,让大学生把自己最关心的社会问题和希望解答的问题写出来。通过整理,把大多数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与教育内容有机结合,适时融入政治理论课程或者专题思想教育中予以解答。在回答问题时,应避免就事论事,而是着重从正面剖析问题、讲清道理、努力做到以理服人,充分发挥真理的力量、逻辑的力量,帮助大学生提高科学的认识和分析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在讲清道理时,要善于联系“古今中外”的实际,搞好以理服人。即从历史发展的脉络,讲清当今实践的根源,从中外对比的实际,讲清中国特色的优势,尤其是要讲好中国故事和当今实践,通过恰当的事例运用到教育中,增加教育的信息量,才能使学生听得进、愿意学,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其次,要联系实际困惑组织参观。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社会教育资源,组织大学生实地参观,现场学习和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巨大魅力。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更好地接触到社会实际,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验证所学理论的正确性,使理论在社会活动中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信念。另一方面,大学生还会发现和遇到一些新的社会实际问题,然后开动脑筋,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和解决,使理论外化为实际行动,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第三,在始终关注学生思想、运用新媒体拓展育人渠道中搞好引导。首先,注重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引导。充分利用新媒体信息海量、获取便捷的特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搞活课堂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多针对大学生实际思想偏差设置疑难问题,激起大家寻求正确答案的强烈欲望,并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组织辩论,最后由教师把搞糊涂的问题进行彻底的有理有据的讲解。其次,注重网络课堂对学生的引导。利用网络技术,开设网上课堂,可以有效拓展教学资源,实现师生互动。同时还可以利用网上论坛,回答大学生关心的问题,解疑释惑。尤其是课堂上不宜讨论的敏感话题,或有些同学的隐私问题,他们是不会在课堂上向老师求助的,但是在网络环境中,这样的同学会更容易说出自己的隐私问题,寻找老师的引导和帮助。再次,注重第二课堂对学生的引导。利用新媒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建构全方位、多层次的校园新媒体文化氛围,吸引和凝聚大学生,使学员们对校园新媒体文化建设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并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积极引导培育好校园新媒体。积极占领校园网络教育阵地,有针对性地参与校园网上社区、QQ群的活动,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功能。着力打造精品校园学员网站、校内论坛等媒体平台,指导学员依托网络建立网络团支部、网络党支部等网上虚拟组织,发挥引领思想、服务生活的功能。有意识地培养“校园网络大V”,积极引导校园思想舆论、传播正能量,使大学生在自觉与不自觉的新媒体遨游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
  参考文献:
  [1]段彩屏.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文史博览(理论),2012(11).
  [2]万云.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和对策[J].文教资料,2010(12).
  [3]冯锐.论新媒体时代的泛在传播特性[J].新闻界,2007(4).
  [4]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2013.
  收稿日期:2014-09-26
  作者简介:刘迎军(1973-),男,湖北天门人,硕士,从事应用伦理学研究;梁东兴(1977-),男,湖北随州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从事应用伦理学研究;周皓(1987-),男,湖北武汉人,硕士,从事应用伦理学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4797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