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几点做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为更好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我始终坚持:立足现实、注重感悟、重塑道德。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深挖思想品德课中德育内容,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联系实际,让学生去感悟,去激发欲望,树立理想,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
  关键词:课堂学习 德育功能 道德情操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今,不管我们的课堂学习形式如何革新,从“填鸭式”、“提问式”到“自主互助式”、“探究式”等,不管形式发生多少变化,教育的真谛、首要任务没有变,那就是――传道!这一点上“思想品德课”有着首当其冲的责任。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真正内涵在于其德育功能。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能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事关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成败。我们知道,当今青少年学生中出现了许多与我们传统道德观念相悖的不良倾向。
  如:不孝敬父母、不尊重老师、不吃苦耐劳、个人意识太强、索取和享乐有余、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欠缺等病症,这些现象与学校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出现上述问题,有很多社会原因,如独生子女问题、价值取向的改变、大量西方色情、暴力文化的涌入等等,容易导致学生对他人和社会失去有效的道德判断力,丧失对崇高精神的追求和崇高人格的塑造。但不管如何强调客观原因,也不能推卸我们教育者的自身责任。
  所以为更好的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我始终不渝坚持的一条原则便是:立足现实、注重感悟、重塑道德。“做事须先做人”,我们必须深挖思想品德课中德育内容,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联系实际,让学生去感悟,去激发欲望,塑造理想,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
  一、联系实际,让学生去感悟
  思想品德课教学是知、情、意、信、行统一的过程,知、情、意、信、行这几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都会影响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整体效果。
  首先一个就是知的问题,即要清楚我们的学生是处在怎样一个心理认识水平之上,然后联系实际,因势利导,纠正偏见,提高认识。
  如:我们在学习“看事例,谈感想――收集社会主义建设典型事例,说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节时,就发动学生利用周末回家的时间,向父母打听,自己调查,了解本村或周边地区、自家或亲戚在这改革开放二十年间的变化,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去搜集材料,在动手动脑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感悟人生,提高自己的境界,从中升华自己的那种爱国主义情感。
  二、弘扬传统文化,传播现代文明
  在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节中,我让学生充分列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思想:从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孙中山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到邓小平的肺腑之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师生之间倾其所有,相互讨论,争相发言,深刻的体会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是每一个中国人成就伟大人格的根本所在。这也是我们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所要大力宏扬的东西,她无处不在。
  在“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几课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爱国主义情感无时无刻不充溢其中。
  我们在学习“坚持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一节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功能,向学生们展示:旧中国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何割地赔款,列强如何在中国横行,如何在中国的土地上树上一块“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以及我们如何实现了祖国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社会繁荣昌盛,香港、澳门回归的动人场景等一系列史实,让学生真正从其中去感受落后就要挨打,强国才能免遭欺辱的事实。这些无不对学生产生了巨大的震动,使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同时,还使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现代文明的力量所在,更加坚定了他们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的主动性。
  学生从知到行的转化是复杂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核心就是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意结合,在注重提高学生道德认知的同时,注重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从而指导他们的道德行为。
  一位教育家的话永远是我的座右铭:“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愿我们永远都能够做到激励、唤醒和鼓舞,永远都能够无愧于“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
  参考文献
  [1]徐建成 著《课堂教学新视野》.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朱小蔓 著《情感教育论纲》.人民出版社。
  [3]戚业国 著《课堂教学艺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5356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