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所得税会计准则的中外比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江健

  摘要:所得税是调节国家和企业间利益分配的重要手段,各国都比较重视对所得税会计的规范。从国际范围来看,国际会计准则和美、英一些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中对所得税会计都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对我国所得税发展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我国已经发布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的实际情况,并考虑了国际会计准则和被考察国家对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相关定义 会计比较 会计建议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265-01
  本文简要阐述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和中国会计准则关于所得税会计之间的一些主要差异,主要就国际会计准则、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和中国会计准则截至2014年3月的差异做一些比较。
  1 所得税会计含义的比较
  我国具体会计准则中详细列举税前会计利润(或亏损)、纳税所得(或亏损)、本期所得税费用(或利益)、时间性差异、永久性差额、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等七个定义。《国际会计准则所得税》中列举了会计利润、应税利润(纳税亏损)、所得税费用(收益)、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暂时性差异等六个概念。我国具体准则与国际准则相对比多了一个永久性差额的定义。
  我国具体准则中时间性差额是指在某一会计期间,有些收入和支出项目计入税前会计利润,与计入纳税所得的时间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或亏损)与纳税所得(或亏损)之间的差额。时间性差额可分为应纳税时间性差额和可抵减时间性差额:其中应纳税时间性差额,是指在未来会计期间内产生的应纳所得税金额的时间性差异;可抵减时间性差额,是指在未来会计期间内产生的可抵减所得税金额的时间性差额。而在国际会际准则中与此相对应的概念是暂时性差异,指在资产负债表中一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金额与其税基之间的差额。暂时性差异是以下两种之一:(1)应税暂时性差异是在回收或和偿还该资产或负债的账面金额未来期间的应税利润时候,产生的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2)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在确定收回或偿还该资产或负债的账面金额未来期间应税利润的时候,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2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
  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一般可以有两类: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会计法。应付税款法是指将本期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税额之间产生的差异均确认是所得税费用,然而纳税影响会计法是运用本期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所影响的具体金额,递延与分配到以后每期,即将本期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产生影响使用跨期分摊的办法。总之,应付税款法便于操作,但是这种方法并没有考虑到时间对所得税费用所产生的具体影响;相反纳税影响会计法则相对比较复杂,但是它综合考虑了时间的具体影响,相对更加科学和合理。因此,我国的大中型企业运用资产负债表负债法较合适,这是因为大中型企业资金雄厚,在技术创新、节约成本方面还是规模采购方面,企业在运营中容易取得规模效益,资金抗风险能力比较强,生产能力强,纳税能力强,因此采用负债表法,更有利于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国际准则第12号公告明确规定,企业必须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中的资产负债表负债法进行所得税的核算,不再使用利润表债务法,在核算过程中注重暂时性差异及其影响。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09公告中也规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中的资产负债表负债法,在核算过程中注重暂时性差异的影响,而规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中的利润表负债法进行核算,在核算过程中仍然强调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
  新准则中规定了我国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方法就是运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的资产负债表负债法,不再允许运用应付税款法进行相关会计核算。许多年来,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一直采用资产负债表负债法,主要原因是较为简便和易操作。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会计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的现实下,这种方法受到了广大会计工作者的普遍青睐。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体制越发健全,尤其是国际贸易增多,这种方法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所得税会计国际化成为我国会计的必然的要求。因此,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代替应付税款法是非常合理和必要的,采用资产负债表负债法明确了会计准则和税法对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之间的差异,更能体现会计真实客观反映经济活动的相关职能。由此可见,运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完善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必然要求。这种方法会计准则和税法的不同所产生的差异以“递延税款”这一账户反映出来,来调整所得税的费用。
  3 结语
  所得税是调节国家和企业间利益分配的重要手段,各国都比较重视对所得税会计的规范。《企业会计准则18号――所得税》新准则不仅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具体国情,而且考虑了我国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的客观需要,对于规范我国企业所得税各种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准确、有效,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国际范围来看,国际会计准则和美、英一些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中对所得税会计都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对我国所得税发展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体富,王海勇.论内外两套企业所得税制的合并[J].税务研究,2005.
  [2]屠建平.两税合并中所得税收优惠政策探讨[J].税务研究,
  2006.
  [3]盖地.所得税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4]冯淑萍 应唯.我国会计标准建设与国际协调[J].会计研究,2005.
  [5]曾国祥 刘佐.中国所得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6]孙鸿雁.所得税会计方法的国际比较[J].上海会计,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5359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