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奚海燕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历史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历史教学。传统高中历史教学一般都是给学生讲授一些现成的历史知识,并没有注重到教学方法、教学习惯,以及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观念、态度和学习策略。新课程改革之后,在强调学生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主要通过历史事实、历史图片等。新课程改革后的历史教材已经引入大量史料,高中历史教师应该通过这些史料,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历史问题。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史料 应用分析
  由于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都是现代人没有经历过的事,我们只能通过一些现存的有形的文字、图片等进行感知、体验与揣摩。史料作为研究历史最为基本的材料与资料,对于历史研究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正是由于史料当中提供的佐证,才能够帮助当代人还原过去的历史,因此,如果要真正了解当时的历史真相,就要积极地研究史料、运用史料。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使用史料,能帮助学生更直接、更深入地理解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一、目前教学中史料应用不当的原因
  因为史料和我们日常所说的材料并不相同,日常的有些材料是猜测的,但史料都具有真实性。史料运用的量度指的就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所具体应用的多种不同形式的史料的则数及史料所包含的信息量的总和。通过大量的调查与数据分析得出,目前高中历史教学当中,史料应用不多的最主要两个原因是资料难找及教学实践有限。通过这两点原因就能够看出,目前高中历史的教学内容之多,无法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运用史料;同时,史料的数量过多,如果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之内进行讲解,就会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
  (一)没有明确应用史料的目的。
  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应用史料,应该主要为教学目标服务。通过让学生解读史料,教会学生如何分析与思考历史问题,如何更客观公正、公平地看待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是课程改革最主要的目的。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装饰,不能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选择与教学内容毫不相关的史料,如果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滥用史料,则不仅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
  (二)没有让学生感受到史料的真实性。
  由于史料的角色与地位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作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本内容的附属品,其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如果高中历史教师在运用史料时没有这样的定位,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史料时,就会不自觉地进行补充,从而占据过多的课堂教学时间。虽然为学生讲清楚了历史事件,但降低了整体的课堂教学效率。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的策略
  高中历史教师要更好地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正确看待史料的运用问题,而对史料的有效运用又直接关系到史料运用的量度。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量度就是历史教师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从现在很多的历史课堂教学来看,史料运用的理想境界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减少史料的数量,使得史料的运用数量保持在恰到好处的范围,从而使史料的使用价值最大化。但是这样的适度范围是很难定义的,并没有一个绝对值,教师如果想要更好地使用史料,就要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而定。
  (一)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史料。
  由于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史料都是由历史教师选取的,历史教师在选择史料时就要根据具体的课程标准、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等,明确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对史料中的侧重做出取舍,从而提高史料的针对性。教师所选取的史料应该与教学内容之间有共同的知识要点和联系,这样才能更好地深化教学主题,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与完善知识体系。历史教师要做到这些,就要选择一些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史料,这样才能防止在列举史料时出现重复,从而占用课堂教学时间。例如,在选择人教版高中历史的大唐盛世奠基人唐太宗的史料时,有很多可供选择的史料,但是根据本章内容,所要侧重的是唐太宗对封建社会发展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唐太宗的治国智慧及贞观之治的历史作用。
  (二)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提高思维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使用史料应该利用其最大值,不能只注重史料的表面现象,虽然表面上看是在运用史料,但实际上却是在用史料走过场。教师需要在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之后选择合适的史料,并且把这则有效的史料用透,帮助学生理解透彻,更有效地压缩使用史料的数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般历史教师都认为,对史料的正确理解与把握,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都需要让学生回答问题才能完成。所以教师在进行史料的讲解时,要精心设计一些质量较高、富有启发意义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深度。例如在讲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内容时,教学的主体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教师应该充分地围绕这则史料进行问题的设计。
  (三)激发学生兴趣,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师在进行史料的选择时,客观上都会考虑学生的心理与兴趣。很多时候,如果仅仅让学生阅读枯燥无味的史料,就会使学生产生疲劳与厌学的现象。这时,历史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运用游戏或娱乐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集中注意力,提高思维的敏捷度。这就需要教师选择多样化、有趣味性的史料,并且还要控制好史料的信息量与数量。例如,教师在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时,就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该人物的相关事迹,给学生看该人物的画像或照片等。多种多样的史料,能更好地刺激学生的感官,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总而言之,历史的过去性导致历史学科的性质就是学习历史,通过学习历史能够学会借鉴与反思,因此历史教师在讲课时必须正确运用史料。史料的运用应该与课本内容相联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史料,通过多种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展示出来,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历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国荣.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量度问题[J].教学与管理,2012,04:55-5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6485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