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个性化角色游戏异彩纷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季丽娅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生性爱玩好动,而游戏正是一种集自由、兴趣、需要、快乐、满足于一体,以幼儿为主体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幼儿园教育应充分利用游戏,“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角色游戏具有自主性、愉悦性、注重过程等活动特点,是幼儿依一定兴趣而自然结成的活动,有利于实施个性教育,激发孩子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那么如何在角色游戏中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呢?
   一、追求一个开放式的游戏环境,强化幼儿自主游戏的意识
   游戏环境的设计要能鼓励幼儿自主选择、自主探索,在气氛上必须是开放的、非正式的、结构松弛的,能鼓励和支持幼儿自由游戏的。以游戏区域为例,以往幼儿虽然可以在相对稳定的游戏区域内自由选择玩具,可是对区域的布局,玩具的取放都是有一定限制的,现在我们允许幼儿不受游戏区域限制,自由取放玩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区域的范围、布局和功用。如玩“电影院”的孩子在扮演角色的时候,常常根据角色的需要,到“音乐区”自由选取服饰、头饰、乐器等道具;当“美工区”的孩子用彩纸做出了各种好看的鲜花、好吃的食物后,他们觉得这么多好的东西不给同伴分享太可惜了,于是又形成了“鲜花店”、“美食店”;开放的区域,使幼儿在游戏中玩得更加自由大胆、积极主动,更富有创造性。创设一个能让幼儿自主发挥的相适应的游戏环境,寻找幼儿最近发展区,引发幼儿多种经验,进而将教育意图隐含于环境之中,让幼儿在开放的游戏环境中强化自主意识。
   二、提供多方位的游戏材料,提高材料在游戏中的作用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识发展是在其不断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中得来的,让孩子与材料对话不是把材料直接交给孩子就能实现的,而是让材料同时存在幼儿视野中,使孩子成为材料的真正主人,根据需求而发展。不同的玩具、材料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但都要以幼儿的操作为基础。在游戏中,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教师为幼儿准备的玩具、材料,过于追求型的逼真,常常把“馄饨”“蛋糕”“糖果”等一个个精心包好,游戏时不许幼儿拆开、弄坏,幼儿失去了动手操作探索的机会,而这些“不许”,也大大地削弱了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不要有过多地限制,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给他们一个动手操作探索的机会,让他们把红、黄、蓝、白等颜料兑到水里,制成“乐百氏、“雪碧”、“可乐”等各种饮料,让他们把彩纸卷起来做成“春卷”……我们会发现,孩子是多么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我们提供的游戏材料也根据幼儿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以便构建的游戏环境具有可变性、新颖性,不断地吸引幼儿,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幼儿的想象力是丰富的,这样自由的操作者很多材料在游戏中还发挥了一物多用的作用打破了思维定势,不但充分发挥了材料的利用率,而且大大丰富了幼儿的作品内容,发展了思维的灵活性。
   三、变传统角色为协助角色,改变教师的角色地位
   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幼儿游戏的重要支柱之一。教师应扮演“催化剂”或共同学习者的角色,成为幼儿发展的观察者、促进者、支持者、引导者。如到娃娃家来做客的人很多,送礼物的也很多,还有顾客把自己买的东西也忘记在娃娃家,在整理游戏材料的时候,“爸爸和妈妈”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于是老师走过去,问:“平时我们家里搬东西是怎么搬的”,他们立即想到用大箱子装,于是他们去材料库取来牛奶盒,老师又说“这样搬着挺累,怎样可以搬起来轻松点呢?”他们两又找来两个圆形积木,“哈,这样就像一辆小汽车了,走,搬东西吧!”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顺利完成了任务。因此说教师以“协助”者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最大益处在于它能较充分体现教育者对幼儿作为游戏主体地位的尊重,实现了“不教也是一种教”的效果。幼儿在非常轻松、愉快的过程中,不自觉的、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教师的教育影响,使幼儿的创造力得以发挥。
   总之,角色游戏个性化教育落实了《纲要》的基本精神,顺应了教育改革的潮流。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努力为幼儿创设多方位的教育环境,使幼儿真正地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以后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使角色游戏活动真正成为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67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