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调动多种感官赏景、写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寸霞

  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画,是由许多意象组合起来的充满诗意、意境优美的画。诗中有时间的悠长,空间的辽阔;有静景的描绘,动态的勾勒;有色彩的点染,线条的流动。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就是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这首诗不但描绘了西湖旖旎动人的春光,以及世间万物在春光沐浴下的勃勃生机与活力,而且将诗人陶醉于这湖光山色中的心境也描绘得淋漓尽致。让读者在欣赏西湖醉人春光的同时,也被诗人那种对春天、对生命的满腔热情所感染、打动。所以教学重点就是指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联系生活体验,把诗歌中所描写的意象进行组合。在有限的课堂里拓展学生无限的联想和想像,让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在学生的脑海里浮现、组合、加工,从而展现出一幅幅立体的图画。引导学生步人诗境,体会诗歌所创设的优美的意境,使他们如见其景,如见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达到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以此来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诗歌中的意象和诗人的形象在学生最初的理解中,只是一些零散的印象,如何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把他们组合成一幅幅立体灵动的画面呢?本人在多次尝试中感悟到一点:调动多种感官写景,能把景物描写得细致生动、多姿多彩,那么调动多种感官赏景,是不是就能进入诗歌所描写的美丽的西湖了呢?尝试之后,果真行之有效。学生的回答不再是以前的那种单一的,干瘪的了,而是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现摘录课堂实录如下:
  视觉角度组:
  生:我看到了峰峦叠翠的孤山,看到了如少女般亭亭玉立的贾公亭。
  生:我看到了春水初涨与堤岸齐平、微波荡漾,浩淼无边。
  生:黄莺争着飞向阳光照到的枝头,燕子飞来飞去啄泥衔草忙着建造新巢。
  生:漫山遍野的春花次第开放,东一丛,西一簇,鲜艳亮丽,令人眼花缭乱。
  生:一大片,一大片的春草生机勃勃,刚刚没过马蹄。
  师:好!同学们欣赏得很细致!春天是五彩缤纷的,你们欣赏到哪些色彩呢?
  生:“花”是五彩缤纷的,红的、黄的、蓝的、紫的等等。
  生:“水”是碧绿色或青绿色的。
  生:寺庙是红砖黄瓦的,凉亭是古色古香的。
  生:云是白的,天是蓝的,水是清的,山是绿的。
  生:草是嫩绿的,树木刚抽芽,也是嫩绿的。
  生:白居易身穿青衣,骑着一匹白色的骏马,在西湖岸边踏青,那么悠闲自在。
  听觉角度组:
  生:我听见了孤山寺里和尚撞钟的声音,那么庄严、肃穆,那么辽远、空旷,使我的心也沉静。我聆听着这天籁之音,欣赏着美丽的西湖胜景,真是快哉!(笑)
  生:我听到了清脆的鸟叫声,那轻盈、活泼的黄莺唱出婉转的歌声,真是“自在娇莺恰恰啼”啊。
  生:我听出了风声,柔柔地、呼呼地从耳畔拂过,是带着一丝丝凉意的清风。
  生:我听出了小草从泥土中钻出来的吱吱的声音。
  生:我听到了马蹄声,叭嗒,叭嗒……轻快地由远及近,而又渐渐远去。
  生:我听到了游人们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嗅觉和触觉组:
  生:我好像闻到了阵阵花香,有的浓,有的淡。
  生:马蹄踏过片片青草地,我闻到了青草的味道。
  生:土地松软,燕子衔泥,我闻到了泥土的气息。
  生:我感觉到春日的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
  生:春风拂面,轻轻的,柔柔的,正所谓“吹面不寒杨柳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就这样,同学们通过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真切地欣赏到了诗歌所描写的美景。仿佛自己也是西湖游客里的一员,正漫步于西湖畔,陶醉于这无边的春色中,从而深切体会到诗歌所创设的优美意境。因为每种景物都有自己的特点,表现在它的形状、颜色、质地、声音、气味、味道等方面。要想全面细致地欣赏景物,就需要我们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去感知,去体验,不但观其形,察其色,还要闻其声,嗅其味,“色、香、味、形”俱全,才能感受真切,身临其境。
  著名美学家别林斯基曾说过,“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为大自然的景象不可能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者观察他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钱塘湖春行》就是发自于灵魂深处的美的赞歌。白居易少年时就很神往西湖,长庆三年春天,白居易任杭州剌史,刚一到任就迫不及待地去游览西湖。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就被她特别的气质吸引了,于是他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动人的诗篇。“一切景语皆情语”,当同学们用心欣赏了“景语”,那么“情语”的体会便是水到渠成了:
  师:面对如此美景,作者流露出了什么样的情感?
  生:陶醉,心旷神怡。
  生:对西湖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生: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师:诗中哪一个词最能概括这种感情?
  生:最爱
  “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景物描写必然会流露作者的情感,或者说用情才能描写出精彩的景。在诗歌意境的情与景两个要素中,“情为主,景为客”(李渔《窥词管见》)。景是为情而设的,其根本还在于情,因为抒情性是诗歌更为本质的特征。只有情真意切,才能创造出动人心弦的意境美。有了这样的学习体会,同学们接下来的课堂练笔――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联,用散文的形式描写出来,也就很容易完成了。他们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描写了一幅幅动人的西湖早春图,让自己再一次漫步于西湖畔,陶醉于那水涨云舒,莺歌燕舞,花乱草绿,游人如织的人间仙境。这一课堂练笔培养了学生充分调动多种感官赏景、写景体会诗歌意境的能力。
  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诗文理论。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真实,是一切文学作品艺术美的基础,当然也是诗歌意境美的基础。所以我们要联系生活实际和自己的生活体验,采用多种方法激发联想和想象,体会感悟诗歌中所创设的意境。
  (作者单位:沙河市蝉房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9175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