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民航机电专业《飞机构造基础》课程教学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舰 龚煜

  摘 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团队建设三个方面对飞机构造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针对专业特点和教学目标,以贴合实际和加强衔接为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实施;以树立清晰的学习思路为主线,结合现场教学、CBT和网络课程平台提升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依托民航行业资源,加强师资培训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路。
  关键词:民航;飞机构造基础;教学
  机务人员承担着在地面上对飞机结构、机体系统以及发动机的维护工作,从而保证飞机安全可靠地运行。因此,作为机务人员,需要对飞机结构和系统有着全面而充分的了解,从而加强对故障的预测和检查分析的能力。
  在我院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飞机构造基础》是承担着该项任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核心主干课程。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团队建设几个方面对《飞机构造基础》的课程教学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贴合实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针对教学目标,本课程基于民航飞机维修工程职业和工作过程,教学内容包括了飞机结构、重量与平衡、液压系统、起落架系统、飞行操纵系统、环境控制系统、防冰排雨系统、燃油系统以及飞机防火系统,覆盖了飞机结构以及机电系统。根据课时安排重点讲解飞机结构以及液压、起落架、飞行操纵、环境控制、燃油系统,其余内容可以简单介绍。课程教材选用了我院宋静波老师编著的《飞机构造基础》一书,该书所涉及飞机的系统知识,以我国各大航空公司运营的大中型民航客机为主,尤其是波音737和空客A320这两种主力机型,并且穿插了各个系统在实际维护中常见的一些故障和处理方法,使得教学内容更贴近工作一线。另外,对最新的波音787和空客A380机型上应用的新技术也有所介绍,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当代新型客机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在课程实施和教学进度安排方面,既要考虑到和实训课程的衔接,又要考虑到和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衔接。对于实训课程的安排,尽量保证学生在学完对应的系统专业知识后再去实践,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做到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而对于相关联的其他理论课程,则需要精心合理地安排教学进度,保证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比如,在学习飞行操纵系统之前,要保证学生具备飞行原理课程中学习到的基础知识;又比如,另外一门专业基础课《机电专业英语》,其教学进度安排就要和本课程保持紧密的联系,因为只有掌握了《飞机构造基础》中飞机结构和系统的基本专业知识,才能进一步阅读对应的英文资料。因此,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并加强和其他相关课程之间的进度衔接,才能形成一个层次合理、联系紧密、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飞机构造基础》课程内容众多,存在着信息量大而又分散的特点,且理论性较强。学生在学习中经常出现被大量的知识点疲劳轰炸而不得要领的情况,久而久之,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理清思路,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丰富教学手段,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1.理清学习思路
  现代飞机的系统日趋复杂,因此在系统的学习中始终围绕“系统―子系统(子子系统)组成部件”的思路展开,这也直接和飞机维护手册中各章的内容编排相对应。按照这个思路将一个大的系统由整体到局部进行分解:首先了解整个系统的功能;其次知道组成整个系统的功能子系统的名称以及作用;再次熟悉组成子系统甚至子子系统的主要部件的名称、位置以及工作原理等。这样就容易将看起来内容众多而又分散的知识点通过一条线索串联起来,有了清晰的学习思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通过现场教学,理论结合实践
  学生对飞机上的系统和部件普遍缺乏直观的认识,而课程理论性较强,涉及很多原理性的内容,学生容易觉得枯燥无味。通过带他们去飞机现场进行教学,实际去查找和观摩部件实物,结合提问和思考,能够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我院本身有着良好的实训条件,尤其是拥有一架波音737-300型飞机,贴近一线工作实际,也给飞机现场教学提供了优良的平台。例如,在介绍飞机液压系统的组成时,进行理论介绍后,直接带领学生进入波音737的轮舱,现场识别诸如液压油箱、液压泵、压力油滤组件、壳体回油滤组件、动力转换组件、地面勤务组件等,并且通过液压管路的连接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一个典型飞机液压系统的组成。又如,在介绍飞行操纵系统时,直接让学生去飞行操纵模拟试验台实际操纵一番,对驾驶盘、驾驶杆、脚蹬操纵机构的操纵动作和相应的副翼、升降舵以及方向舵的偏转运动产生深刻的印象,并且对传递机械信号的传动机构例如钢索、扇形轮或鼓轮、滑轮、传动杆、摇臂等也有了直观的认识。
  3.利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
  飞机制造商向航空公司交付飞机后,为了帮助航空公司培训机务人员,使他们尽快熟悉机型,除了提供培训手册外,往往还开发了计算机辅助培训的CBT(Computer-Based Training)软件,CBT软件结合图像、声音、文字以及仿真模拟操作,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为学员创造了直观、真实的学习环境。这种典型机型CBT软件也可以直接在课堂上展示用以辅助课程教学。例如,在讲解波音737副翼操纵系统时,很多学生对驾驶盘柔性互联机构和副翼感觉定中凸轮机构的具体结构和操纵难以理解,这在飞机现场是难以获得直观的认识的,而通过波音737CBT的演示,就很容易从清晰的结构图以及对应各种模拟操作下的动画过程中获得直观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网络课程建设和应用
  网络课程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给课程提供了一个课堂之外的学习平台,它使得学习过程具备了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主要特征。在网络课程中,通过平台上整合的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拓展了学习空间;通过平台上的交流、课程工具等应用模块,更好地帮助教师完成分组讨论或任务布置等工作,促进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的转变;通过平台的论坛、在线答疑等手段,有效地提高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与反馈,建立起课程的教学、交流、评价这一应用主线;通过平台的测试、成绩中心、调查问卷、课程统计等模块,建立起了更便捷和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总之,网络课程的使用将会使课程摆脱课时和教室的限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三、依托行业,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飞机构造基础》课程对授课教师的专业知识有着较高的要求。它既要求授课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要求授课教师对当前的一些典型机型如波音737NG、空客A320等有着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对一线工作实际也要有所知。因此,依托民航行业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对课程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我院长期派遣年轻教师在航空公司维修基地或飞机维修公司一线实习,与加拿大卡纳多学院、新科宇航等长期进行合作交流和培训,多次派遣教师参加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波音737NG、空客A320/A330等机型的一类或二类ME/AV培训等。通过这些措施,使教师更新了自身的专业知识,加深了对一线工作实际的了解。同时学校也加大了从企业直接引进人才进入教师队伍的比例,努力打造一支梯队构成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综上所述,《飞机构造基础》课程存在着内容多、理论性和专业性强的特点,因此,首先需要合理选择教材和教学内容,使其尽量贴合民航一线工作的需求;其次要以学生为本,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提高教学效果;再次要依托行业加强教师的专业技能的培训与专业知识的更新。三个方面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共同促进这门课程的教学。另外,随着现代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一些典型机型的飞机维修模拟训练设备已经被引入学校中,如何利用它来进一步促进《飞机构造基础》课程的教学,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和方向。
  参考文献:
  [1]宋静波.飞机构造基础[M].2版.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11.
  [2]段维祥.《飞机系统》课程知识结构与教学内容改革[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1(2).
  [3]秦文峰,龙江,刘峰.《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修理》课程教学探讨[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6(2).
  [4]邓君香.机电专业《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2004(1).
  [5]刘淑香.网络课程在高校教学中的作用[J].理论观察,2011(5).
  作者简介:王舰,男,工学硕士,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航空机械和民航专业英语。
  编辑 韩 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0044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