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刍议初中数学愉悦型教学课堂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向征

  摘 要: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推理性都极强的课程,这使很多学生对它持有畏难和恐惧心理,而且,由于深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大部分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总是热衷于采取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且总是搞题海战术,这就导致数学课堂的教学气氛变得压抑沉闷,教学过程显得枯燥乏味,学生自然也就没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也就得不到理想状态。所以,作为一名奋斗在一线的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克服以往空洞、呆板、枯燥的说教式教学方法,努力寻求能够创设欢乐和谐的教学气氛,诱导学生乐学、爱学的教学策略,构建出一种高效、愉悦型的教学课堂,从而改变数学在学生心目中枯燥乏味的印象,使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数学学习活动中。
  关键词:初中数学;愉悦型;课堂导入语;直观化教学工具;课外实践活动
  笔者从事初中数学教育事业多年,对构建愉悦型的教学课堂也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尝试,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此论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以给其他同仁一些帮助和启示。
  一、巧妙设计课堂导入语,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法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给不懂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对一节课的开始――导入环节没有过多的重视,他们认为这一环节可有可无,一节课开始后中间没有过渡,直接给学生讲解本节数学新知的知识点,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无法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有提前预知,也无法在课堂中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其实,尽管导入这一环节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它的作用我们却不能小觑。如果这一环节设计得引人入胜、生动活泼,学生就会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且兴致勃勃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中,相反,若是我们在课堂的一开始就使用单调乏味的惯用语“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学生就会听而不闻、置之不理。所以,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要想构建愉悦型数学课堂,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就要依据具体教学内容,巧妙设计课堂导入语,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中《有理数的乘方》这节内容时,我没有上来直接给学生讲解有关有理数乘方的知识点,而是对学生说:“同学们,现在你们一人拿出一张纸进行折叠,假设它的厚度为0.1 mm,你们观察一下,它的厚度是不是在成倍地增加?”(学生拿出一张纸开始操作,折叠几次后,有说是有说不是)然后,我继续说道:“如果老师告诉你,这张纸折叠20次,会是一座34层楼的高度,折叠30次,会是12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你们相信吗?”听罢,学生都睁大了眼睛,且用怀疑的口吻说:“不相信。”“不会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理数的乘方》,学完之后,你们就能知道老师说的是真是假了。”这样,我通过在导入环节提出具有悬念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我提出的问题产生了强烈的求知心理,从而兴趣盎然地进入到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中。
  二、引入直观化教学工具,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直观化教学工具――信息技术已进入教育领域,并且得到了迅猛发展。将它应用于学科教学,使得教学方法、教学结构、教学观念、教学理论等都发生了一定变革,特别是对于数学学科而言,它能够以自身所具有的生动、形象的画面与悦耳、动听的声效相融合的方式,将抽象的数学内容具体化,复杂的数学内容简单化,静态的数学内容动态化,从而创设一种生动的教学情境,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所以,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我们可以以具体教授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为依据,适时、适当地引入直观化教学工具,以此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
  比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我运用直观化教学工具设计了这样一种别开生面的教学情境:朝海平面的东方望去,弥漫着一层淡淡的白雾,白雾远处挂着一片桃红色的云霞,忽然,在云霞的正中,出现了一个红色的可爱的圆球,是太阳升起来了!太阳像羞红的脸似的,刚开始只露出了半边脸,慢慢地,整只脸完全浮现,然后,从和海平面平行,徐徐上升,逐渐远离了海平面,它放射出了灼目的亮光,给祖国大地披上了一件美丽的金装……如此生动直观的画面,立即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他们都目不转睛地盯着投影屏幕,并不时发出感叹“真美!”“好美啊!”……见状,我连忙说道:“同学们,刚才咱们看到的就是日出全过程的视频,那么,如果将太阳抽象成圆,海平面抽象成一条直线,你们通过刚才所看到的视频,能不能说出圆与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待学生进行认真分析、研究、讨论后,我运用几何画板放映出了圆与直线位置关系的变化过程,并且最后总结出了圆与直线的相切、相交、相离的三种相对位置关系。这样,我通过运用直观化教学工具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一方面增加了课堂趣味性,活跃了教学气氛,使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另一方面使学生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一直以来,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都是在封闭式的环境中展开的,这就导致学生的见识面狭窄、动手能力差,而且长此以往,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和疲劳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应将实践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若想构建愉悦型的数学课堂,除了每周固定与封闭环境――教室的课内教学,我们还应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这样一方面能调动学生探求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能促进学生个性、兴趣、特长等的和谐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比如,在学习了九年级上册第一章《二次函数》中有关二次函数最大最小值问题之后,我们就可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家服装店开业进行销售,销售价格定得过高不行,定得过低也不行,那么该如何选择一个价位,才能使总利润最高呢?”然后,我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到学校附近的商场中,去对一些商店的商品销售情况进行调查,从而让学生将实际中的数学问题发展成数学模型,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我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改变了数学在学生心目中枯燥、单调的印象,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调查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达到了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们要想方设法使数学课堂“活”起来,争取建构出一种令学生愿意投入进来的愉悦型教学课堂,从而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保持较高的数学学习兴趣,让他们不断地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欢乐!
  参考文献:
  [1]马跃君.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陈赛音.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4(10).
  [3]刘志华.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编辑 薛直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0104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