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提高互助合作意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晓芸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是根据时代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改变目前教育中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作为教师,应该注重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住,提高互助合作意识。
  关键词:教学;学生;主体地位;互助合作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020-001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提高互助合作意识”是根据时代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改变目前教育中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提高互助合作意识的必要性。这里所说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互助合作意识”不是指学生自己去学习研究,而是指学生在教师科学指导下的学习,它包括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学生自主整理知识、学生自主总结复习、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学生自主进行课外研究等几方面,整个教学过程的展开都遵循“从学生中来,到学生去,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老师着重起到领导、协调和指向作用,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发挥互助合作意识的教学目的。现代教育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是教师教学中逆向思维在教学活动中的再现,是质疑、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大胆创新的结果,是探索与研究的必然,同时也是学生学习中自主创新的最终体现。
  一、因材施教,激发兴趣,使学生“乐学”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第一动力。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之初会对其学习的内容产生一种新鲜感,学习积极性很高。然而,好奇心无法使学生长期保持学习兴趣,尤其是学生逐渐深入接触到复杂的知识之后。因此许多教师在课堂上都会采取各种方法鼓励学生,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创建和谐氛围,让积极健康的情感走进课堂
  在课堂上,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在一种宽松的氛围中学习,可以自由发言,自由提问。积极健康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着促进作用,所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在热情融洽的氛围中思考,会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外,上课时,教师应以优雅亲切的教态,生动幽默的言语,悦耳动听的语调,富有奇闻的轶事,准确恰当的讲评,吸引学生的兴趣。爱的情感恰到好处地流露,会增强艺术感染力,并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回报。所以只有依靠内在的感情动力,才能推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促进其全面发展。
  2.运用直观教具教学,让学生的眼睛“活”起来
  在课堂上,教师在授课中若能充分应用多种直观教具,如实物、挂图、简笔画、幻灯片、电视等,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再结合教师生动形象的描绘,把他们再现出来。在这样的情景中学习,会使学生精神为之大振,给他们以隽永的美感。他们就会全神贯注地听,如饥似渴的练。枯燥的课堂也就会变得生动有趣了。
  3.激发潜能,让学生的大脑“活”起来
  精巧的问题,巧妙的提问,以及得当的竞赛活动,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长时间心情愉快地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对于学习成绩的好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的大脑“活”起来。
  二、重视小组活动
  课堂教学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集体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个人学习。而集体学习模式的缺陷在于:课堂教学的节奏无法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容易忽视对学生个体语言行为的训练,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因此部分学生的学习负担会加重,无法跟上教师授课的进度。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教师经常组织运用的活动。小组教学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以合作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小组合作能够增强学生使用语言的信心使学生获得自发进行交流的经验;与接受其他学生指出的错误相比,学生更有可能主动互相纠正错误。小组活动还为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协商轮流发言、如何提出或回答问题、如何对别人的贡献做出反应;如何有目的地使用语言并进行合作,如何开始新的对话阶段等。同时,小组活动能减轻学生在参加语言交际活动时可能产生的焦虑心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在个别提问时课堂气氛往往比较紧张,学生回答问题时容易“卡壳”,而错误和挫折又加重了学生的心理压力,进而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度与外界刺激的强度有关,对一些消极、被动的学生来说,全班集体授课时的个别提问不能产生直接的刺激,只会降低他们的注意力和参与度。小组活动允许和鼓励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甚至争辩。学生在心理上可获得一种平等感。由于活动主要是在学生之间展开的,气氛比较宽松,学生能消除紧张情绪,提高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参与的积极性。
  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所学习内容是复杂多样的,形式特殊多变。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因人而异地加以指导,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加以总结交流,帮助他们尽快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能够独立自主、自觉地学习。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正确引导,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自觉、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1322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