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SOLO分层法在高考重庆卷历史试题中的应用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龚元刚

  摘要:自2006年广东省历史高考命题率先使用SOLO分层评价法以来,近年来SOLO分层评价法已经被全国新课标地区的许多高考试题采用。笔者拟谈谈SOLO分层法在高考重庆卷历史试题中的应用情况,及一些应对策略。
  关键词:SOLO分层法;高考;应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250-02
  SOLO分层法,也称为SOLO分析法,是“香港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比格斯首创的一种学生学业评价方法,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他“把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学习结果由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和抽象拓展结构”。由于这一分层评价方法使人文学科的评分从单纯的采点评分向采点和采意相结合的评分方法过渡的优势,自2006年广东省历史高考命题率先使用SOLO分层评价法以来,近年来SOLO分层评价法已经被全国新课标地区的许多高考试题采用。以2014年为例,全国15套高考历史试题就有全国新课标Ⅰ、Ⅱ卷、北京、上海、江苏、安徽、四川、重庆等8套试题直接或间接引入SOLO分层评价法,比重高达53.3%。笔者拟谈谈SOLO分层法在高考重庆卷历史试题中的应用情况,及一些应对策略。
  一、应用――大胆引入,稳步推进
  (一)2012年:牛刀小试
  重庆高考历史试题第一次引入SOLO分层法是在2012年,那是老人教版高考(通称“老高考”)历史的最后一年,是承上启下的一年。当年第37题的第四个问题设问“简要说明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如何发挥留学归国人才的积极作用”,分值4分。设问本身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关键是评分体系的变化。在评分参考中明确指出:“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三个递进的层次评分:第一层次,所给答案与所要求回答的问题没有任何关联,给0分;第二层次,提出的措施得当,但未进行分析论证,给1~2分;第三层次,提出的措施得当,并能就此进行必要的分析、论证和深化,给3~4分。”虽然没有严格按照SOLO分层评价法的五个层次区分,只区分为三个层次,降低了评分的难度,但其试水之意已经相当明显。
  (二)2013年:质的飞跃
  2013年是重庆新课程改革高考的第一年,当年历史卷第14题的第四个问题设问“综合以上材料,请你提炼其中蕴含的主题并进行简要论证”,分值4分。这一设问成为当年新课改高考的一大亮点,被称作是近几年来重庆开放性问题设置的飞跃。虽然基于评卷难度考虑,分值仍旧是4分,但设问的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让学生综合材料提炼主题并进行论证。相比2012年只是简单地联系现实谈措施,它已跳出了以往开放性试题以启示性设问为主的命题思路。要求考生综合提炼所给材料中蕴含的主题并进行论证,这就要求考生既要能宏观、全面地把握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又要能深刻领会各则材料的内涵及脉络,最终还要求用精练准确的语言加以表述并进行充分的论证。
  在具体的评分中,将SOLO的五个思维层次细化为:“第一层次,所给答案与所要求回答的问题没有任何关联(0分);第二层次,提炼的主题能体现‘服饰与社会’的单向关系,但未进行论证(1分);第三层次,在第二层次的基础上进行了简要论证(2分);第四层次,提炼的主题能体现‘服饰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但未进行论证(2分);第五层次,在第四层次的基础上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论证和深化(4分)。”五个层次的划分相比于2012年更加具体、科学,有操作性,也更能体现出SOLO分层法的理念。遗憾的是,受限于4分的分值,这样的划分方式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综合材料提炼主题,以及多维思考能力的考查,对学生严密论证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则体现得不是很充分。以至于出现了部分考生只简单提炼出“服饰与社会相互影响”的双向主题,没有任何论证,得分为2分;而另一部分考生对所提炼的主题进行了充分的论证,语言表达能力也比较优秀,但因为所提炼主题的单向性,得分也只能为2分。
  (三)2014年:趋于完善
  2014年是重庆新课程改革高考的第二年,经过前两年的摸索和实践,在今年的历史卷第14题的第四个问题设问“结合以上材料,请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当前我国教育考试改革的认识”,分值6分。这一设问的出现意味着重庆高考历史卷引入SOLO分层法这一评价方式正趋于完善。在继续坚持2013年考查考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多维思考、严密论证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之上,“自选一个角度”的开放性设问方式考查了学生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的能力,“对当前我国教育考试改革的认识”这一主题更能考查学生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正面和反面相结合等多角度论证观点,从而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回归了历史学科以史为鉴、学以致用的学科本质。
  6分的分值设定也让具体的评分细则更加合理、科学。它将SOLO的五个思维层次细化为:“第一层次,观点正确但只是单向观点(1分);第二层次,观点正确且是综合性观点(2分);第三层次,观点正确且是综合性观点(2分),运用一则材料的史实进行论证(1分);第四层次,观点正确且是综合性观点(2分),运用多则材料的史实进行论证(2分);第五层次,观点正确且是综合性观点(2分),运用多则材料的史实进行论证(2分),结合现实进行思考且文字表达逻辑清晰、流畅(2分)。”这样的分层方式和分值设定明显更符合SOLO分层法的基本理念,在考查了考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多维思考能力的同时,也兼顾对学生严密、多角度论证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
  总的来说,从2012年的牛刀小试,到2013年的质的飞跃,再到2014年的趋于完善,SOLO分层法在高考重庆卷历史试题中的应用正越来越合理。并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设问的开放性。从谈措施、提炼主题到“自选一个角度”,设问的变化反映出评价理念的进步。设问的开放性意味着对考生的束缚越来越少,让考生能够在更大的空间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水平。第二,能力要求的全面性。与设问的开放性成正比的是对考生能力要求的全面性。从简单的多维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严密论证的能力,再到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的能力,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正面和反面相结合的能力,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对考生的要求越来越全面,也更能够区分出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第三,分值的递增性。SOLO分层法的引入体现得是高考评价体系的一种变化,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进步。4~6分的增长反映的正是这种评价理念的变化和命题者对评卷水平的自信。   二、对策――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评卷能力的提高,笔者大胆预测,重庆卷历史今后的非选择题将会坚持引入SOLO分层评价法,而且其设问的开放性、能力要求的全面性还会不断提升,分值上升到8~10分的可能性很大,甚至更高。研究其对策就成为广大师生的必修功课。
  (一)知彼:有的放矢
  SOLO分层评价法对重庆的广大师生都是比较新鲜的事物,考生要想在这一评价体系中表现优异最根本的办法当然是提升自己的思维层次水平,这是一个长期积累训练的过程。要在短期内有明显的进步,笔者认为,首先要对SOLO分层评价法由低到高划分的五个思维层次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简单地说,就是要成为优秀,首先要知道优秀的标准是什么。
  笔者认为,前结构层次强调的是无法解决问题,单点结构层次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单一性,这都是较低的思维层次,绝大部分高考考生是高于这两个思维层次的,这不应该成为研究的重点。多点结构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多角度,但缺乏有机整合,这正是大部分考生所具备的思维层次,它应该成为研究的基础和重点。关联结构层次强调的是多角度思考基础上的有机整合,抽象拓展结构层次强调的是理论高度的分析深化,这是绝大部分考生不具备而正在努力达到的思维层次,它们应该作为最终的奋斗目标来重点研究。由此可见,要提升考生的思维层次,关键就是要提升多维思考、有机整合、总结提升的能力。
  (二)知己:专项训练
  有了明确的思维层次目标,仅仅是做到了知彼,更为关键的是知己――针对自身实际通过专项的训练提升相应的能力。笔者的做法是在充分地了解了学生已经具备的思维层次后,开展针对性的“三位一体”专项训练法。
  第一,日常积累。思维能力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绝非一朝一夕的突击可以一蹴而就,日积月累才是正途。笔者在每次课后布置一个与历史相关的当前热点话题点评的作业,让学生课后思考,可以形成文字也可以只是一个思路;在下一次课的课前3分钟,由一位主讲人做主题发言,其他同学做补充发言,老师适时点评,不强调观点本身,而注重对学生在史论结合、思维逻辑、理论深度方面表现的点评。
  第二,定期提升。笔者在每一学月布置一个200字的历史小论文,主题可以是与教学进度相匹配的专题研讨,也可以是时政热点的话题讨论。从中选拔出优秀的小论文,附上思维层次的点评,并制作成专栏展示,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第三,考前突击。在高三二轮复习过程中,笔者准备了一个“SOLO分层法专项训练”,主要从方法上突击提升思维层次。具体细分为“多维思考”、“史论结合”、“思维逻辑”、“理论提升”四个小专项。精选各套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开放性试题,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方法指导。比如以2012年重庆卷“简要说明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如何发挥留学归国人才的积极作用”,2013年江苏卷“多角度论述‘新政的机遇与挑战’”为例学习“多维思考”;以2013年重庆卷“提炼论证主题‘服饰与社会’”,2013年北京卷“论述‘海洋与人类文明进步’”为例学习“史论结合”;以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评析‘冲击―反应’模式”,201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说明汉唐间的历史变迁”为例学习“思维逻辑”;以2012年安徽卷“论证‘物质活动和精神与制度发展的关系’”,2013年重庆卷“提炼论证主题‘服饰与社会’”为例学习“理论提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1793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