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鲜活”才有味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施渊

  教师将统一的单元话题一成不变地塞给学生并向学生要立意、要构思、要描写,这样的作文教学活动无情、无感、无话、无趣,这样的作文教学忽略了学生自身真实独特的生活体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人文因素。这是应试、评比教育下作文教学活动的无奈。
  在习作教学实践中,我渐渐体会到:必须让作文课堂鲜活起来。作文教学要鲜活,就应联系生活,取材生活,用新鲜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写作需求。活生生的生活现实就是鲜活,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山变、水变、人在变,日新月异,有了体验自然而然写出真话、实话、心里话。现在,以《手》指导课为例,谈谈我对习作教学的认识。
  一、鲜活的第一印象――开门见“渔”
  人总是先有需要,然后才有动机,才有满足自己需求的行动的。因此,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设法使学生产生渴望学习的需要。
  师:大家以往都是“看图作文”,今天,我们换一换,学个新的,我们学写“画图作文”。
  生:是不是什么都能画?
  生:是不是自己画什么就写什么?
  生:老师,我没带水彩笔怎么办?
  面对“画图作文”这样的新课题,我以为学生会无动于衷,甚至会感到索然无味,我的猜想完全错了!有上过“画图写话”的课吗?没有!多么新鲜啊!多么稀奇啊!从学生的问题中明显地感觉到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教师所吸引,好奇心被激发起来了。鲜活的第一印象令学生耳目一新,喜形于色,显然对今天的作文课兴趣盎然,他们多么期待今天的作文课啊!写作之“渔”――“蕴情法”已悄然入潜。
  二、鲜活的“二度”观察――一“藏”之妙笔
  观察能力是作文教学的关键,描写事物要观察,还要有一定顺序,但是平时学生很难把事物观察仔细、全面,或对观察的事物熟视无睹。观察不是嘴上的观察,要让学生想观察,去观察,认真观察。怎么办?用“回悬”之计,让学生掉进观察的“漩涡”,迫不及待地去观察。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师:今天我们做画图作文好吗?欢迎吗?欢迎的举手。
  学生举起手来(有的两只手都举起来了)。
  师:欢迎的拍掌!
  学生拍掌。
  师:(神秘地)现在藏好你的手。
  生:藏手(有的藏在背后,有的藏在抽屉里,有的藏在帽子里――)
  师:现在谁能说一说,你的手是什么样子的?
  生:我的手是白白胖胖的。
  生:我的手是红色的。
  生:我的手是勤劳的。
  生:我的手是细细的。
  师:手的样子?
  生:很大。
  生:长长的。
  生:修长的。
  师:手是我们的朋友,和我们形影不离,大家现在却说不出自己手的样子。现在拿出你的手,大家再仔细地观察一下。
  教师指导依次认识手背、手面、手心、手指。学生自由观察。
  生:我的手指尖有一圈一圈的。
  生:那叫指纹,很像波纹。
  师:你真棒!你的指纹一样吗?你的、我的、他的一样吗?
  生:一样。
  师:真的吗?再仔细观察一下。
  生:(观察后回答)不一样。
  师: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是一样的。
  生:老师,我的手背关节的地方会皱,远看好像眼睛。
  生:我的手背会凹进去,好像酒窝。
  生活中并不缺乏写作的素材,只是缺乏发现写作素材的眼睛。先藏后说,再观察再说,新鲜的“藏”激起学生观察的需求,当活生生的手再次伸到学生眼前时,学生的观察从熟视无睹到仔仔细细,从随意的观察到有意的观察,强化了观察意识,让观察不停留在表面,不是单纯地为了观察而观察。之后,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的小手真有趣!每个手指指尖都有一圈一圈的像波纹,而且他们荡起的样子都不一样,有的宽一些,有的窄一些,有的像圆圈,有的像小溪,不知流向什么地方去。
  三、鲜活的创造积累――积累为运用,运用促积累,积累在运用中“再生”
  作文的难就是难在欲言无物,为什么“无物”?积累少吗?采蜜本,好词佳句本,学生一本又一本,关键是什么?“活用”!光积累不用就是死积累。如何让积累活起来?运用、运用、再运用。教师在认识了手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师:我们的手这么可爱,那么他能做什么动作呢?(师示范动作)
  生:(回答)拍、伸、举……
  师:大家还能做什么动作?
  生:(跃跃欲试)一边做动作一边想,绞尽脑汁表演动作,说了很多动作词,如:拿、提、拉、推、捧、按……
  师:(教师相机板书动作词)这么多都是你们的积累,你们真是太棒了!
  不是为了积累而积累,不是为了运用而运用,没有教师硬性任务,没有任何心理压力,鲜活表演激发积累的需求,并投其所需,引导表演丰富了学生的感性材料,增强了说话的欲望,强烈的欲望使学生更积极投身于表演中,表演也使学生加深了理解,丰富了积累,记忆得更牢了。作文难吗?不难,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的小手好灵活啊!它能帮助我做许多事情:拍皮球,擦玻璃,扫地,洗衣服,倒垃圾,递水杯……我的小手还是妈妈的好帮手。作文中学生准确写出运用手的动作,马上将积累自然而然地运用到习作中,运用促进了积累的再现,拓展了积累的空间。
  四、鲜活的情感――“爱”字显真情
  俗话说“情动而辞发”。情感是活的,是要用真实来打动的,用行动来表达的。教师在学生观察了手,动手表演了之后,问道:你们的手那么美,你们爱它吗?喜欢它吗?做个动作给老师看一看,给大家看一看,你是如何“爱”它的。
  生:爱它,保护它,和它做好朋友。
  生:亲它、抱它、摸它、洗它……(学生边说边做动作)
  此时,学生不由自主做起动作来了,一切是那么自然、那么纯真!观察手,让学生认识自己手的奇妙,用手做动作,体会到自己手的能干,激发了学生对手的情感的需求,此刻“亲它、抱它、摸它、洗它……”表达了自己对“手”的喜爱,满足了对“手”的情感需求。多么神奇的手啊!能不爱吗?爱“手”之情油然而生。学生在习作中写道:“我不知道为什么,它能帮我写作业、关门、摆玩具,还能给妈妈按摩、扫地,我特别喜欢我的手,我好爱它,每天都把它洗得干干净净的,每一次我都会捏它一下,表示我特别爱它。它是我心中的宝贝。”鲜活的情感,激发学生表达精神世界的需要,自然情辞共生,奇言妙语也就如泉涌一般。“捏它一下,表示特别爱它。”“是我们心中的宝贝。”多么真挚的肺腑之言啊!
  笔者明白了,鲜活的作文课堂是什么。
  1.不讲求华丽辞藻的堆砌,追求写童话、言童事、表童心、激童趣、讲童真。
  2.作文是实实在在的生活,要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事物,树立生活无小事观念。
  3.作文要积累,但是积累不是机械抄美文、背佳句;要实践、在实践、体验、感悟中自然而然积累,新新鲜鲜,进行活生生的孩子的生活体验。
  4.给学生创造的时空、天地。看图作文驱于他人的设悬,画图作文自画,先自想,再画、说、写,方为上乘。
  5.用鼓励代替斥责,用赞许代替批评,让阳光洒向每一个学生,给学生愉快环境,让他去想象、去创造。
  6.还作文课堂朴素,只有多媒体扰乱视听,没有过多花架子掩人耳目,几笔简笔画实实在在、真真切切。
  7.作文培养写兴趣比教写技巧更重要,让孩子爱写、乐写、写不难。
  根据童事写作,接近生活,一切新新鲜鲜,活生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言童趣、童真,表童情、童心,佳作辈出,童心荡漾,这就是写作之底蕴,树人之底蕴。
  编辑 韩 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2621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