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教育”:重构学校生态的“转基因”工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当前,政府正在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用互联网推动社会变革创新,已经成为一种国家战略。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改造着社会诸多行业的互联网基因。大众普遍感受到互联网对生活的便捷影响,一台智能手机便能连接整个世界、获得来自全世界的服务。但在教育领域,人们对互联网却呈现出不同的态度。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正加快推动教育信息化,希望通过互联网来破解教育难题。互联网在线教育企业,盯着教育这块大蛋糕,试图“颠覆”学校,成为主流。学校教育领域,尽管有少数学校在进行诸如未来学校、智慧校园、慕课、翻转课堂、云课堂、微课程之类的试点,但从我们接触到的多数学校来看,仍然对互联网在教育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认识不是十分清晰,处于一种观望的态度,只是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育教学的工具。那么,“互联网+教育”是否会给学校带来革命性影响?互联网会将学校教育引向何方?校长和教师们在这样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又该如何应对?带着一系列问题,《今日教育》记者对国内教育信息化领域权威专家余胜泉教授进行了专访。
  信息技术日益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必然要求教育发生革命性的裂变和系统性的重构
  《今日教育》: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互联网+”对很多行业产生了颠覆性影响,是否也会对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呢?
  余胜泉:我认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早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首次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有革命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这表明教育信息化是我国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然而,从文件起草、颁布甚至直到今天,还是有很多人对此很不理解,他们认为信息技术只不过是解决教育问题的一个工具,只是起到工具性的作用,怎么可能对教育产生革命的影响?我觉得应该从“互联网+”时代的变化及其对教育的要求来理解。
  大家都知道,我们已经开始了以互联网、分布式新能源以及3D打印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其核心特征是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制造、柔性化制造和智能制造。这就需要大量适应知识经济的创新性和创造性人才。工业时代以班级授课为主体的整齐划一的教育体系正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形成灵活多样、开放终身的个性化教育体系,实施适应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整个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越来越多地跟我们的生活融合在一起,我们生存的环境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物理环境,而是一个被数字技术所改造的人工环境,是一个虚拟和现实交合融合的空间。当技术越来越多地成为我们教育生态的一部分的时候,技术与教育是什么关系?技术还仅仅是单纯地解决教育某一方面问题的工具吗?不是的!技术将对教育产生意义深远的“反作用”,将改变整个教育生态,将对教育产生全面的革命性的影响。
  “90后”“00后”的学生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技术对他们来说绝不仅仅是游戏、聊天的工具,而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所面对的是信息爆炸、日益复杂的时代,要应对时代的要求,就必须具备人―机结合的思维。人与电脑、智能设备、互联网的结合将成为现代人认知世界的基本思维方式。当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发生改变的时候,在此基础上建构的教育大厦,必然要发生革命性的裂变和系统性的重构,只有这种改变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发展的具有现代思维方式的人。所以我们不要故步自封,而要用心倾听技术时代的变化和变革。如果我们像昨天一样教今天的儿童,将会剥夺儿童的未来。
  “互联网+教育”不是简单地把教育搬到网上,而是要创造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教育生态
  《今日教育》:有研究者指出,在20世纪,教育技术曾经几度引进学校教育,但并没有给学校教育教学的改进带来巨大突破。甚至还有人指出,互联网技术不过是将传统教育的内容搬到了网上,将强化应试教育。在您看来,“互联网+教育”与以往教育技术的应用有什么本质性的区别?
  余胜泉:技术对教育的异化现象,在现实中是存在的。当一个新技术出来的时候,人的习惯性的思维就是用技术来完成我们传统的流程。比如,现在学校基本普及了多媒体教学,课堂上使用PPT非常普遍,有一些学校还开始尝试把知识点录制成微视频,实行微课教学。多媒体给课堂带来很多好处,但也出现了从“人灌”到“电灌”的问题。课堂的容量、直观度增加了,但是学生的思维弱化了。教师变成了课件、视频放映员,技术变成主导的东西,人变得无足轻重了,这就是教育领域内典型的技术对人的异化。
  解决技术对人的异化的根本途径在于技术与人和精神的融合,创造新的秩序、范式与文化。在教育领域,技术绝不是仅仅用于完成现有的模式和方法,而是要推动技术时代的教育革新,从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组织体系等方面对教育进行全面重构,这样才能够促进教育全面的发展,更好地实现育人的根本目的。技术工具观会严重制约技术变革教育的深度与广度,严重制约教育现代化的步伐,这就是为什么国家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的影响的根本原因。
  如果说过去教育领域应用信息技术是“教育+互联网”,那么,现在及未来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则是“互联网+教育”,即用互联网思维重构教育的系统生态。“互联网+教育”不是简单地把教育搬到网上,而是要创造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教育生态。它跟以往单向度传输信息的技术的根本区别在于,它倡导一种技术的生态观,即从技术和人的融合共生关系的视角来考察教育,促进了教育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提升了群体互动的深度与广度,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的使用和发展,信息技术将融入学习和生活的各种空间,形成一个良好的信息生态圈。学习者在这种生态圈中,他们彼此之间、与教师之间、与家长之间以及与社会专业人士之间存在着不同于现在形态的互动关系。学习内容的来源、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教材、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教室、学校不再是学习知识的唯一场景。每个人既是知识的消费者,也是知识的生产者。技术从作为支持个体的工具更多地转变为一种支持泛在学习、自由探究、知识建构、交流协作的无缝学习空间。学校和教育机构不再是封闭的社会单元,而是通过网络汇聚作用,形成集体智慧聚变的节点;不再是静态知识的仓储,而是开放的、流动的、社会性的、分布的、连接的智慧认知网络与个性化发展的空间。   “互联网+教育”为重新设计学校提供新的可能,同时兼顾大规模和个性化,实现更高质量的教育公平
  《今日教育》:“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您认为未来学校变革的趋势是什么?
  余胜泉:现代学校组织建立有两个经典假设,一个是教育必须将孩子集中到固定的地点,进行固定时间的学习;第二就是采用基于年龄、学科的学生组织方式,对同一学习内容采用相同的教学方式。但在“互联网+”时代这两个假设已经不成立了。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跨界融合为我们重组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互联网+”提供云、网、端一体化的智能化技术设施,可以使学习不受时空限制,时时可学、处处能学。教育云平台通过互联网连接各种智能终端、设备,汇聚海量教育大数据,可以精确地了解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互联网+”提供的即时通讯和网络协同,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更好的知识和反馈,实现跨学科、跨班级、跨学校甚至跨区域的协同。“互联网+”提供的虚实融合的生成空间以及线上线下融合的业态可以提供双重教育服务的供给。“互联网+”既可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大规模教学,又能够实现服务的个性化,提供与每个学生兴趣、爱好、能力相匹配的高质量的服务,同时兼顾大规模和个性化,实现更高质量的教育公平。
  21世纪中后期将会出现一些从根本上进行重新设计的学校,它们将呈现一系列重组教学的可能性,这其中包括学校会根据学生的能力而非年龄、学习时间或者是其他因素来组织学习。学校将为学生提供更为灵活的课程安排,更适合学生的个体需求,而不是按照传统的学期或者固定的课程结构来组织。学校将会把互联网教育融入其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更多的适应性以及更精准的教育。
  互联网不可能替代学校和教师,但会改变教育的基因,重塑教师的角色和价值
  《今日教育》:正是因为看到了互联网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有些学校体制外的在线教育机构人士,提出互联网教育将颠覆学校、取代教师。这一方面造成了学校教育界人士的“互联网恐慌”,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学校教育工作者的抵触心态。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余胜泉:对于这个问题,我可以肯定地说,互联网永远不可能替代学校和教师。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知识,一是育人,教知识的功能有可能被互联网所替代,但是育人,人的社会性成长永远不可能被电脑替代。学校教育工作者对此应有足够的信心,尤其是对中小学生来说,教师与学生社会性的互动和价值观上的引导依然至关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因为随着知识信息的复杂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学生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很可能陷入盲目,走入误区。不过,这不意味着学校可以按照传统的模式运转下去。互联网时代,学校的基本功能、基本运作规则、基本运作模式和基本办学形态都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互联网将会改变学校的基因,“互联网+教育”就是教育的“转基因”工程。学校的围墙正在被打破,灵活、开放、个性化、适应性、精准将是未来学校变革的关键词,弹性的学制、弹性的学习组织以及融合的育人空间,将是未来学校的重要特征。
  互联网时代,教师的角色将得以重塑。例如,如果学校要推行翻转课堂,就会要求教师制作微课视频,这对老师来说就是一件要求更高且耗费精力的事情。当然,老师也可以利用慕课等形式把全国乃至全世界优质的课程资源引入课堂,此时,教师的主要任务就不一定是讲课了,而主要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开展合作学习,对程度不同的学生给予针对性的辅导等等。互联网技术将帮助教师从盲目的备课、枯燥的讲课和繁重的作业批改中解放出来,帮助教师更加精准地了解学生的问题和需求,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活动。未来的教师更像一个导师,从以教为主,变成以导为主,更加回归育人的根本。优秀教师的价值在互联网时代将得到充分放大。
  “互联网+教育”将从学习环境、教育内容供给、教与学方式和管理评价等方面重构学校生态系统
  《今日教育》:既然“互联网+教育”是教育的“转基因”工程,那么它将如何重构学校生态?校长和教师又该如何应对呢?
  余胜泉:“互联网+教育”会重构学校的生态系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习环境的重构。学校将从数字校园转型为智慧校园,通过大数据支持的学习系统、无缝获取学习服务的移动终端、丰富的知识建构工具等构建起系统互通互联、信息无缝流转的智慧学习空间。有人担心,信息化会加剧城乡学校的“数字鸿沟”,这种担心其实是不必要的。未来,技术设备和数据流量的价格只会越来越低,操作会越来越简单,教育信息化让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路径。当然,要求每一所学校都把基于云平台的设备建齐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对农村学校而言更是如此,所以必须善于利用政府或其他社会机构提供的公共网络云平台,善于利用各种服务。目前国家正在加快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和教育资源库建设,并积极引导社会机构和企业参与进来。这就为学校打造智慧学习空间,提供了条件。对校长来说,除了要建设实体校园文化之外,学校的云端空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办学空间,应该加强云端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物联网技术把虚实空间交织在一起,给师生带来全新的沉浸式学习体验和感受,这是未来校园文化应该关注的重要内容。
  二是教育内容供给的重构。教师和教材将不是教学内容的唯一来源,在线课程将成为学校的常规配置,社会性的学习指导和服务将融入学校常态教学中,校外真实环境下的学习体验、实践活动将会越来越重要。教育服务不一定只由本学校提供,还可以由其他同类学校、高校、社会专业机构、学生家长等来提供。社会所提供的教育服务可能比学校的质量还好。在云平台、移动互联网以及终端的支持下,今后将产生校内校外融合、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服务体系。学生既可以获取校内的学习服务,也可以获取校外的学习服务,如作文批改、名师在线答疑等,并且线上线下的无缝切换将成为常态。对于学校和教师而言,就是利用云平台,把各种优质教育资源汇聚在一起,并根据本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化的改造转化,为我所用,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是教与学方式的重构。当前,信息技术与教学远未达到深度融合的水平,层出不穷的数字化教学模式给一线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眼花缭乱、操作烦琐的数字设备让很多教师望而却步。教师缺乏理念上的提升,课堂教学结构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享受到了技术的乐趣,但并未掌握技术促进学习的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互联网+教育”就是要通过网络的开放性,打破教师中心、教材中心、教室中心的教学结构,使教学从关注数字设备与技术的应用过渡到更加关注学习任务本身,实现“以人为中心,以学习任务本身为焦点”的学习。对于学生,会更加强调自主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社会性学习、游戏化学习、仿真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远程实时协作学习、社会交互学习。在教师的教学上,则会更加强调从知识传递到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能力提升,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精心准备资源与工具、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目前一些学校实践的翻转课堂,就是用“先学后教”的理念对教学流程的重构,也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一个具体体现。今后,将所学课程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富有挑战性的主动学习将成为教学新的重点。
  四是管理与评价的重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适应性管理与适应性评价将会变得重要。管理将越来越智能化、可视化、数据化,基于大数据的教育分析与决策更加精准化、科学化,可以帮助教育管理者实时进行教育运行状况的监控预警。重构后会发现,以前很难做到的事情现在能做到了,就会产生新的业务形态,比如家校协同育人、集团办学跨校选课等。通过学习全过程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支持真正面向学习过程的发展性评估。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大数据也将为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更为真实的过程性记录。走班制是一个适应高考选择性的措施。走班后,老师不一定能像原来那样了解学生,在平台上建立学生档案袋,用数据揭示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就显得非常重要。学生有了选择的权利,但他并不了解自身的个性和能力倾向。这时,就要通过数据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认知特征和情感特征,并对学生做认知诊断。
  总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学校在各种主流业务中扩散与应用,将实现信息共享、数据融合、业务协同、智能服务,推动教育服务业态转型升级,推动整个学校的运作流程发生变化,构建出灵活、开放、终身的个性化教育的新生态体系,这就是“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这就是互联网对教育的“转基因”工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4312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