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医术语定名中的隐喻现象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杨可心 刘烨 王忠一

  摘要:隐喻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中医地位的日渐提高,人们对中医术语的关注度空前高涨,中医术语定名中存在的隐喻现象也开始作为研究对象进入人们视野。本文以中医术语中有代表性的名词为研究对象,对中医术语定名中出现的隐喻现象进行分类讨论,分析其产生原因以及功能作用,找出不同现象中的共通点,对隐喻型的中医术语定名有进一步了解。
  关键词:中医术语;定名;隐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219-02
  一、中医术语隐喻概说
  英语中的“metaphora(隐喻)”源自希腊语,就有“由此及彼”的意思。不难看出,所谓“隐喻”,其本意就是指将一事物转移到另一事物,涉及两个事物,一个是出发点,一个是目的地。[1]隐喻在中医药语言中可谓无处不在,其中中医术语的定名和使用居多。中医语言是一种基于隐喻认知的语言,中医逻辑是一种旨在发现而不重证明的逻辑。[2]中医术语使用方面中的隐喻现象是泛化产生的重要原因,而在定名方面,隐喻也提供了一条重要的路径。
  二、中医术语隐喻现象分类
  1.方位隐喻。方位隐喻是指根据空间方位建立起的隐喻概念。中医术语中的空间方位与自然语言中空间方位的概念大致相同,但相比之下中医术语定名中的方位词就比自然语言中少很多,通常是采用一对方位词定名大部分中医术语的方位关系。自然语言中经常使用的上―下、高―低、前―后和内―外等概念具体性强,而中医术语更为抽象概括,就会产生某对方位概念概括整个相似方位的情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表”和“里”这对相对概念。
  有关“表里”一词的中医概念,首先将它定位为八纲中辨别病位深浅的两纲,其次中医认为人体的皮毛、肌腠、经络为外,属表,而脏腑、气血、骨髓为内,属里。中医将“表”和“里”这对相对方位概念投射到不同领域,形成了“表证”和“里证”这一相对概念。表证是指病位浅表之证,主要见于外感初期,起病急,发热恶寒或恶风,头痛身痛,苔薄脉浮等症状;里证与表证相对,是病位深入体内脏腑、气血、骨髓诸证的总称。根据解释我们可以看出与之相关的中医术语的定名都是来自于“表”、“里”这对概念的方位隐喻,例如表寒―里寒、表热―里热、表实―里实、表虚―里虚等,都是这对方位词隐喻的产物。
  2.性状隐喻。性状隐喻是指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性状进行描述性比喻,从而达到见名知义的效果。由性状隐喻而定名的中医药术语通常集中于某个固定范畴,该范畴要具有性状、表意多样的特点。性状隐喻多发生在有关病象的定名中,喻体涉及范围广、数量多,通常是以一物多喻的形式呈现。以“脉”为中心的各种脉象是性状隐喻的典型代表。
  “脉”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由于脉象众多,不同脉象代表不同患者的病理特征,脉诊对医生判断病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围绕“脉”字产生的不同脉象名称是由性状隐喻的方式得来的,例如虾游脉是指脉来几不可知,却跃然而去,如虾游水一般。是用虾在水中的移动方式来比喻脉象的特征,更有脉象的画面感。与此类用法相似的脉象名有很多,如雀啄脉(脉连连数急,止而复作,如雀啄食)、釜沸脉(脉浮数之极,浮泛无根)、鱼翔脉(脉似有似无,如鱼在水中游动)、屋漏脉(脉如屋漏残滴,良久一滴,间隔不等)、解索脉(脉乍疏乍密,时快时慢,如解乱绳状)、偃刀脉(脉如刀刃,弦细而极紧)、转豆脉(脉来去捉摸不定,如豆之旋转)、麻促脉(脉来纷乱急促,细微至甚)、弹石脉(脉深沉,辟辟凑指如弹石)等。
  3.人象隐喻。人象隐喻的喻体是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中的相关称谓,人象指的是“与人有关的各种关系的喻体”。用人对社会关系的认识和理解来看待人体部位的关系和相关功能,就形成了人象隐喻。[3]人象隐喻通常采用惯常的称谓词来达到定名范围的明确性,一些有对应性的亲属称谓词成为人象隐喻的组成部分,例如“母”与“子”这对亲属称谓,在中医术语的定名中就具有极强的解释力。
  “母”与“子”这对概念本来是描述直系血亲之间的关系,在中医术语的定名中发生了隐喻,中医以此来指称人体内部的关系。例如:母气、母子相及、补母泻子、子气、子宫、子门等等。中医中的母子关系与自然语言中的母子关系相似,都有母体生育子代、二者相互影响的含义,所以带有“母”、“子”二字的中医术语大多都是由人象隐喻得来,表现人体间相互关联的内在关系。“母子相及”代表的是五行中我生者和生我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就是根据“母”、“子”的称谓特点进行转喻定名;“母气”和“子气”是一对相对概念,“母气”是指五行相生序中生我者之气,“子气”是指五行相生序中我生者之气,定名时则是依赖称谓词间“生育、孕育”这样的含义,与人体间存在的气作比,通过人象隐喻的手法定名。
  三、中医术语隐喻现象的作用
  1.提供了新的构词方式。隐喻手段为中医药术语的定名提供了新的方式,扩大了词义的指称范围。在词的隐喻中,我们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义场并置在一起,从而将我们所熟悉的存在于甲语义场的关系移植到乙语义场。[4]我们就可以借鉴不同领域的词汇,从而不断丰富中医术语,给中医术语的定名提供活力。同时,隐喻的使用也给已有的固定语素提供了多样的搭配对象,通过本体和喻体的结合,触类旁通地提供新词,补充完善中医术语的语言系统。
  2.增强中医术语的解释力。通过隐喻的手段对中医术语进行定名,可以增强中医术语的画面感和解释力。喻体选择的多样性为中医术语的定名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众多词汇中挑选合适恰当的喻体来表现病象或病因,使得中医术语的说解释力加强,得到见名知义的效果。例如一些疮病经常使用常见事物的性状进行隐喻,定名就很具形象感:猫眼疮(发于皮肤,中央水疱似猫眼虹彩状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皮肤病)、椒疮(眼睑内丛生红色坚硬颗粒,状如花椒的一种眼病)、粟疮(胞睑内面泡样颗粒丛生,状如粟米的眼病)。不用过多解释,使用者就能明白该术语的含义,达到增强表现力、解释力的目的。
  3.传承中国文化的思想精神。一些中医术语包含着宗教哲学思想,在命名的同时也传承者中国文化的思想精神。这类术语虽然数量不多,但都有各自隐喻产生的起源,代表着定名时的时代风貌。例如:佛手(理气药,取自植物佛手的干燥果实,具有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取自佛教思想的慈悲为怀、解救众生的思想情感;儒教中宣传的“仁”学思想,相似点联系到中医术语中指人体的知觉、感觉,如不仁(触之无感觉);而道教中的阴阳五行,更是一种隐喻,木、火、土、金、水与人体的肝、心、脾、肺、肾相对应,构成中医基础理论。这些中医术语的定名在无形中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给中医打上了牢固的精神烙印。
  四、小结
  隐喻在科学理论的阐释过程中不仅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也是构建科学理论的基本成分。[5]同时,它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在中医术语定名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主要对方位隐喻,性状隐喻和人像隐喻这几种常见的隐喻类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探求其产生原因以及功能作用。隐喻为复杂抽象的中医术语提供了新的定名方式,丰富了中医术语的语言系统,同时,根据隐喻本身的特点,将难以理解的本体意义通过简单易懂的喻体来表现,增强了中医术语的理解力。此外,中医发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之中,自然也蕴含了中国文化的思想精神,而中医术语的隐喻也渗透了一些宗教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了重要作用。
  中医术语隐喻现象无处不在,而且涉及了语言、文化等多个领域,研究深度有待挖掘,希望随着人们对中医术语定名隐喻现象研究的继续深入,在这一方面能够取得更多成果。
  参考文献:
  [1]贾春华.认知科学背景下的中医病因病机的概念隐喻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08,(5).
  [2]贾春华.中医学:一种基于隐喻认知的语言[J].亚太传统医药,2009,(5):11-12.
  [3]张兴华.中医术语隐喻研究[D].湘潭大学,2008.
  [4]王明忠.隐喻映射下的法医学术语[J].医学教育探索,2008,7(8):843-845.
  [5]束金星,徐玉娟.科技隐喻的认知理据解读,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79-8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4377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