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源于生活入手,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戴静

  【摘 要】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许多有关生活教育的理论,这些理论对现代教学来说意义非凡。新课程改革中,也将生活教育提升为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加强调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关联,强调知识的实际来源,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也是提升学生素养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挖掘生活资源,以实现灵动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生活教学;小学数学;陶行知理论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我国现行教育影响重大。它倡导教师教学要从生活中寻找教学突破点,也就是开发生活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并在生活中生成数学。而小学阶段的学生,知识经验大多是来源于生活,对数学内容有着很大的陌生感,很难理解吸收。因此,教师在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下意识的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开展生活教学,将“身边数学”引入到课堂中,借助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学习数学。使学生更好地体验知识的生成,感悟数学的真谛,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一大教育主张,强调数学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讲是枯燥无趣的,学生很难对其产生学习兴趣,这极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为了改变这一点,教师可以借助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学,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将枯燥的数学内容,隐藏于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增添趣味。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巧妙设计课堂教学,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给了学生几本年历,之后,教师让学生在年历上标出“六一儿童节”。学生一听到是自己最喜欢的节日,都很兴奋的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学生对于教师给出的年历,既熟悉又陌生。教师在学生都找到并圈出这一节日后,又让学生寻找其它的节日,还让学生相应的标出自己生日的位置。学生在教师营造的熟悉的学习氛围中,都很主动的配合老师,观察年历,并很自主的开始探索年历中的规律。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观察思考教师所给的年历,了解到除了2月份,其它月份的天数基本上是30天或者31天,而且它们每个月份的天数都是固定的。学生就这样在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中,主动观察、探索年历,从中体验年、月、日知识的生成。
  案例中,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更乐于学习数学。由此可见,生活情境的创设,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熟悉的学习氛围,使得数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有趣。
  二、设计调查任务,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陶行知先生认为“社会即学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与社会是不能够脱节的,要保持密切的联系。这一理论在新课改中被很好的应用,并且效果显著。而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应用于实际,由此,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调查任务,让学生在社会锻炼中,主动提炼信息,对数学内容有更好的认识,并间接地促进学生德育教育。
  例如:在教学“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二)”时,教师为学生布置了一个调查任务。师:你们调查一下A小区中各用户近一周,所耗费的垃圾袋的数量,并制出相应的图表。学生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感到很新奇,也很感兴趣。于是,都很主动的去调查、统计。学生们很自觉地进行小组分工合作,有的学生负责询问,有的学生负责记录,之后,学生又根据课上所学的知识内容,将自己通过调查,所得到的数据,整理成了一个统计表,和一个条形统计图。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制定的图表,开始推算一个月该小区制造的白色垃圾量,又计算到一年的白色垃圾量,从中学生发现大家无形中造成了巨大的白色污染。随后,学生开始自省,并为大家提出了一些环境保护策略。
  社会调查任务的设计,让学生可以有机会将理论联系实际,对数学内容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通过社会调查,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间接地培养了学生的德育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三、开展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数学与生活实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数学内容有着一定的逻辑性、抽象性,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思考。如果教师还是像以往那样,直接为学生灌输知识,只会让学生更加苦恼,对数学无从下手。由此,教师可以借助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操作,以促使学生有效思考,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升和毫升”时,教师改变教学策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验知识的生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一些测量工具:量筒、烧杯、自来水等。之后,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1升水、10升水、1毫升水、1000毫升水等。学生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了测量探究,从中体验到毫升与升这两个体积单位的概念意义。有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1升水与1000毫升水好像一样多。这时,学生又继续做了多次测量实验,都得到了相同的结果。于是,学生就大胆的猜想1升等于1000毫升。随后,学生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更加主动地操作学习,从中探索验证。之后,教师拿出一些生活中常用的杯子,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些杯子,估计其大概的容量。这一活动让学生对升和毫升的知识内容有了更好的认识和理解。
  数学源于生活,又被应用于生活。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间接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引入生活元素,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数学无处不在,许多数学内容是从现实中体现出来的。在数学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理解这些内容,教师可以从生活的角度开展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引入生活元素,带领学生走出课本,进入生活领域,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教师可以下意识的为学生引入生活元素,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有更清晰的方向学习与思考。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发现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很陌生,不容易理解。于是,教师利用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密切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元素,以促使学生有效思考。师:在超市中,我们常会看到一些标有价格的标签,有的写着“2.5元”,有的写着“11.2元”,这样的数字在超市中很普遍。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吗?有着怎样的意义呢?学生的生活记忆被教师的话语激活,也都想到生活中的这些数字。有学生发现,这就是我们数学中的小数。这
  时,有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到2.5元的实际意义就是2元5角,11.2元的实际意义是11元2角。学生在了解到真正的结果后,对数学充满了兴趣,都很主动地又说出一系列的相似的数字。有学生说:“那么我们生活中的1元1角,就可以写成小数的形式1.1”。又有学生说:“1元1角1分应该写成什么呢?1.11吗?”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的学习小数的知识内容。
  案例中,生活元素的引入,让学生对数学内容有了新的认识,意识到数学知识的价值。这种教学方式,有效地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化抽象为形象,成功地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总之,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我国现代教育意义重大。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依据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从生活的角度入手,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开展生活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学会借助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数学内容,从而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让数学课堂变得充满生机、活力四射。
  【参考文献】
  [1]鲍佳.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数学生活化教学方式研究[J].成才之路,2016(04)
  [2]高春香.关注生活素材优化数学学习[J].教师,2013(34)
  [3]凌月星.让数学走进生活――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8)
  [4]庞丽燕.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小学),2014(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5208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