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巧用“说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史晓艳

  【摘要】“说题”是近几年素质教育改革与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一种新型的双边教学模式。所谓“说题”,是指学生在精心做题的基础上,阐述自己解题时采用的思维方式、解题策略及依据,进而总结出经验性的解题规律。教师可以让学生仿说、巧说、多说,促进其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等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说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6-0036-03
  【作者简介】史晓艳,浙江省宁波艺术实验学校(浙江宁波,315040),一级教师,宁波市卓越工程首批培养对象,宁波市教坛新秀。
  一、“说题”概述
  所谓“说题”,是指学生在精心做题的基础上,阐述自己解题时采用的思维方式、解题策略及依据,进而总结出经验性的解题规律,这是一种新型的双边互动教学模式。在说题过程中,学生是主体,需要叙述自己对习题的认识,以及一些解题方面的思想和技巧,描述具体的解题思路。作为组织者、引导者,教师需要在学生说题时仔细倾听,并在发现学生的思维出现偏差时及时纠正。显然,说题这种教学形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鼓舞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而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在说题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也能得到一定的训练,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将更加深刻。
  二、说题的“三环”模式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些低年级学生对数学知识、概念掌握得并不是很扎实,遇到习题时,经常出现“不讲不会,一讲就会,题目稍作改变还是不会”的现象。低年级小学数学数据简单、步骤简洁,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仅满足于把题目的答案找出来,只是为了单纯的解题而解题,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很难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高。因此,笔者想通过说题,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解题的过程,同时暴露他们思维过程中的偏差。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并不是很严谨,语言表达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在说题实践初期,需要经历三个阶段: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学生独立说题。这样训练几次之后,学生基本能够进行独立说题。笔者把学生独立说题的过程提炼为三个环节,简称“三环”模式:学生独立说题―生生互动―教师点评。
  三、“三环”模式下的说题
  1.仿说例题,巩固新知。
  以浙教版三上第61页例2为例:48人参加划船,原来打算租6条船,现在要多租2条船。现在平均每条船坐多少人?
  【第一环节:学生独立说题】
  (1)说题者边在信息下面标注下划线边说:题目中告诉我们原来打算租6条船,现在要比原来多租2条船,求的是现在平均每条船坐多少人。(读到“多”和“现在”时,明显加重了语气)
  (2)说题者指着信息说:根据“原来打算租6条船”和“现在要多租2条船”,就可以知道“现在一共要租6+2=8条船”。
  (3)说题者指着“48”说:这里一共有48人,现在租了8条船,就可以用48除以8来解决“现在每条船坐多少人”。(板书:48÷(6+2))
  说题者继续完成递等式的书写。
  【第二环节:生生互动】
  生1:解决问题最后应该要写答句,你没写。
  生2:你写的48看起来像一个4和一个8,48是一个数,不能这样分得太开。
  说题者:我接受大家的意见,现在谁能说说,这里的“6+2”是什么意思?
  生:原来打算租6条船,现在比原来多租2条船,“6+2”表示现在一共要租多少条船。
  说题者:你说得很正确。那为什么要用“除法”来解决“现在平均每条船坐多少人”呢?
  生:因为我们知道现在一共租8条船,总数是48人,要求“现在平均每条船坐多少人”,其实就是“把48平均分成8份,求每份是多少”,所以用除法来解决。
  【第三环节:教师点评】
  师:同学们认为今天说题的同学表现如何?
  生:他声音响亮,很大方,方法也讲得很清楚。为了让我们听明白,还用下划线标注出了信息和问题。
  师:是呀!当我们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可以用下划线标注出关键的信息和问题,帮助我们理清数量关系,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同学们在说解决问题的方法时,遇到难以讲清的,可以画图来说明,这样能让大家更加清楚明白。
  师:今天提出质疑的同学表现怎么样呢?
  生:我觉得他们提得都很好,声音也很响亮。
  师:我们在质疑提问的时候,不要只关注到一些小细节,如字要写端正,要多提一些像“为什么要用除法”这样有价值的问题。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发现说题者在“独立说题”环节,能做到仔细审题,并向全班同学展示审题的小技巧――标注下划线。在“生生互动”环节,学生1和学生2抢先提出问题,说明他们都非常认真地倾听了说题者的说题,但这两个问题都没有太大的思考价值。因此,在“教师点评”环节,教师引导全班学生要提“有价值的问题”。
  2.巧说难题,总结经验。
  以浙教版三上第57页第10题为例:
  【第一环节:学生独立说题】
  (1)说题者边指除数7边说:我们知道,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要比除数小,这里的除数是7,所以余数只能是1到6。
  (2)说题者指着余数说:那我们就从最小的1开始考虑。(板书:1)因为商的十位、个位上的数字与余数相同,所以商就是11(板书:11),那么被除数就可以利用“商乘除数加余数”的方法计算出来,等于78。但是,题目中说被除数必须是一个三位数,而78是两位数,不符合要求,说明这种情况是不对的。
  (3)说题者擦掉之前的板书说:现在我们就考虑余数是2(板书:2),那么商就是22(板书:22),22乘7加2等于156(板书:156),被除数就是156,符合题目要求,这种情况是对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5224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