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扩容并引入滚动机制“双一流”建设开启中国好大学2.0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双一流”建设方案就是旨在改变“985”和“211”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如“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期待用新的机制和方式,来消除原有的问题,加速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教育部等三部委宣布一批规范性文件失效的通告,引发各界广泛关注。这批宣布失效的文件,包括《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关于补充高等教育“211工程”三期建设规划的通知》《关于实施“重点特色学科项目”的意见》《关于继续实施“优秀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意见》等。这几份文件的失效,令早些年“985”“211”工程的“存废之争”再次回到舆论场。
  对于此番文件的失效,教育部负责人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回应: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正研究制定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和配套政策,拟于今年启动新一轮建设。“985工程”“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未来将统一纳入“双一流”建设。这一回应,意味着2015年提出、计划与五年规划同步实施的高等教育“双一流”战略,将迎来实质性落地。
  “985”“211”工程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近年来却受到不少质疑:部分观点认为,其已造成非“211”院校学生深造和就业的“歧视”、科研经费运作效率低下等等。而社会公众对“双一流”的期待则是解决这些问题,包括给数量众多的中下层高等院校更多机会、促使教育资源利用更高效。其中,设立滚动淘汰机制,给原来的非“211工程”院校更多机会,是不少教育政策研究者期待落地的改革举措。
  “身份固化”被诟病
  近年来,“985”“211”工程受到质疑的原因之一,是非“985”“211”工程院校在科研经费分配、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不公平待遇”。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985”“211”工程的上马,有财政经费不足的历史原因。在这两项工程实施的早中期,集中财力支持重点院校确实支撑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过,两项工程运作到中后期,事实上成了只进不出的“铁饭碗”。
  储朝晖进一步分析,只进不出的弊端是,院校只要入围就高枕无忧,没有太多绩效考核压力。这造成一些“211工程”院校“有钱拼命花”,而另一些非“211工程”院校“没处找钱花”的局面。其结果是,教育财政投资分布不均,利用效率低下。
  尽管此前的相关文件有“211工程”院校评估不合格就取消资格的规定,但实施20余年还没有相关案例。取而代之的是,2014年教育部曾经释放出“985”“211”工程不再新增院校的消息。
  而事实上,“985”“211”工程对国家财政投入“蛋糕”的瓜分,广受舆论关注。2009―2013年的公开数据显示,“985”“211”工程院校拿走全国七成的科研经费,其中“985”高校1 394.94亿元,占比52.7%;“211”高校510.66亿元,占比19.3%;而剩余高校仅拿走742.1亿元,占比28%。但值得注意的是,“211”“985”工程院校仅占高校总数的14.3%,每年的招生人数在50万左右,仅占总升学人数的1/8。
  另据2013年的统计数据,大多数“985”高校科研经费财政拨款占比在60%以上,“211”高校科研经费财政拨款比例则在40%以上,而非“985”“211”高校科研经费最多的是西南石油大学,4.6亿元中有1.2亿元为财政拨款,占比仅为26.1%,其余73.9%需要自筹。
  广东某二本院校的一位教师表示,鉴于“985”“211”工程院校申请课题较非“211工程”院校门槛要低,两大工程院校的教师科研热情越来越高、科研氛围越来越浓,申请课题更加积极;而非“211工程”院校的教师则随着科研氛围的淡化逐渐对科研工作失去兴趣。这也是造成“985”“211”工程院校在科研方面长期领先的原因。
  而针对“废除”的声音,北京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系教授陈晓宇表示,事实上并不存在“985”“211”工程的“存废”问题,“985”“211”工程都是财政资金专项计划。各级政府按期限来设置财政的专项,执行到期专项就已结束。不过这些专项结束后,人们还会以“985”“211”标签来区分院校的整体水平。
  事实上,国内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座次,并非遵循“985工程”―“211工程”―其他院校的线性排位。
  教育部2012年发布的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也证明,不少非“211工程”院校在某些学科领域并不亚于“985”“211”工程院校。比如在法学评估中,并列排名第五位的西南政法大学与华东政法大学都是非“211工程”院校,而该学科排名第七位为“985”“211”工程院校清华大学;再如,外国语言文学的学科评估中,两个非“211工程”院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黑龙江大学分列第四、第五位,而排名之后的是“985”或“211”工程院校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
  长期关心“大学精神”的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曾在2014年撰文,呼吁关注被排斥在“985”“211”工程之外院校的艰难处境。他在文中写到,内地的高等教育,备受关注的是处在顶端的大学,而很少有人认真讨论那些处于中间或者底层的大学。在现行的制度设计中,一些非理工科的或者不以理工科见长的非“211工程”院校很难找到充裕的经费,发展通常遇到瓶颈。
  “双一流”引入滚动淘汰机制
  “双一流”战略浮出水面之后,社会公众的期待是其能够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生态良性发展。其中备受关注的信息是,“双一流”建设或将加入滚动淘汰机制。这种有进有出、类似足球联赛的升降级制度,被当作打破“985”“211”工程院校“铁饭碗”的有效途径。
  《新京报》早前援引教育部官员的话称,“双一流”建设的评审标准和资金分布将采取新的机制,在遴选上加入滚动淘汰机制。这一回应在2015年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可见端倪。该《方案》显示,对评定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要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积极采用第三方评价,提高科学性和公信度。在相对稳定支持的基础上,根据相关评估评价结果、资金使用管理等情况,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增强建设的有效性。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适当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适当减少支持力度。
  这被一些学者认为是中国高等教育“重新洗牌”的开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蓝分析,构建学科的评估指标比构建大学的评估指标要简单,因而未来“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核心将是以学科建设为主,而“一流大学”的评估将以学科评估为基础。而学科的评估体系也会有变化,比如:由科研为主到区分科研型、应用型、教学型的不同“一流”;对照国外做法增加考虑社会评价、毕业生评价和专业的第三方评估;或者由单纯的事前评估转向事后追加,类似韩春雨的案例就比较适合追加支撑。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表示,“双一流”建设以学科为基础予以支持,将一定程度打破院校身份壁垒。原有“985”“211”高校中水平不够的学科,也有可能失去支持机会。而其他学校原来就重点建设的学科,以及水平很高却没有纳入支持项目的学科,有可能得到支持。
  而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日前在山东大学的讲座中表示,“双一流”的蛋糕将比“985”“211”工程大,入围涉及的院校有望从“211工程”的100多所增加到近300所,占据全国院校数量的1/10。而剩下的9/10国内高校,亦可通过其他途径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有所作为。
  “最终,‘双一流’建设带来的竞争格局可能是,高等教育竞争的焦点从以院校为单位变成以学科为单位,这将使得财政资源的投入变得更为精准。”李蓝在电话里告诉记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5767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