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理解,让学生与学习面对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侍作兵

  理解是学习真正发生的起点。真正的学习是以理解为前提的。追求理解,就是追求课堂上学习的真正发生。理解,是促进人成长的内在动力,是催生人的精神发育的内在逻辑。
  理解的本质是一种经验对另一种经验的解释,它有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用低级解释高级,用已知解释未知,用简单解释复杂,用容易化解困难……这就是理与解的过程与特征。这样的理解不是简单的梳理与分解,不是一般的问题解决,而是思维创生的过程。
  理解的课堂有它的基本性质,即开放性、弥散性、多元性。理解性课堂的开放性规定了它不是封闭的、局限的;理解性课堂的弥散性决定课堂要具有成长性;理解性课堂的多元性,决定着课堂的不确定性。这些基本性质决定着新的文本意义会不断地从课堂中生发出来。
  正是这种新的意义生成需要学生与教师、文本面对面,要让学生感觉学习是自己必须置身其中的事,不能让心灵缺席。真正的学习是在学生在场的情况下完成的,它是学生心与智的自由舒展,是学生对文本意义的个性发现,是学生与环境的和谐融通。这样理解“让学习真正发生”,为课堂提供原生动力与生命给养,是对当今课堂中漠视学习主体存在的一种告诫:学生与学习息息相关!有的课堂,学生与教师、文本看起来是面对面了,但经常给人貌合神离的感觉。在课堂观察中,我们会发现有的教师只顾隔山喊话,学生仿佛隔岸观火;教师的点拨好像隔靴搔痒,学生的回答也就装腔作势;教师的评价心不在焉,学生的反应也是若即若离。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仿佛“身在曹营心在汉”,并没有与学习面对面,这样的学习自然也就没有真正发生。
  教师在课堂上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也不是单纯的课堂治理,更不是形形色色的课堂控制,而应是尊重、理解与多元对话,让学生与学习真正有面对面的感觉,给予学生更多的参与感。因此,我们教师应匠心独具,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影响、积极研讨,不断得到鼓舞和激励,将此作为课堂的价值追求,让学生的个性在学习共同体中得到张扬,催生学习的真正发生。
  理解,让学生与学习面对面;理解,让课堂聚焦学习的真正发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7744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