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还原古诗词的本来面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蒯威

  发现的过程,就是学习真正发生的过程;这样的过程,轻松、有趣,闪烁着思辨的火花。
  古诗词教学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痛点。你想,本来孩子学说话就在读古诗,上了几年学,却越学越不懂,越学越不喜欢。
  古诗词学什么?怎么学?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古诗词是什么。
  在我看来,古诗词没有那么高大上,无非就是那个时代的人,用当时流行的方式写下的微博,晒在朋友圈里的微信,甚至是互相调侃的“段子”。
  再看当前,古诗词教学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词句理解上,俗称“翻译”,无趣、乏味,吃力不讨好,远离了古诗词的真容。
  这两年,我对古诗词的教学展开了一些研究,核心方向就是――还原古诗词的本来面目,用儿童的方式,读懂古诗词的丰富内涵;用儿童的视角,发现诗人的内心世界,努力让儿童爱上古诗词。
  在具体教学中,我比较拒绝类似“解诗题”“知诗人”“品诗句”千篇一律的策略。通常我都会静下心来,潜心研究诗歌、诗人,比如《渔歌子》就是张志和发在朋友圈的一则微信,整首词都在讲“不须归”,借此也表明了词人的淡泊之志。古诗解读要在“深”字上花工夫,设计教学却要在“浅”字上做文章,教师少讲一点,设计出富有童趣、针对“这一首”的主体学习活动,让学生多学、会学。比如苏教版五上《古诗两首》针对“童趣篇”我就设计了“对比研究”,《所见》就设计了“有没有捕到蝉”的辩论。
  《渔歌子》这首词,我也抛开烦琐的词句解释,抛开烦琐的讲解,而是从“少教多学”的角度出发,紧紧扣住“不须归”,设计了一次对于诗歌内容的深度“发现之旅”。课堂上,给学生更多自主阅读、自动联想、自由发现的时间与空间;教师的“教”呢,则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联系整个词作,从不同层次发现“不须归”的理由。发现的过程,就是学习真正发生的过程;这样的过程,轻松、有趣,闪烁着思辨的火花。
  用诗歌的方式学习诗歌,古诗词教学当然离不开诵读。在传统指导朗读的基础上,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呢?我以为,还是应该用更富童趣的方式,在想象、对比、描绘中创新学习,让学生感受诗词情境的美丽与文化的厚度,读懂“钓鱼”在中国文化中的多层含义。
  让学习真正发生――对于古诗词来说,无非就是拉近学生与诗人距离,拉近学生生活与古诗情境的距离,课堂上多点穿越的勇气、文化的底气、不老的孩子气,古诗词也能“像动画片一样”吸引孩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774452.htm